湖北省荆门市掇刀职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500167 上传时间:2022-0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职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职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职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门市掇刀职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荆门市掇刀职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山顶的海风胥得意当罗布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后,他便知道了高原上那些叫海子的地方不是大海,而是湖泊。藏区的人们世代在高原上生活,他们把雪山脚下或是草地上面的湖泊叫成海,是因为他们觉得眼前的这片水域太大了,像是他们心中的海。罗布想要走出高原,他想拥有一片真正的大海。自从有了这个梦想之后,他几乎天天都在做着关于大海的梦。罗布想象不出大海的样子,哪怕是海在翻卷着浪花,拍打着海岸,但那只是电视里的画面,根本闻不到海的味道。罗布想要去看大海。但这只是梦想,他的祖祖

2、辈辈都在高原上,没有一个人去过海边。尤其是当爷爷听说罗布想看大海时,爷爷笑了,说咱们高原上处处都有海子。又一年征兵开始了,让罗布惊喜的是要从家乡征一批海军。当得知这个消息时,罗布像是疯了一样,他央求阿爸一定允许他报名参军。阿爸没有阻拦他,只是问:“难道不是海军你就不想去了么?”罗布说:“不论是什么我都会好好干,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海军。”罗布如愿以偿了。当他领到水兵服的时候,他觉得梦想成真了。那天,他在草原上飞快地狂奔,雪山在飞舞,草地在旋转。“我听到了大海的呼唤。”罗布的喊声,一直飞向湛蓝的天空。新兵营在城市的郊区。几乎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罗布都能隐隐地听到军舰的汽笛声,浑厚悠远。每一个梦里

3、,军舰都能在罗布的眼前出现。可是,每次醒来,只能听到战友们轻轻的鼾声。罗布最愿意训练的科目是队列训练;其他的科目都是迷彩服,队列训练的时候,新兵要穿上水兵服。风一吹来,罗布能够看到飘带在班长脑后飞舞,那个时候,他总会走神,一直在想飘带在脑后轻盈舞动时自己帅气的样子。新兵下连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罗布不停地追问班长他能够分到哪个舰上。班长却对他说:“所有人都要服从分配。”罗布认真地点头。一入伍,他就知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新兵下连队那天,罗布坐上了接新兵的车。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汽车越走离海的方向越远,最后停在了一座山顶的雷达站前。罗布被分到了海军的一个雷达站。雷达站建在山顶上,只有这一座

4、孤零零的房子。四下望去,只有连绵群山和密布的森林。站长说:“这里距离大海有 100 公里,但我们却在为军舰提供着信号。我们是军舰的眼睛。我们守护的是和平。”站长说得很慷慨,也很动情。站长已在山上工作 20 多年,肩上的杠杠一个挨着一个,脸上的皱纹也一道挨着一道。时间一天天过去,失望的情绪笼罩住了罗布,他不知道自己这个海军战士怎么会跑到这个大山里来。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塔楼顶上,隐隐地能望到最遥远的地方白茫茫的一片。他不知道那是云雾还是海岸。那一天,罗布看到站长下了岗之后,又爬上了塔楼,他也悄悄地跟着爬了上去。站长站在塔楼顶上,目光像是穿越了眼前所有的远山和密林。罗布问站长:“你是在想家么?”站长

5、摇摇头:“每年都能回一次家,不太想了。我当了 20 多年兵了,却一次还没出过海子。”“海子?”罗布很吃惊。“对。我们家乡那儿都是大草原,我们把草原上的湖泊叫作海子。其实,那不是真正的大海。罗布一步跨向站长,他努力了好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雾气漫上来了,整个山谷云 雾涌动,这时,风也刮了起来。站长轻轻地对罗布说:“看,这多像大海呀。”罗布使劲地点头,说:“像,太像了!站长,我都听到了海风。”山上的风确实像是海风。因为风正一下一下吹拂着罗布和站长帽子上的飘带。(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用极为简省的笔墨描写了罗布的爷爷和阿爸,通过只言片语表现了

6、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的质朴天性和生活中的乐观精神。B. 罗布在新兵营,总是梦到军舰,但每次醒来,只能听到战友鼾声,这表现了他对大海的强烈渴望以及愿望未能马上实现的失落。C. 小说细节描写富有表现力,“肩上的杠杠一个挨着一个,脸上的皱纹也一道挨着一道”生动描述了站长历经了多年军旅生涯的背景。D. 小说写罗布被分配到雷达站,梦想见到大海的愿望落空,出乎他的意料,这一情节又合乎情理,因为前文有多处伏笔暗示。8. 小说中“海子”“大海”的寓意是什么?两者交替出现有何作用?9. 简析小说最后一段的艺术效果?参考答案:7. A 8. (1)“海子”是藏区和草原上人们的生活家园,象征现实。(2)“大海”象征着

7、他们走出家园了解外面世界的梦想。(3)二者交替出现,暗示了现实与梦想的冲突。(意思对即可) 9. (1)呼应标题,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2)突出形象,使军人的崇高形象定格在读者心中。(3)营造意境,让画面充满诗意,令人回味。(4)深化主题,讴歌了当代军人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考查,往往涉及文章内容主旨、艺术手法、情感抒发、结构思路等各个方面,答题时一定要通读文章,在文章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内容,仔细分析比照,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A项,“通过只言片语表现了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的质朴天性和乐

8、观态度”有误。从文中来看,“但这只是梦想,他的祖祖辈辈都在高原上,没有一个人去过海边。尤其是当爷爷听说罗布想看大海时,爷爷笑了,说咱们高原上处处都有海子”“阿爸没有阻拦他,只是问:难道不是海军你就不想去了么?”。如果说“大海”象征人们走出家园了解外面世界的梦想的话,草原上的“海子”就是现实世界,描写爷爷和阿爸主要突出草原上人们对生活家园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分析作者写作意图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正题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根据文章主旨,分析作者穿凿意图。本题问的是“小说中海子大海的寓意是什么?两者交替出现有何作用”,答题时,首先

9、找出文中写“海子”和“大海”的内容,如“他的祖祖辈辈都在高原上,没有一个人去过海边。尤其是当爷爷听说罗布想看大海时,爷爷笑了,说咱们高原上处处都有海子”“罗布想要走出高原,他想拥有一片真正的大海看”“罗布想要去看大海”“罗布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后,他便知道了高原上那些叫海子的地方不是大海,而是湖泊。藏区的人们世代在高原上生活,他们把雪山脚下或是草地上面的湖泊叫成海,是因为他们觉得眼前的这片水域太大了,像是他们心中的海”,从这些内容可知,“海子”是藏区和草原人民生活的家园,是现实生活的象征,而“大海”是罗布的梦想,是罗布想要走出高原了解外面世界的梦想;文中罗布想要去看海,于是参加了海

10、军,结果在新兵训练营的时候,罗布“隐隐地听到军舰的汽笛声,浑厚悠远。每一个梦里,军舰都能在罗布的眼前出现。可是,每次醒来,只能听到战友们轻轻的鼾声”,等到下连队的时候,“汽车越走离海的方向越远,最后停在了一座山顶的雷达站前”,在罗布的世界里,现实和梦想擦肩而过。“海子”和“大海”的交替出现,就暗示了现实和梦想的冲突。解答本题,考生需要先找出“大海”和“海子”的内容,分析“大海”和“海子”的象征意义,再结合罗布追寻梦想的足迹分析二者简体出现的寓意。【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结尾艺术效果能力。解答此类题题,学生需要先明确文章结尾的形式,明白尾段的内容,然后从小说人物形象、结尾特色、情节结构、

11、文章主旨等几个角度作答。本题题目要求学生简析小说最后一段的艺术效果。答题时,首先分析把握尾段的内容,“山上的风确实像是海风。因为风正一下一下吹拂着罗布和站长帽子上的飘带”,这一段以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收尾,属于景物描写段落,写景段收尾往往有意蕴悠远的效果。这一段景物描写写了山顶的风、罗布和和站长海军帽子上的飘带,突出了军人的崇高形象;罗布和站长最初的梦想都是走出草原。走进外面的世界,但现实却与他们所想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他们依然在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在离大海100公里的山头上,他们听到了“海风”,当“雾气漫上来了,整个山谷云雾涌动”,他们看到了“大海”,他们在这距离大海100公里的大山山顶的雷达

12、站看到了自己的“梦想”,小树的结尾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讴歌了当代军人服从命令、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精神。小说的标题是“山顶的海风”,而尾段写到罗布和站长在山顶听到的风,他们感觉这风“确实像是海风”,篇末电梯,让小说浑然一体,结构完整。【点睛】小说结尾的设题方式有如下几种:这篇小说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谈谈你多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从如下几个角度分析理由作答。情节角度: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手法角度

13、:戛然而止,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比如本题,学生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文章主旨几个角度,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作答。2. 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的化学物质,简称“DA”。它是一种神经传送素,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人们对一些事物“上瘾”主要是由于它。我们的情绪,尤其是幸福和快乐的情绪,统统受多巴胺控制。在充足的多巴胺作用下,我们可以感觉到爱和幸福。而从另一方面看,人的一切精神性不良也都是有多巴胺方面的生

14、理根源的。看到了多巴胺与人的精神状况以及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必然产生这样的追问:通过技术手段寻求人的精神幸福的前景如何?既然多巴胺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只要我们在技术上能够人工合成多巴胺,将其植入缺少它的那些人的脑内,似乎就为我们解决了精神或情绪问题,从而也增强了人的幸福感。问题是随着技术手段的作用日益增大,这种技术在将来是否会成为获得幸福感的主要手段?这种技术手段是否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一是这种幸福感的真实性问题。这种幸福感可恰当地被称为“人工幸福”,因此多少带有“虚拟幸福”的性质,甚至与“虚假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它是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幸福?二是这种幸福感的内容问题。由技术手段造成的幸福

15、感似乎是无对象无原因的幸福感。与在人文手段中,由有人文内容的对象激发了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导致了一种愉快的感觉不同,它是仅有多巴胺而无内容所导致的高兴。这种无原因、无对象的喜乐是否还属于精神正常的范畴?三是这种幸福感的持久性问题。因为较多的多巴胺从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不平静,而不平静就是一种消耗,就是付出生理和心理代价而获得的幸福感,是一种原则上不可能持久的幸福感。四是这种幸福感的负面作用问题。首先,采用技术来解决心情好不好的问题,很可能形成技术依赖或“技术成瘾”,这类似于药物依赖和成瘾,这就是吸毒成瘾和上网成瘾的机理。其次,如果我们在多巴胺的控制下,无论面对什么境况都保持幸福感和快乐的心情,不再有不满和愤怒,无视现实的阴暗面或忘掉人世间的罪恶而保持幸福感是否就成了阿式的精神麻木?多巴胺是否就成了一种精神麻醉剂?所以说,无论多巴胺这种技术方式在造就幸福感时多么有效,它都不可能解决精神的内容问题,从而不可能完全取代以创造精神内容为圭臬的人文手段的作用。我们要合理追求一种技术与精神的适度融合,人文对技术手段的完全拒斥和完全归顺都是不可取的。(节选自社会学家茶座总第16期)(1)请给这一则材料提取三个关键词: 、 、 (2分)(2)本文认为,技术上人工合成多巴胺有可能带来的新问题是:(4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