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课内唐诗宋词赏析及练习归类

小了****8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65.59KB
约9页
文档ID:253397209
初中课内唐诗宋词赏析及练习归类_第1页
1/9

初中课内唐诗宋词赏析七(上)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精析:本诗为写景诗,由大河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写出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句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景色,句为互文句,寓情于景句既有实景之芙,也有虚景之壮阔句蕴含哲理“生”“入”拟人手法,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句表达思乡之切 全诗为五言律诗,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是主要特点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精析: 诗歌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景象,颔联和颈联描写莺、燕、花、草四种体现春色的景物,表达对早春西湖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用词准确生动,表现了早莺飞向枝头欢歌的景象,生动展示了初春蓬勃的生机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精析: 上片 中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片 写了阵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地表达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之情。

八(上)4、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精析: 全诗洋溢着青年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自远而近,时间由朝到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句写初望泰山时高兴、兴奋、惊叹仰慕之情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 有情句写细望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荡漾,神情专注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富有启发性的象征意义,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群山的气概5、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蓬侯骑,都护在燕然精析:这首诗写出了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飘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句叙事,句写景甸写此次出使的经历,在叙事写景中抒情,句写景中虚实相映,表达悲壮情怀句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景中寓事、景中含情 句写景,以实写虚,融情于景6、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精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句写望中所见国都残破、满目凄凉,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句分写,通过花和鸟写春天,鲜花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因人世的离别而惊心句写家信的难得与珍贵,忧国思家 句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通过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7、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精析: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荆门一带壮阔、奇伟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句交代远渡地点和出蜀目的,写景句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水中明月如镜,反衬出江水的平静句含蓄地抒发思乡深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8 、登岳阳楼(宋)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精析: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臵, 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颔联: 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然而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 : ”万里” ”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尾联 :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 “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全诗 气韵苍凉 八(下)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精析:这是一首古代酬赠诗,感情深切、沉郁中见豪放,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未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句写诗人的辛酸和内心的愤懑不平句中前句用典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后句用典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惆之情 “翻似” 二字显然有抑郁不平之意句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沉舟 、病树 自喻不悲观,令人回味、想象句点明酬赠的题意对友人的关怀,与友人共慰10、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精析:作者有感于晚唐统治者荒淫腐化、不思进取,而借古讽今, 告诫统治者不要寄望于侥幸。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从叙事开始,借一件古物引起对前朝人事的慨叹后两句议论,从反面落笔借咏怀古事,寄托自己的抑郁之情诗人讲了一个道理: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11、过零丁洋(明末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精析: 全诗表现了文天祥为祖国为民族而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高尚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首联写诗人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颔联写作者 忧国伤怀之情 颈联 对偶、双关,概括诗人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叙事和抒情相结合,慷慨悲凉,感人至深12、行路难(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精析: 这首诗跳荡纵横, 一波三折,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苦闷榜徨,抑郁不安, 但又不甘寂寞,勇往直前的起伏变化的思想历程,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倔强、自信、 执着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句写酒宴时的情绪, 停、投、拔、顾 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句正面写行路难句引吕尚和伊尹的事例,希望得到皇帝的重用,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句句式短小、节奏急促,跳跃,写出诗人矛盾复杂的心理,但诗人没有气馁句写诗人坚定的信念反映了诗人倔强的性格和开阔的胸怀13、水调歌头(北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精析: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词上片写望月奇思,幻想游仙于月宫下片写赏月后的体会与希望 从月亮的转移 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格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因其意境优美,情韵兼胜,富于哲理,情感动人,而绝唱至今。

九(上)14、望江南 (唐) 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精析:全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句写思妇精心打扮之后,盼望心上人的归来,次数不只一次 独写出孤寂落寞之感句思妇望眼欲穿由希望到失望 ,等待之久,失望之深句拟人手法 写斜晖,流水,生动形象,情景交融句白蘋洲 用借代手法, 写愁苦之情,相思之情,写出盼归之痛 令人感叹、悲伤点明主旨15、渔家傲 (北宋 )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精析: 全诗表现了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句为 上片,写边塞秋景的萧索句写秋天, 点明季节, 然后用 异 字统领下文, 从三个方面叙述: 一、大雁南飞(气候异);二、边声四起(边声异) ;三、孤城落日(边城异) “雁去”“边声” “长烟”“孤城”渲染出西疆边地的荒漠,也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为下阕,写边关将士生活的艰苦以及思乡报国的感情句写将士们的报国激情句羌笛声使战士们的思念故乡无法入睡。

句抒发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词的 上阕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塞外边关图,这幅图雄浑沉郁,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主题词的 下阕采用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使得作者的思乡报国之情交织互现,苍凉悲壮,慷慨生衷16、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精析: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抒发了为国效力疆场、抗击侵略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开篇一个“狂”字贯穿全篇上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 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作者 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写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委婉表达出期望得到朝廷中用的愿望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象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 赴边疆抗敌 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 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17、武陵春(南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精析:这首词 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在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上片,“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 “物是人非事事” ,休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万事皆休,不禁悲从中来写出了哀伤的原因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 ,把哀伤的程度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词的下片着重挖掘内心感情春尚好”、 “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在“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 ,新奇,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浑然天成,是写“愁”的名句1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精析: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词的 上片,描写军旅生活,渴望再有机会杀敌建功立业词的下片,前四句描写了壮烈的战斗然而,在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啊!在苟安卖国的统治集团的压制下,作者 壮志难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