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359671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田庄中学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 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率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参考答案:C2. 自从70年代末多氯联苯(PCB,一种有机氯污染物)生产的禁令颁布以来,许多种群鱼类体内的PCB的浓度有所下降 但是PCB仍然是潜在问题,因为它是亲脂性物质并被证实有生物富积效应

2、。基于这些知识,人类实用哪种类型的鱼是最安全的(带有最低浓度的有机氯)?A、生长缓慢的鱼类 B、食鱼的鱼类(即:它食用其它鱼类)C、深水鱼类(即:它食用湖底的无脊椎动物) D、小(幼)鱼参考答案:D3.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都属于对种群密度进行估算的方法B. 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更容易C. 种群密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 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参考答案:C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都属于对种群密度

3、进行估算的方法,A项正确;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单子叶植物很难辨别是单株还是多株,B项正确;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项错误;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D项正确。【点睛】易错点提示:种群密度调查并不都是用抽样调查法进行的,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都属于抽样调查法。而对于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数量较少的种群,可以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4.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本题结合图形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

4、要求考生明确染色体结构变异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能根据这四种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特点分析各选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将各选项中染色体上基因序列与已知的染色体进行比对可知,选项A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选项B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选项C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选项D中的染色体没有方式变异,其基因排列顺序与已知染色体相同,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5. 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

5、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70%的酒精溶液D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参考答案:D【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分析】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灯罩的功能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广口瓶中可以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解答】解: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也便于小动物的采集,A正确;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运动能力较强的土壤动物如跳虫的采集,B正确;C、由于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所以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

6、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C正确;D、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错误故选:D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转录酶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 D氨基酸参考答案:A7. 下图为由两个水稻品种分别培育出三个品种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和培育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I和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B用培育出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C培育出常用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D图中培育出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参考答案:B8.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MHC复合体仅分布于处理过病原体的巨噬细胞的膜表面B一个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

7、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C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三道防线都需要巨噬细胞D同一个体内不同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MHC分子相同参考答案:D9. 右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中液体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和HPO42-有关B.中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C.中液体有蛋白质,中液体没有蛋白质D.中的CO2浓度比中的低参考答案:C10.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对群落产生重

8、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参考答案:A11. 鸡的毛腿对光腿是显性,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鸡的一个毛腿基因和光腿基因位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一只杂合的毛腿鸡C一只纯合的光腿鸡 D一只杂合的光腿鸡 参考答案:D12. 如图所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由构成的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B释放的过程需要提供能量,所以属于主动运输过程C结构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参考答案:B13. 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

9、,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参考答案:A14. 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假设母本的花全部去雄,从两亲本植株上收集种子,且两植株上收获的种子一样多。将这些种子种植后得子代,自然状态下,子二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A1/2 B7/8 C 3/4 D1/4 参考答案:D15. 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D血液中含有较高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

10、参考答案:A16.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参考答案:C17.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参考答案:D18. 下列设想中,从生物技术的原理看,无法实现的是 A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SARS疫苗 B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抗H

11、IV的抗体C用发酵工程技术制造能分解各种塑料废弃物的超级“工程菌”D用细胞工程技术快速育成大量红豆杉苗参考答案:C19. .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谓定向是指A. 定向生存斗争B. 适应特定环境C. 定向遗传D. 只产生有利的变异参考答案:B【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变异是不定向的,在自然选择的存在下,大多数不利变异会被淘汰,留下的是少数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于

12、是进化就是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因此ACD错误,B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概念的辨析能力,要注意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20. 在基因工程技术中,需要用Ca2+处理的环节是()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B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参考答案:C【考点】Q2: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转化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 花粉管通道法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 显微注射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

1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解答】解: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菌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故选:C21. 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注射适

14、量的A甲状腺激素 B葡萄糖液 C生理盐水 D生长激素参考答案:B22.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实验后,含32P的是A. 少数子代噬菌体的DNA B. 部分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C. 全部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D. 全部子代噬菌体的DNA参考答案:A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据此,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并结合题意可推知:如果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结果复制出来的子代噬菌体,只有少数噬菌体的DNA含有32P。综上分析,A正确,B、C、D均错误。【点睛】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是:熟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解题时一定要看清标记对象是噬菌体还是细菌,而且要明辨标记的是哪一种化合物。噬菌体亲、子代个体与细菌之间的同位素标记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