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焦庄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359640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焦庄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东省淄博市焦庄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焦庄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焦庄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市焦庄中学高一数学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5分)如果设奇函数f(x)在(0,+)上为增函数,且f(2)=0,则不等式0的解集为()A(2,0)(2,+)B(,2)(0,2)C(,2)(2,+)D(2,0)(0,2)参考答案:D考点: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函数f(x)为奇函数,可得不等式即 ,即 x和f(x)异号,故有 ,或 ;再结合函数f(x)的单调性示意图可得x的范围解答:由函数f(x)为奇函数,可得不等式即 ,即 x和f(x)异号,故有 ,或

2、 再由f(2)=0,可得f(2)=0,由函数f(x)在(0,+)上为增函数,可得函数f(x)在(,0)上也为增函数,结合函数f(x)的单调性示意图可得,2x0,或 0x2,故选 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的应用,体现了转化、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2. 设函数若f(m)1,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参考答案:C略3. 化简的结果为A B C D 参考答案:B略4. 三个数的大小关系为( )A. B. CD. 参考答案:D略5. 215是( )A. 第一象限角B. 第二象限角C. 第三象限角D. 第四象限角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首先要明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象限

3、所对应的角的范围,然后即可判断出在哪一象限中。【详解】第一象限所对应的角为;第二象限所对应的角为;第三象限所对应的角为;第四象限所对应的角为;因为,所以位于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如何判断角所在象限,能否明确每一象限所对应的角的范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推理能力,是简单题。6. 如图所示,半径为3的圆中有一封闭曲线围成的阴影区域,在圆中随机撒一粒豆子,它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是,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 C D 参考答案:D11.ABCD为长方形, AB2,BC=1,O为AB的中点,在长方形ABCD内随机取一点,取到的点到O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为 ( ) A、 B、 C、 D、参考答案

4、:B略8. 设为钝角,且,则的值为 ( ) A B C D或参考答案:C略9. (12)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A)(B)(C)(D) 参考答案:D略10. =( )A. B. C. D. 参考答案:B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数列an中,若,则该数列的通项an = 参考答案: 12. 已知为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则_.参考答案:或13. 已知函数f(x)满足:f(p+q)=f(p)f(q),f(1)=3,则+的值为 参考答案:30【考点】抽象函数及其应用【分析】题中条件:f(p+q)=f(p)f(q),利用赋值法得到=2和f(2n)=f

5、2(n),后化简所求式子即得【解答】解:由f(p+q)=f(p)f(q),令p=q=n,得f2(n)=f(2n)原式=+=2f(1)+=10f(1)=30,故答案为:3014. 设向量a,b,c满足abc0,(ab)c,ab若|a|1,则|a|2|b|2|c|2的值是参考答案:4因为向量a,b,c满足abc0,所以c-a-b ,又因为(ab)c,所以(ab)(a+b),即,又ab,所以,所以|a|2|b|2|c|2的值4.15. 已知、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3|等于参考答案:【考点】向量的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律;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分析】因为、均为单位向量,且夹

6、角为60,所以可求出它们的模以及数量积,欲求|+3|,只需自身平方再开方即可,这样就可出现两向量的模与数量积,把前面所求代入即可【解答】解;,均为单位向量,|=1,|=1又两向量的夹角为60,=|cos60=|+3|=故答案为16. 已知全集U=R,集合A=x|2x3,B=x|x1,那么集合AB等于 参考答案:x|2x1【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交集的定义,求出两个集合的交集【解答】解:A=x|2x3,B=x|x1,AB=x|2x1故答案为:x|2x1【点评】在求集合的运算时常借助的工具是数轴;注意集合的运算结果一定也是集合形式17. 将cos150,sin470,cos

7、760按从小到大排列为_.参考答案:cos150cos760sin470略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函数f(x)=Asin(x+)+h(A0,0,|)在一个周期内,当x=时,y取得最大值6,当x=时,y取得最小值0(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与对称中心坐标;(3)当x,时,函数y=mf(x)1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考点】正弦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的最值【分析】(1)根据函数f(x)=Asin(x+)+h(A0,0,|)在一个周期内,当x=时,y取得最大值6,当x=时,y

8、取得最小值0求出A,B,的值,进而可得函数f(x)的解析式;(2)由(1)中函数f(x)的解析式,结合正弦型函数的单调性和对称性,可得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与对称中心坐标;(3)分析当x,时,函数y=mf(x)1的取值范围,进而可得函数图象与x轴有交点时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在一个周期内,当x=时,y取得最大值6,当x=时,y取得最小值0,A0,故A=3,B=3,=,故T=,又0=2,将x=,y=6,代入得+=+2k,kZ,=+2k,kZ,又|,=,;(2)由2x+2k, +2k,kZ得:x,函数f(x)递增区间;由2x+=k+,kZ得:x=,函数f(x)对称中心;(3)当x,

9、时,2x+,3,若y=mf(x)1,则,19. 在ABC中,A,B,C成等差数列,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并且,求a,b,c.参考答案:或.【分析】先算出,从而得到,也就是,结合面积得到,再根据余弦定理可得,故可解得的大小.【详解】成等差数列,又 , , .所以,所以,又,.由,得 ,而由余弦定理可知 即.联立与解得或,综上,或.【点睛】三角形中共有七个几何量(三边三角以及外接圆的半径),一般地,知道其中的三个量(除三个角外),可以求得其余的四个量.(1)如果知道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用余弦定理;(2)如果知道两边即一边所对的角,用正弦定理(也可以用余弦定理求第三条边);(3)如果知道

10、两角及一边,用正弦定理.20. 如图,在四棱锥ACDFE中,底面CDFE是直角梯形,CEDF,EFEC,CE=DF,AF平面CDFE,P为AD中点()证明:CP平面AEF;()设EF=2,AF=3,FD=4,求点F到平面ACD的距离参考答案:【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分析】(I)作AF中点G,连结PG、EG,证明CPEG然后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CP平面AEF(II)作FD的中点Q,连结CQ、FC求出CF,证明CDAC,设点F到平面ACD的距离为h,利用VFACD=VDACF求解即可【解答】(本小题满分12分)证明:(I)作AF中点G,连结PG、EG,PG

11、DF且CEDF且,PGEC,PG=EC四边形PCEG是平行四边形CPEGCP?平面AEF,EG?平面AEF,CP平面AEF(II)作FD的中点Q,连结CQ、FCFD=4,EC=FQ=2又ECFQ,四边形ECQF是正方形RtCQD中,DF=4,CF2+CD2=16CDCFAF平面CDEF,CD?平面CDEF,AFCD,AFFC=FCD平面ACFCDAC设点F到平面ACD的距离为h,VFACD=VDACF21.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A底面ABCD,PA2,PDA=45,点E、F分别为棱AB、PD的中点()求证:AF平面PCE;()求三棱锥CBEP的体积参考答

12、案:()取PC的中点G,连结FG、EG,FG为CDP的中位线,FGCD, 四边形ABCD为矩形,E为AB的中点,ABCD,FGAE, 四边形AEGF是平行四边形,AFEG,又EG平面PCE,AF平面PCE, AF平面PCE; ()三棱锥CBEP即为三棱锥PBCE, PA是三棱锥PBCE的高,RtBCE中,BE=1,BC=2,三棱锥CBEP的体积V三棱锥CBEP=V三棱锥PBCE=略22.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如图1),AB=4,AD=2,DAB=60,E为AB的中点,把三角形ADE沿DE折起至A1DE位置,使得A1C=4,F是线段A1C的中点(如图2)(1)求证:BF面A1DE;(2)求证:面A1DE面DEBC;(3)求二面角A1DCE的正切值参考答案:【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1)取A1D中点G,并连接FG,EG,能够说明四边形BFGE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BF面A1DE;(2)先根据已知的边、角值说明A1DE为等边三角形,然后取DE中点H,连接CH,从而得到A1HDE,根据已知的边角值求出A1H,CH,得出,从而得到A1HCH,从而根据线面垂直及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出面A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