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圣源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358837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7.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圣源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宁市圣源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圣源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圣源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宁市圣源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这袭人亦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他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他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

2、姑娘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袭人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快别多心!”黛玉道:“姐姐们说的,我记着就是了。究竟那玉不知是怎么个来历?上面还有字迹?”袭人道:“连一家子也不知来历,上头还有现成的眼儿,听得说,落草时是从他口里掏出来的。等我拿来你看便知。”黛玉忙止道:“罢了,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迟。”大家又叙了一回,方才安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7.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

3、,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B. 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C. 袭人,宝玉四个大丫鬟之首,温柔和顺,似桂如兰,服侍宝玉细心周到,对人和气,心地纯良,克尽职任,常常规谏宝玉。D. 宝玉房中丫鬟众多,她们地位不同,性格也不相同,其中最具有反抗精神,不过最后被赶出府的丫鬟是司棋。8. 文中画线处写黛玉伤心落泪有何作用?参考答案:7. D 8. (1)既照应了上文宝玉摔玉的情节。(2)引出了下文袭人的劝慰和对宝玉的介绍。(3)“自己淌眼泪”既表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也表现了她的自责。【7题详解】试题

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D项,“不过最后被赶出府的丫鬟是司棋”错误。司棋不是宝玉的丫鬟。司棋,红楼梦人物。贾迎春的丫头。脾气刚烈,雷厉风行。排挤柳家的未果,后与潘又安私通,被撵出大观园。最终与潘又安双双殉情而死。故选D。点睛: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

5、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因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人可能会读出不同的的内容,因此在命制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中画线处写黛玉伤心落泪有何作用”,考查的是细节描写的作用,从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特点、主旨等角度分析即可。结合“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分析,与上文宝玉摔玉相照应。结合下文“袭人道”的内容分析,引出了下文袭人的劝慰和对宝玉的进一步介绍。结合“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岂不是因我之过”分析

6、,结合林黛玉的人物形象特征分析,在贾府“处处留心,时时在意”,寄人篱下的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通过那句“岂不是因我之过”分析,表现了她的自责。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草木故园彭家河比起人丁,乡下的草木已日渐兴旺。乡村其实是属于草木的,村民本是不速之客。在发现有水有树后,那一队队从猿一路迁徙成人的村民们便驻扎下来,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谈婚论嫁,生儿育女。于是,乡村便改变成了另一种模样。正是由于村民们的到来,那些山山岭岭、沟沟坪坪便也同时有了名字,成为村民们最朴素的方位标识。彭家是我们那个家族聚居的一个小山坪,村里最古老的那棵柏树要七八个青壮年伸手才合围得住。浓密的树枝遮蔽了树下

7、的山坡,树下一年四季都是干燥干净的,没有草木能在它的身下生长,粗大的树干也没有人能攀爬。老家的房屋后面有三棵古老的柏树。每天晚上,从远处的西河或者嘉陵江里劳作一天的白老鹳回来后,都要在树上吵闹一会儿才肯睡觉,听着那些声音,我便会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风雨过后,我家房顶上便落满了白老鹳粪和长长短短的枯树枝,有时还有些鱼骨头,我爹便把那些粪扣下来堆在一起,作自留地里的底肥,那些树枝和圆圆黑黑的柏树果便撮回灶屋烧锅煮饭。每年夏天的晚上,村里都会刮几次大风,听着房顶上呼啸的风声,我不怕房顶上的瓦被风揭走,却怕那些大树顺风倒下来砸着我家的破瓦房,于是我不敢入睡。然而就在恐惧之中,我却一次又一次地慢慢睡着了

8、。那些古树个个巍峨挺拔,村民们路过时都要仰望才看得到树枝。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棵大树为了全村的族人,做出了最后的牺牲。村里要通电了,要永远告别柴木取火的时代了。然而我们村除了树多就是人穷,哪里找钱买电线电杆呢?村里大大小小开了几天会,决定砍掉一棵古树。那树在我家的东面。在挖浮土的前夜,村上找来德高望重的长者在树下烧了纸,杀了鸡,点上香,祭祀这棵树后,第二天一早才动工。我们周围的大人小孩便围着那树张望,那棵树也有两三个成年人合抱那么粗了。村里木匠专门找来一根一米多长的钢锯条,为古树做了一个特大号的锯子,几个青壮年坐在树的两边,轮流使劲拉锯。在来回的锯齿中,热腾腾的金黄锯末便在一颗颗雪亮的锯齿间

9、落下,很快就在树干的两边积了一大堆。看着那两堆细软的散发着热气的锯末,我仿佛看到那是树里流出的血。半个时辰过后,那宽大的锯条还卡在粗壮的树干中间,仿佛咬在树干上的一排锋利牙齿。周围的大大小小都端着饭碗过来看看,嘴里啧啧地说:这树真大。长了几千年,难道不大吗?哪个人能活这么久呢?那棵大柏树在几天后便支离破碎了,中间的树干也成了一段段的木料,这些上好的木料都先后运出了村,有的换成了电线,有的变成了电杆。那棵大柏树的根也慢慢挖出了一些,那个巨大的有一人多深的大坑也填平了,种上了胡豆。每次看到那里长出的开着紫黑小花的矮矮胡豆,我便想起那个地方曾经站着的巨大的柏树。房前屋后全都是树和竹子,这些我都心中有

10、数。后檐有棵柚子树,东面路边有棵紫薇树,房子后面还有几棵大柏树。多年没有回家,这些东西依然清楚。然而,多年没有回家打扫院坝,不少不知名的草也慢慢侵过屋外的石板,蓬勃向前。与我的老家一样,李家湾、蒲家湾、杨家山的那些院落也慢慢人去屋空。老的去世了,年轻的外出打工去了,年幼的也跟上年轻的父母进城当了农民工子弟。他们在乡下的家园也日渐荒芜,还给了草木。那些没有砍下的树,那些没有除掉的草,又慢慢地,静静地,把曾经撕开的伤口一点一点缝合,把曾经的人世悲欢一点一点地掩埋。回望老家,草木葱茏。(摘编自在川北)7. 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A. 两段围绕树叙写老家生活留

11、给“我”的印象。文中既写出了树与人、鸟相处的状况,也暗示了树对“我家”造成的实际威胁。B. 第段中,“我仿佛看到那是树里流出的血”一句,作者从生命体验的角度,表达了大柏树被村民锯出锯末时“我”内心的惋惜。C. 第段中写道,“后檐有棵柚子树,东面路边有棵紫薇树,房子后面还有几棵大柏树”,可以看出“我”对老家的记忆非常清晰。D. 作者追忆故园草木,饱含深情,对村民远离家园以致故园逐渐荒凉这一现象做了深层次的反思,并提出了委婉的批评。8. 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1)热腾腾的金黄锯末便在一颗颗雪亮的锯齿间落下。(2)他们在乡下的家园也日渐荒芜,还给了草木。9. 请根据文本,探析“回望老家,草木葱

12、茏”这句话的含义。参考答案:7. C 8. (1)锋利的锯子就这样锯下了生命力旺盛的大树,令人心痛。(2)村民们的外出就这样使他们的家园日渐荒芜,杂草丛生。 9. “我”感受到老家草木旺盛的生命力。故园草木的生机勃发,与乡村生活的日益衰落有密切的关系,村民越来越多地选择走出乡村,把家园还给草木。草木的旺盛,正是乡村凋零的具体表现。“我”对故园浓浓的依恋之情。故园在我的心中,是一个草木茂盛的地方,是草和树的乐园;故乡茂盛的草树,是我浓郁的思乡之情,草木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草木的葱茏,能让人油然而生“故园将芜,胡不归?”的人生思考。7.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

13、鉴赏,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A项,曲解文意。“暗示了树对我家造成的实际威胁”的说法有误,原文“怕那些大树顺风倒下来砸着我家的破瓦房”等几句表现的是“树”为“我家”挡风。C项,感情理解错误,“内心的惋惜”说法错误,应该是表达了大柏树被村民锯出锯末时“我”内心的剧痛。E项,无中生有。文章没有“ 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并提出了委婉的批评”。8. 试题分析:题干是“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作品中关键语句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理解这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要抓住关键词体会。第(1)句要注意体会用“热腾腾”、“金黄”、“雪亮”这些形容词的意

14、思。该句的语境意是说锋利的锯子,就这样锯下了生命力旺盛的大树,令人心痛。第(2)句要体会“还给”的含义。“还给”是说以前家园长满草木,但是有了人们,草木衰败了,但是现在因为村民们的外出,家园日渐荒芜,杂草丛生。这就等于把家园又给了草木,又让草木做了主人。这就是说故园草木的生机勃发,与乡村生活的日益衰落有密切的关系。 9. 试题分析:题干是“请根据文本,探析回望老家,草木葱茏这句话的含义。”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作品中关键语句的含义的能力。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探析关键句的含义,先抓住字面意思,“草木葱茏”是草木旺盛的生命力,结合语境和文章主旨,

15、深入分析即可。老家的兴衰与草木荣衰相关,即故园草木的生机勃发,与乡村生活的日益衰落有密切的关系。当村民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走出乡村,家园就还给草木。乡村凋零具体表现为草木的旺盛。故园在我的心中,是一个草木茂盛的地方,是草和树的乐园,寄托“我”浓郁的思乡情,草木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草木的葱茏,让人生出对“老家”的思考。本题从老家草木旺盛的生命力;作者对故园的依恋情和草木是精神家园这三个角度回答即可。点睛:对关键词语含义的品析,第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词语的含义。第二,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倾注作者感情的词语,是表示赞美、肯定的褒义词,还是带有贬斥、否定的贬义词?而这些充满感情色彩的词语

16、在运用时又常常出现感情色彩变化的情况,或贬义褒用,或褒义贬用。第三,要明确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可能是它的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喻义或其他修辞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二是善于根据它所在的语境揣摩。赏析记叙文的语言除了要注意上述问题外,还可以从表达方式、写作特点、人物的性格特征等方面去分析、体味。 3. 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 18题。(10分) 奥林匹克精神逐渐为青年所崇尚。奥林匹免精神同纯粹的竞技精神是有区别的,奥林匹克精神包括但又超越了竞技精神。我想对这一不同之处作出详细阐述。运动员欣赏自己作出的努力。他喜欢施加于自己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紧张感,而且因为这种紧张感,即使他不能获胜,也会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