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357897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2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实验中学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右图为大洋表层局部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洋流流向正北B该大洋环流可能出现在北太平洋C洋流的性质为寒流D该大洋环流中只有一支为寒流参考答案:C2. 下图中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读图,回答a b c d 正确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A.abcd B.dabc C.cdab D.bcda 参考答案:D3. 读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题。根据A点附近的海底地形可以推断,其位于A. 板块碰撞形成的生长边界附近 B. 板块张裂形成的生长边界附近C. 板块张

2、裂形成的消亡边界附近 D. 板块碰撞形成的消亡边界附近参考答案:D读图中等值线信息可知,A点海洋深度大,位于海沟处,海沟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消亡边界,D项正确。故选D。4.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分布图。该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7. 造成图示区域积温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 B. 纬度 C. 夏季风 D. 人类活动28. 歌谣中的地理现象与对应的正确解释是A. “古城气候总无常”反映该地气候多变,完全没有规律,没有四季变化B. “一日须携四季装”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不明显C. “山下百花山上雪”

3、反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D. “日愁暴雨夜愁霜”白天升温快,易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参考答案:27. A 28. D【分析】该组试题以区域等值线图为背景,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气候成因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试题涉及知识点多,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地理原理迁移应用的能力的要求较高。【27题详解】地势越高气温越低,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出;反之地势越低气温越高,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处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河谷处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势,A正确。不考虑其它因素,同纬度温度相同,受纬度影响的等温线大致和纬线平行,B错误。夏季风

4、和人类活动对气温影响不大,因此不是造成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A。【28题详解】“古城气候总无常”反映出气候变化大,高原高寒、干燥气流影响以及太阳辐射强均不能体现气候变化大,A错误;“一日须携四季装”反映出一天中气温变化大,即昼夜温差大,B错误;“山下百花山上雪”说明上下和山上景观不同,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海拔高度引起的气候条件的垂直差异,反映地理环境的垂直分异规律,C错误。“日愁暴雨夜愁霜”说明白天易降暴雨,夜间易下霜,这是因为白天升温快,易成对流雨;夜晚降温快,易凝结成霜,D正确。故选D。【点睛】纬度、地形地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洋流等是影响气温和影响等温线的主要因素,做题时

5、可依据下面的思路推断影响气温和等温线的主要因素类型:等温线和纬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陆地上等温线闭合或弯曲,一般是由地形地势造成的;海洋和陆地上等温线分别向不同方向弯曲,一般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结果;沿海地区较小范围内等温线向某个方向弯曲,一般是受洋流影响的结果。5. 中国东北地区今后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A发挥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提高单产 B积极开垦荒地、沼泽地C实现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改变耕作制度,实现一年三熟参考答案:A6. 生活中的地图可以帮助我们( )外出旅游 方便购物 认识世界 防洪抗旱A. B. C. D.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地图应用。生活中的地图对防洪抗旱关系不大。

6、7. 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的转移方向)。据图回答3-5题。3该产业部门属于(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能源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4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国家经济出现衰退,资金外流B地区生产成本低于国C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国D国为了扩大产品的出口5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 )A迁出地区的经济衰退 B不利于产品的更新C污染的转移与扩大 D迁入地区的产业单一参考答案:3.D 4.B 5.C8. 下表示意2019年2月11日北京、海口、哈尔滨三地的即时气温资料。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4. 造成三地产生气温差异的主

7、变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下垫面C. 大气环流D. 人类活动5. 当天北京的最高气温并没有出现在太阳高度最大的12时,其合理的解释是A. 12时太阳辐射没有达到最大B. 12时削弱作用达到最大C. 12时大气辐射没有达到最大D. 12时地面辐射没有达到最大6. 此材料反映出我国的气候特征是A. 冬季气温日较差小B.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C. 冬季南北温差大D. 气候海洋性强参考答案:4. A 5. D 6. C【4题详解】纬度越低,气温越高,三地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海口-北京-哈尔滨。从图中可看出三地气温由南向北依次递减,故造成三地产生气温差异的主变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下垫面、大气环流、人类

8、活动对三地气温差异影响小,故可排除。【5题详解】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是在正午12点,A错;但大气温度不是直接来自于太阳,而是太阳先让地面增温,地面吸收热量后再辐射回大气,此时大气才增温,因此太阳辐射最强是12点,地面温度最高时13点,大气温度最高就是14点了,所以C错、D对。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说明气温低。在天气晴朗的条件下,12时太阳高悬,气温较高,故B错。【6题详解】根据“2月11日”以及气温数值可知该表格反映的是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故选C,其余选项可排除。9. 读图,回答1316题。13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北向南依次是()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

9、线、焦(作)日(照)线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14该图体现了能源基地建设的()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外运能力C减少煤炭开发以缓解交通压力 D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5北面两条铁路线在修建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是()A太行山的阻碍 B华北平原沼泽广布C缺水 D黄河的阻碍16下列关于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条件的评价正确的是()A临黄河,水运条件便利,有利于原煤输出B山西煤炭不适合通过黄河外运C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的煤炭外运网已逐步形成D加强坑口电站建设和炼焦业,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当地环境保护参考答案:13.B14.B15.A16.B10. 下图为鞍山市

10、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920世纪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10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B.交通便利,便于集聚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参考答案:D A11. 读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图(图3),完成下题。图3根据图中信息得出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等B乙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C丙地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脉D丁地有我国重要的常规能源参考答案:C略12. 中新网广州2016年8月2日电 :来势汹汹

11、的台风“妮妲”于2日03时35分在深圳市大鹏半岛登陆,登陆时风力达到14级,成为近年来正面登陆珠江三角洲的最强台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 及时获得台风“妮妲”信息资料需利用的最关键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 B. GIS C. GPS D. GPRS25. 在抗御台风“妮妲”带来的洪水灾害的中A. RS可准确搜救被困人员 B. GIS可确定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C. GPS可确定洪水的范围和变化 D. RS、GPS不能起作用参考答案:24. A 25. B25. 在抵御台风的灾害中,GPS可准确搜救被困人员,GIS可确定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RS可确定洪水的范围和变化,故选B。13. 读下面

12、两区城图,回答5860题。 58、图中M、N两河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水量丰富 C.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D.支流少59、乙图中、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地,热带雨林带,地形 D.地:热带草原带,洋流60、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重要产区C.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D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参考答案:58.A 59.B 60.C14. 下图为某国农业

13、带局部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影响农业带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充足B、气候适宜C、地势平坦D、消费市场2农业带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所具有的特点是( )A、生产结构单一B、农场以家庭经营为主,规模小C、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D、耕地制度不能使土地得到合理开垦和休整参考答案:1、D 2、C15. 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甲乙两地纬度可知,两地都位于北半球,且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两地都位于东经度的范围内,且乙地在甲地的正东面,则从甲地到乙地最近的走法是先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考点:该题考查方向的判断。16. 汶川地震在我国所处的地震带是( )A 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震带B 西南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地震带C 西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