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天福山中学2020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356867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天福山中学2020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天福山中学2020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天福山中学2020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天福山中学2020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天福山中学2020年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A由到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由到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若的基因型为AaBbdd,则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到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参考答案:B2. ABO血型抗原(A抗原、B抗原)的形成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IA、IB基因的表达需要H基因的存在,在没有H基因只有h基因存在的情况下,IA、IB不能形成A、B抗原而表现为O型血。ii基因型不论

2、H基因还是h基因存在,均表现为O型血。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某家庭ABO血型遗传系谱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BO血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1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HhIAi,2号个体的基因型是hhIBiC3、4号个体基因型组合的夫妇的后代中O型血的概率为0D5、6号个体后代的血型理论上也可能出现AB型血参考答案:C3.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设法让洋葱根尖吸收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只能在分生区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B给小麦供应14CO2,14C不会出现在线粒体中C给豚鼠供应18O2,其呼出气体中不含有C18O2D赫尔希和蔡

3、斯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时,标记元素在氨基酸的R基中参考答案:D 4. 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参考答案:C 5. 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0.5 mol/L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试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4、试管编 号12345加入物 质适量唾液锈铁钉生土豆块熟土豆块生土豆块稀盐酸实验结 果几乎无气泡少量气泡大量气泡几乎无气泡几乎无气泡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试管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C.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D.实验中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C 6. 纤维素和壳聚糖都是多糖类化合物,纤维素酶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解作用。下图表示相关的实验研究,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可以利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B. 本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pH、温度、底物种类C.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强于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D. 纤维素

5、酶对两种底物水解作用的差异可能与底物和酶结合部位不同有关参考答案:C【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能力。【详解】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丰富,因此可以利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富集能合成纤维素酶的微生物,A正确;分析图示可知:本实验研究的自变量是pH、温度、底物种类,B正确;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水解作用,在pH小于4.8、温度低于60时强于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在pH大于4.8、小于6.3的范围内弱于对壳聚糖的水解作用,在pH为4.8与6.3、温度为60时,纤维

6、素酶对纤维素和壳聚糖的水解作用相同,C错误;酶分子中与底物有关的部位称为结合部位,每种酶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结合部位,每个结合部位至少结合一种底物,结合部位决定酶的专一性,酶分子中促使底物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称为催化部位,催化部位决定酶的催化能力以及酶促反应的性质,因此纤维素酶对两种底物水解作用的差异可能与底物和酶结合部位不同有关,D正确。7. 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 )。A. 构成生物膜B. 调节代谢C. 储存能量D. 携带遗传信息参考答案:D生物膜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A正确;性激素具有调节代谢的功能,性激素属于脂质,B正确;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肪属于脂质,C正确;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7、核酸,核酸不属于脂质,D错误。8.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实验表明,植物幼苗不能吸收水分时仍能吸收矿质元素参考答案:B9. 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二阶段,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分解B人体由于花粉过敏,使血管壁通透性降低,水

8、分大量积累在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水肿C种子收获后,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分是结合水D如果白天用含18O的水浇花草,周围空气中的H2O、O2和CO2中都可能检测出18O参考答案:D 10.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 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 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参考答案:C1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9、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参考答案:C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A正确;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甘油是极性分子,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C错误;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12. 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A. 在4条件下易变性 B只含有C、H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参考答案:D13. 右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A.和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

10、和分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方式进入细胞的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方式进入细胞的参考答案:D14. A. 大气CO2增加所致B. 影响了地球热平衡C. 海平面会升高D. 不影响农业生产参考答案:D【分析】温室效应: (1)主要成因:大量使用化学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迅速增加。 (2)影响:地球气候异常,灾难性气候增加;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沿海国家和地区可能被海水淹没。 (3)解决方法:减少化学燃料的使用,开发新的能源,改进能源结构,如利用风能、水能、核能。【详解】A、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CO2增加所致,A正确; B、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了地

11、球热平衡,B正确; C、温室效应会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植物的分布将发生变化,C正确; D、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异常,农业生产能力下降,D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温室效应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温室效应导致的不良后果,以及臭氧层破坏的严重后果,难度不大。15. 分离蛙的坐骨神经,在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神经表面电位及电表指针如图所示。现在M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到a点时,下列AD中能正确表示a点神经表面的电位及电表指针偏转方向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A【分

12、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是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相同,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详解】在M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到a点时,a点兴奋,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b点此时还未兴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故电流方向从b到a。故选A。16.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进行野生动物的野外放归实验时,原始投放数量的大小会影响该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B. 用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经蛋白酶处理后的样液中底物

13、的有无C. 格里菲斯的实验结论是S型菌体内有“转化因子”,理由是DNA是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的物质D.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先充分搅拌后再短暂保温、离心参考答案:A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的变化、酶的本质和作用与特性、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进行野生动物的野外放归实验时,原始投放数量的大小会影响该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A正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经蛋白酶处理后的样液中存在蛋白酶,而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

14、蛋白质,因此用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经蛋白酶处理后的样液中底物的有无,B错误;格里菲斯的实验结论是S型菌体内有“转化因子”,理由是将无毒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从死亡的小鼠体内检测出了S型活细菌,而且这些S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C错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操作顺序是:用32P或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再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D错误。17. 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 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4是杂合子 B.-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参考答案:D18. 右图表示生命系统的哪个层次?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D生物圈参考答案:C19.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红糖相比,白糖溶于水更适合模拟尿糖的检测B. Na+和Cl是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离子C. 蛋白质的化学性质与R基无关,与氨基、羧基有关D. 核酸、蛋白质、脂肪都是由单体构成的生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