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于寨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352843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于寨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阜阳市于寨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阜阳市于寨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阜阳市于寨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阜阳市于寨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新诗的“变”与“常”吕进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理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

2、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

3、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

4、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 “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选自人民日报2010年3月15日)17. 下

5、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所以新诗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B. 中国诗歌在精神上从来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C.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D. 在传播上,中国诗歌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18.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B. 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

6、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C.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这便是创作的境界。D. 当徐志摩的诗从“情感泛滥”到“情感羁勒”时,证明了他在诗歌创作上加强了形式感和音乐感。19.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 变是新诗的根本,作者认为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B. 现今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彰显了新诗对新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C. 在“变”中继承“常”,在“变”中时时回望“故乡”,新诗就会在未来文学中充任先锋和旗帜的作用,就可以进入国人艺

7、术鉴赏的视野之内了。D. 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是民族诗歌之“常”,在新诗未来发展创作过程中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参考答案:17. A 18. C 19. D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词语的理解,解答该题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A项错误在于强加因果,原文表述是“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 18.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这便是创作的境界”

8、错误,根据原文,应该是“创作状态”。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1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文段中作者的观点,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作者观点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取舍。A项不是作者认为,而是“在一些理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

9、任的艺术。”;B项应是“取决于”而非彰显;C项“新诗就会在未来文学中充任先锋和旗帜的作用,就可以进入国人艺术鉴赏的视野之内了。”属于无中生有。2.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褒贬分明的谥号 什么是谥号?这是在皇帝制度下(包括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时期),当帝王后妃、文武百官以及鸿儒耆宿和有“忠勇义烈”之举者死后,由朝廷或私家给予的盖棺定论性的称号。诚如逸周书谥法解说:“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 对位尊者或贤者死后给谥号,是皇帝制度下礼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在礼记规定得很清楚。其曲礼下言,诸侯死后将要出葬时,“言谥曰类”,就是说,其手下或亲人应当向天子请赐谥号,这叫做

10、“请类”。檀弓上也说:“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谥,周道也。”大意是:幼儿时取名,行冠礼时取字,50岁以后则以“伯、仲”等字词来称呼;至于死后则要给以谥号。这些都是周朝礼制所规定的。 那么,谥号究竟起于何时呢?逸周书谥法解说:“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这就是说,谥号这种制度起于周初开国功臣周公与姜太公死后临葬之际。而世本则干脆说,周公旦、太公望“制谥法”。清人方苞谥法也说:“周公所以因而作谥法也。”今人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对此亦持肯定意见,称开创中国谥号制度者“不能说是别人,只能归之周公。这是他为巩固周政权而制礼的一

11、个组成部分。” 对此,王国维认为:“周初诸王,若文、武、成、康、昭、穆,皆号而非谥也。谥法之作,其在宗周共、懿以后乎!”(观堂集林卷十八通敦跋)王国维的意思是说,谥号制度当起于西周中后期。 郭沫若则在王国维的基础上,提出包括西周至春秋现今知道的历代周天子、诸侯国国君的谥号,不是生号(活着时就有的称号)便是后人的伪托。所以,“谥法之兴,当在春秋中叶以后”,甚至“当在战国时代”;因为那时学者“惯喜托古作伪”,逸周书就是战国时学者“伪托之结晶”,而谥法解乃“其结晶之一分子也。”(金文丛考谥法之起源) 另有一些学者如吴静渊、屈万里、黄奇逸、袁庭栋等,则认为谥号制度当滥觞于殷商而通行于周。对此,笔者也是

12、赞同的。 在皇帝制度下,君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臣下的谥号,则由皇帝赐予(也多经礼官议定)。一般来说,谥号是对死者一生行为的一种肯定性的评判,目的是为在世者及后人树立一种德行的榜样。这一点,在礼记表记里讲得也很明白: 子曰:“先王谥以尊名,节以壹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文史杂志2012年6期)7. 下列有关“谥号”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谥号是由朝廷给予的盖棺定论性的称号,是皇帝制度下礼的重要内容。 B. 谥号不仅可以赐给帝王后妃,也可以赐给文武百官,但一般百姓则没有

13、。 C. 谥号是对死者一生行为的一种肯定性的评判,大多由礼官议定。 D. 赐谥号的目的是为在世者及后人树立一种德行的榜样,故谥号都是褒扬性质的。8.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逸周书认为谥号制度起于周初开国功臣周公与姜太公辅政在位之时。 B. 清人方苞与金景芳均认为谥号制度起于周公,这与王国维的观点相同。 C. 郭沫若认为战国学者喜托古作伪,谥号在战国时才兴起,西周时则没有。 D. 袁庭栋认为谥号制度是从商朝就开始有的,周时已大量存在。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谥号制度能提醒人们要赢得大家的尊重,在世时就首先要严格约束自己。B. 谥号制度对希

14、望死后不背骂名、有个好名声或希望能流芳百世者,是一个有力的鞭策。C.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部分的谥号制度,也是一种法治约束机制。D. 谥号制度之所以能得以延续下去,是与儒家“修、齐、治、平”的观点基本相符合的。参考答案:3.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PM25,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对它的准确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 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 又被称为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 由于体积小,重量轻,PM25可以在空气中滞留很长时间,在空气中被大气环流带到较远的地方。PM25的比表面积比较大,可以吸附更多的病毒细菌和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15、空气中的 PM 25,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内积聚,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引发各种疾病。因此,PM25对健康的危害特别严重。1982年,美国已经开始展开有关PM25 的前瞻性研究,并于2002年将论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同样不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从2004年开始,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就开始监测空气中PM25的日均浓度。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 随后,潘小川等人利用模型计算PM25对北京市人群的健康威胁,发现当PM25浓度增加 10 微克/立方米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循环系统疾病死亡和非意外总死亡的死亡百分率分别上升 076%、043%和 067%。PM25浓度升高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其中污染排放为首的主要因素有: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重犯”,包括大型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大气排放大量的工业废气,包括可燃性气体、含硫化物的气体、有毒的气体以及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等,这些气体随着废气的排放扩散到空气中;工地建筑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正在城镇化中崛起的新型城市,建筑工地扬尘、“泥头车”上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