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有关开展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专题调研工作报告

379****7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8.50KB
约17页
文档ID:253343358
有关开展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专题调研工作报告_第1页
1/17

有关开展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专题调研工作报告西安市交通运输局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情况的汇报提纲一、行业基本情况及运行情况(一)经营主体、车辆数量及构成 目前我市市区拥有出租汽车12135辆,经营企业49家,日均营运52.88乘次,日载客率约73.36%,日均客运量约120万人次,约占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的20%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目前我市共有从业人员3万余人,出租汽车驾驶员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技术含量低从驾驶员构成成份看,主要由外来务工者(约占60%以上)、社会闲散人员、下岗职工、退伍军人等人员组成从文化层次看,初中毕业约占70%、高中毕业约占28%、大专及以上学历2%,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从年龄看,多数为20至45岁间的青壮年人员,约占80%;从驾驶员户籍看,多数来自本省和外省市的农村,本市城镇户口人员较少三)行业运行情况目前我市市区共有出租车12135辆,按产权性质可分为企业自有出租车(共8116辆,占总车数的67%)和个体工商户出租车(共4019辆,占总车数的33%),市区出租汽车营运基本参数详见附件一出租汽车企业自有车辆的经营方式主要为企业公司化经营、公司任务制承包、分期承包和全额承包等方式。

个体工商户出租汽车的经营方式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四)维稳情况与国内其他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历程相同,我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着经营模式改革、交通拥堵致使车辆运行效率降低、物价上涨致收入“变相缩水”、公交和地铁发展给出租车增加竞争压力、“专车”影响收入等深层次问题20__年行业发生不稳定事件,部分承包人、驾驶员先后11批共120__余人进京上访,通过多方协调和共同努力,自20__年通过出台政策化解了大部分矛盾纠纷,并将少数剩余人员引导至法律诉讼途径,涉诉车辆共计216起,通过各级法院审理、宣判、执行(其中130余起已终审判决),目前,行业不稳定事件已基本平息,全行业运行平稳,发生大的不稳定事件的可能性不大二、管理体制?(一)管理体制市出租汽车管理处是市交通运输局下属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全面负责辖区内出租汽车日常具体行政管理工作;各区县成立了出租汽车管理机构,接受市出租汽车管理处的监督指导;市区出租车与区县出租汽车在车身颜色、牌照编号、运价标准等方面有明显区别二)机构设置市出租汽车管理处成立于198_年8月23日,现有在编56人、实有60人,内设“七科三中心”,即:办公室、财务科、组织人事科、政策法规科、业务科、管理科、稽查科、出租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投诉接待中心、信息中心。

各区县出租汽车管理机构人员编制为30至60人不等三)队伍建设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市出租汽车管理处作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人员的招录、管理、培训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所有执法人员均经过培训、持证执法我市出租汽车行业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们急需一支爱学习、好钻研、勤思考的干部队伍,通过理论创新推动行业改革三、近年举措(一)加快出租汽车管理改革的主要做法1、理顺了管理体制和隶属关系20__2年政府机构改革中,我市出租汽车管理职能划归市交通局20__3年市政府出台实施《区县出租汽车管理办法》,按照市政府三定方案和建立大交通的思路,各区县成立了出租汽车管理机构,实现了市、县(区)业务统一,为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政治保障2.加快行业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在交通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先后建成了出租汽车行业“GPS监控”、“电子身份识别”、“办公业务网络”、“行业门户网站”、“企业二级平台”等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建成后,对于加强重点部位监管、提高查处空号/套牌车效率、加快信息传递、方便驾驶员办事等发挥了明显作用3.引导公司化经营,强化企业管理按照“总量调控、政府引导、集约化经营、平衡利益”的原则,引导出租汽车经营企业按照“产权明晰、权责对等、收费合理、风险共担”的运营机制走公司化经营模式,逐步落实企业“五个主体”责任(投资主体、经营主体、责任主体、服务主体和市场主体)。

经过多年兼并整合,行业企业总数从最高峰的168家,目前已减少到49家,企业平均车数为248辆(其中最大的企业西汽车数为2687辆,最小的企业车数为20辆),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4、夯实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夯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规范安全基金的提取、管理、使用,要求企业做到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到位、安全日常监管落实到位、安全隐患排查到位、安全事故处理到位、安全责任倒查追究到位,实现管理“零缺陷”、隐患“零容忍”、营运“零伤亡”5.改革培训体制一是严把驾驶员报名准入关,按照《条例》规定,严格审核报名资格,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一律不得报名、进入行业,从头上保证驾驶员整体素质;二是编制修了《西安市出租汽车驾驶员培训教材》,完善了教学大纲,,充实师资力量、延长授课时间、增加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全面实行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阅卷,保证了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考试不合格的驾驶员经补考仍不合格的,不予发证在做好岗前培训的同时,各企业通过“定查日、学习日”继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6.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客运市场。

一是充实稽查队伍,采取驻站管理和市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二是设立公交分局警务室,协调处理暴力抗法事件,化解行政处罚矛盾纠纷;三是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打击非法营运行为,保障出租汽车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近三年来,我们共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000余辆,查处违规出租车5000余辆7、不断改善经营环境一是全市建成62座加气站,在冬季用气高峰期,全力保证出租汽车用气;二是取消了部分禁行路段,在火车站、火车北客站、飞机场、各大客运场站等重点部位建立流动循环车场,实行专人管理;三是在全市建立了514个出租车停靠点,方便乘客下车8.调整运价20___年1月1日起,西安市实行新的运价(现执行的运价标准),按照车辆排量执行两个计费标准,增加了等候计时运价,同时,启用了计价器打印票据功能,每乘次付票完整准确地记录了出租车营运乘次的车号、企业、上下车时间、基价计费、等候计费、返程计费、总金额、投诉等数据信息,使消费者明白消费、放心消费9、实行委托管理为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市法制办批准,20__4年起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对火车站、火车北客站实行委托执法和委托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调动了属地管理的积极性,较好了促进了区域内出租汽车管理。

二)出台的有关法规规章及政策措施1.制定地方性法规20__2年12月1日颁布《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先后于20__4年和2022年进行了修订完善2.制定格式合同20__0年起,陆续出台《出租汽车承包合同》、《出租汽车个体工商户管理服务协议》两类格式合同,颁发《出租汽车行业经营许可证》《出租汽车经营权证书》、《道路运输证》、《从业资格证》20__年,重新修订执行《出租汽车单车承包合同》3.制定规范性文件1999年出台实施《西安市出租汽车驾驶员规范服务达标标准》、《西安市出租汽车车容车貌达标标准》20__年先后出台《西安市出租汽车经营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西安市出租汽车经营期满重新许可实施意见》、《西安市出租汽车经营期满重新许可实施细则》和《西安市出租汽车服务质量综合考核实施细则》(以下简称《考核细则》)四个规范性文件以及《关于印发妥善解决当前我市出租汽车行业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三)深化出租汽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向1.总体思路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要求,继续坚持“两化一员”(公司化、集约化、员工制)的发展方向不动摇,科学调控我市出租汽车总量,推动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方式配置车辆经营权,鼓励、规范多元化的约车服务,探索行业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

2.重点工作安排一是结合出租汽车经营权服务质量招投标,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企业规模化经营、公司经营化的政策,转变企业经营模式,逐步实现公司化经营;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行业监管水平,建立行业网络信息管理系统、GPS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网络管理、智能调度、信息传递、电子监控等功能;三是进一步提高驾驶员培训质量,实行考培分离,通过改善驾驶员岗前培训的教学设施、教学手段,增加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四是建立完善驾驶员服务档案系统,建立驾驶员服务信用等级,并实现驾驶员IC卡管理;五是进一步改善出租汽车经营环境,建立出租汽车停车港湾、停靠点;六是加强市场监管,查处出租汽车违规行为,打击非法营运,规范市场秩序四、资质管理(一)资质管理制度化、成文化1.资质标准法定化按照《条例》和《考核细则》的规定,企业本身以及取得经营权的应当具备的条件已成文化、制度化(出租汽车企业及取得经营权的必备条件详见附件二)2.资质程序规范化新企业成立审核、老企业年度复审及新老企业申请取得经营权等程序动作也已成文化、制度化(详见《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管理的通知》)二)事中事后监管的主要做法1.严格考核。

市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处组织开展服务质量综合考核,将新增经营权指标、经营权到期重新许可与服务质量进行挂钩,每年对企业、单车和驾驶员进行服务质量综合考核,服务质量考核不合格的单车经营权到期后不予重新许可,驾驶员考核不合格不予审验《从业资格证》2.严格复审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机构每年对企业所具备的条件、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和车辆服务设施等进行年度复审,年度复审合格的方可继续营运3.严禁倒卖根据《条例》和《办法》,加强对经营权使用的监管,严禁擅自转让、高价倒卖牟利三)实施效果通过企业资质管理、经营权取得与重新许可、服务质量考核等工作,一是促进企业自加压力、查找不足,改善了硬件设施;二是提高了服务意识,纠正了过去“重管理、轻服务”的不良习惯;三是实行重新许可,使老车经营权期满平稳过渡,有利于维护行业稳定;四是严禁倒卖经营权,维护了经营权的严肃性,为实行公司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经营管理体制亟待改革目前行业企业规模大小不一,集约化程度差距巨大,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企业不直接顾用、不发工资给驾驶员,疏于对驾驶员管理,劳动关系不明晰,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驾驶员权益保障不充分,基本利益关系失衡,不稳定事件频发;承包经营模式特别是大承包模式,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带来了企业管控能力弱化、经营管理粗放、行业服务质量低、驾驶员流动频繁等弊端。

2.存在两种“份子钱”目前我市出租汽车行业存在两种“份子钱”,一种是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向企业每月交纳的月承包金,另一种是驾驶员按照市场价格每天向承包人交纳的任务金这两种“份子钱”收费主体、交费对象、交费依据、交费标准存在本质区别,反映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民事合同、雇佣劳动法律关系)目前媒体炮轰的“份子钱”陷入两个误区,一是否认承包人的存在,隔断第二个法律关系,认为“份子钱”由驾驶员直接交给了企业,企业存在暴利;二是否认第二种“份子钱”的交费依据和标准,错误地认为其交费标准是由政府确定的高价、政府在维护企业利益集团、保护行业垄断,“专车”的出现就是为了破垄断,这种不正确的思潮经媒体渲染、放大,使很多社会公众对汽车行业产生错误认识,不利于行业的改革发展3.存在“两张皮”企业与驾驶员没有形成直接劳动用工关系、直接经营管理关系、直接工资发放关系,形成了“两张皮”(经营与管理脱节、服务与效益脱节),企业、承包人、驾驶员三方都缺乏改善经营管理的动力同时还存在承包人(俗称“吃二馍”)这一中间环节,多数承包人雇佣两名驾驶员、自己不直接开车,成为不劳而获、吃食利的寄生虫,他们整天不开车劳动、才有时间上访、闹访、罢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