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开城中学高三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342330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开城中学高三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合肥市开城中学高三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开城中学高三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开城中学高三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市开城中学高三数学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里有一段叙述: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一千一百二十五里,良马初日行一百零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二马相逢问:几日相逢?()A9日B8日C16日D12日参考答案:A【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分析】良马每日行的距离成等差数列,记为an,其中a1=103,d=13;驽马每日行的距离成等差数列,记为bn,其中b1=97,d=0.5求和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

2、题意知,良马每日行的距离成等差数列,记为an,其中a1=103,d=13;驽马每日行的距离成等差数列,记为bn,其中b1=97,d=0.5;设第m天相逢,则a1+a2+am+b1+b2+bm=103m+97m+=21125,解得:m=9故选:A2. 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满足是偶函数,且当时,则()A B C. D参考答案:C3. 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 是区域为D,若指数函数的图象上存在区域D上的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1,3B、2,3C、(1,2D、3,+)参考答案:A略4. 已知函数,若函数的所有零点依次记为,且,则 A. B. 445 C. 455 D. 参考答案:C5. 曲线与直线围成

3、一个三角形区域,表示该区域的不等式组是( )(A) (B) (C) (D)参考答案:A6. 已知函数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或 D或参考答案:D略7. 阅读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A123 B.38 C11 D3 参考答案:C8. 函数,则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C略9. 设全集U=R,集合A=x|x0,B=x|x2x20,则A(?UB)=()A(0,2B(1,2C1,2D2,+)参考答案:D【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分析】先求出集合A,B,从而得到CUB,由此能求出A(?UB)【解答】解:全集U=R,

4、集合A=x|x0,B=x|x2x20=x|1x2,CUB=x1或x2,A(?UB)=x|x2=2,+)故选:D10. 已知函数f(x)=ax2lnx,若f(x)存在两个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0,)B(0,1)C(,)D(,1参考答案: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集合,,若=,R,则的最小值为 .参考答案:略12. (5分)(2015?泰州一模)若、是两个相交平面,则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为(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若直线m,则在平面内,一定不存在与直线m平行的直线若直线m,则在平面内,一定存在无数条直线与直线m垂直若直线m,则在平面内,不一定存

5、在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若直线m,则在平面内,一定存在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参考答案:【考点】: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 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对四个命题分别分析解答解:对于,若直线m,如果,互相垂直,则在平面内,存在与直线m平行的直线故错误;对于,若直线m,则直线m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则在平面内,一定存在无数条直线与直线m垂直故正确;对于,若直线m?,则在平面内,一定存在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故错误;对于,若直线m?,则在平面内,一定存在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故正确;故答案为:【点评】: 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运用判断直线的位置关系;关键是熟练运用

6、定理,全面考虑13. 当对数函数的图象至少经过区域内的一个点时,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14. 已知,则 ;则 参考答案:1,60令 得: =1因为 ,所以 15. 已知正项数列an的首项为1,前n项和为Sn,对任意正整数m,n,当时,总成立,若正整数p,q满足,则的最小值为.参考答案:由题意,则,则,同理可知,所以,所以最小为。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 (a0,b0)的两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24x的准线相交于A,B两点若AOB的面积为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参考答案:17. 已知集合,则集合= .参考答案: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

7、或演算步骤18. 如图,三棱柱ABCA1B2C3的底面是边长为4正三角形,AA1平面ABC,AA1=2,M为A1B1的中点()求证:MCAB;()在棱CC1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MC平面ABP?若存在,确定点P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点P为CC1的中点,求二面角BAPC的余弦值参考答案:考点: 与二面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 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 ()取AB中点O,连接OM,OC,证明AB平面OMC,可得MCAB;()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0,2,t)(0t2),要使直线MC平面ABP,只要?=0,?=0,即可得出结论;()若点P为CC1

8、的中点,求出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二面角BAPC的余弦值解答: (I)证明:取AB中点O,连接OM,OCM为A1B1中点,MOA1A,又A1A平面ABC,MO平面ABC,MOABABC为正三角形,ABCO 又MOCO=O,AB平面OMC又MC?平面OMCABMC(II)解:以O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依题意O(0,0,0),A(2,0,0)B(2,0,0),C(0,2,0),M(0,0,2) 设P(0,2,t)(0t2),则=(0,2,2),=(4,0,0),=(0,2,t)要使直线MC平面ABP,只要?=0,?=0,即122t=0,解

9、得t= P的坐标为(0,2,)当P为线段CC1的中点时,MC平面ABP()解:取线段AC的中点D,则D(1,0),易知DB平面A1ACC1,故=(3,0)为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11分)又由(II)知=(0,2,2)为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 设二面角BAPC的平面角为,则cos=|=二面角BAPC 的余弦值为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二面角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19. 已知,点在曲线上且 ()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对于任意的,使得

10、恒成立,求最小正整数t的值参考答案:解:(1)由题意得: (2)由 20.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所示,已知圆外有一点,作圆的切线,为切点,过的中点,作割线,交圆于、两点,连接并延长,交圆于点,连接交圆于点,若.(1)求证:;(2)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参考答案:证明:(1)是圆的切线, 是圆的割线, 是的中点, ,又, , 即., , ,. 5分(2),即, ,是圆的切线,即, 四边形PMCD是平行四边形. 10分21. 已知椭圆C:的离心率为,定点M(2,0),椭圆短轴的端点是B1,B2,且MB1MB2()求椭圆C的方程;()设过点M且斜率不为0的直线交椭

11、圆C于A,B两点试问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P,使PM平分APB?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椭圆的标准方程 【专题】综合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利用离心率为,可得,由椭圆短轴的端点是B1,B2,且MB1MB2,可得MB1B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可求椭圆C的方程;()设线AB的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结合PM平分APB,则直线PA,PB的倾斜角互补,建立方程,即可求得结论解:()由 ,得 依题意MB1B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b=2,故a=3所以椭圆C的方程是()设A(x1,y1),B(x2,y2),直线AB

12、的方程为x=my+2将直线AB的方程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消去x得 (4m2+9)y2+16my20=0所以 ,若PM平分APB,则直线PA,PB的倾斜角互补,所以kPA+kPB=0设P(a,0),则有 将 x1=my1+2,x2=my2+2代入上式,整理得 ,所以 2my1y2+(2a)(y1+y2)=0将 ,代入上式,整理得 (2a+9)?m=0(13分)由于上式对任意实数m都成立,所以 综上,存在定点,使PM平分APB(14分)【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韦达定理的运用,考查存在性问题的探究,属于中档题22.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1B=B

13、1A=BA=BC=2,B1BC=90,D为AC的中点,ABB1D()求证:平面ABC平面ABB1A1;()求B到平面AB1D的距离参考答案:【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取AB中点为O,连接OD,OB1,证明AB平面B1OD,可得ABOD,又ODBB1,因为ABBB1=B,即可证明平面ABB1A1平面ABC;()利用=,求B到平面AB1D的距离【解答】()证明:取AB中点为O,连接OD,OB1因为B1B=B1A,所以OB1AB又ABB1D,OB1B1D=B1,所以AB平面B1OD,因为OD?平面B1OD,所以ABOD,由已知,BCB1B,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