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253266301 上传时间:2022-0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7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上期高2022届11月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一、单项选题(共15题 每题3分)1. 有的学者估计西周全盛时期和春秋中后期人口的最高峰值可达2000万人。从战国时期开始,人口不断增长,到公元前4世纪前期,全国人口达到3200万以上。这一变化说明A. 社会稳定促进人口增长B. 农业承载人口能力提高C. 管理体制变化的结果D. 民本思想被各国普遍采用2. 陈苏镇指出在统一战争刚刚结束的西汉初期,文化上的战国局面依然存在,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汉初王国的从俗现象(即在要求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的同时,允许或默许东方王国不用汉法),正可起

2、到缓解东西文化冲突的作用。两汉能避开亡秦覆辙,与此不无关系。这说明A. 汉初郡国并行实施的合理性B. 文化差异决定汉初王国的设置C. 高祖错误吸收秦亡的教训D. 秦朝灭亡原因是未实行封国制3汉高祖刘邦“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多次下诏“田租之半或“租税之半”。以后田租三十税一成为两汉田租率的定制。这些举措A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 B贯彻了儒家的仁政思想C促进封建统治的稳固 D说明政府开支逐渐减少4. 生活在明代中期的王阳明曾评价当时的戏曲:“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于风化有益。”他意在说明A. 戏曲具有教化民众功能B. 统治者借戏曲愚弄百姓C.

3、纲常伦理受到官方重视D. 激发良知需要知行合一5宋代,“每一交易,动辄即十万”,货币需求量大增。在对外贸易中,大量的铜币流向海外。“民苦转贸重,故设书纸代钱,以便市易”。材料说明了A宋代传统的经济政策的改变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纸币出现C金属货币已不适应经济发展 D宋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发展6.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中国传统经济社会结构变动的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文中的“新生产方式”指的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农产品开始商品化 “纺织分离”与“织耕分离”A. B. C. D. 7. 20世纪初,不裹足会和

4、天足会等组织在中国城乡相继建立;追求婚姻自由和向往新生活的新女性崭露头角,女子已开始有了上学乃至出国留洋的机会: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了令内务部通各省权禁裹足文。这说明A. 妇女解放扩大了辛亥革命的基础B. 中国女子解放由此开始C. 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女子解放D. 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81911年10月14日,美国在一份对华政策备忘录中提出,遵循各国一致确定的“共同方针”,共同商定“一致行动”的原则。这一原则得到各国的同意。这反映出列强A对华政策取决于美国态度 B无力干涉辛亥革命C维护清朝既有统治 D就维护既得利益达成妥协9. 中国近代前期新办工矿业发展情况统计如表所示,导

5、致以下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阶段新办工矿业数(家)资本总额增长(万元)1872一1894年722090.718951898年80178718991913年46910242.7A. 列强侵华方式改变B. 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C. 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D. 政府政策调整的推动10. 1949年1月22日,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及民主人上55人联名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个声明发表的背景是A. 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B. 三大战役即将取得最后胜利C.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1

6、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和重要的人民民主制度,真正实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这一论断的根本依据是A中共的英明领导 B推翻了三座大山C广大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D公有制下的集体利益和公共意志12. 被毛泽东誉为“钢铁公司”的邓小平,其强硬的原则与灵活的妥协在中英香港问题谈判中表现得酣畅淋漓,也为世界提供一种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争端的成功范例。材料强调A. 解决争端要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B. 香港回归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C. “一国两制”蕴含丰富政治智慧D.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13. 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规定:凡被外籍人解放的奴隶成为外籍解放自由人,不能在罗马城及其周围100里以内

7、居住,违者将被没收财产,永远罚为奴隶,不得再被解放。而民法大全规定:奴隶一经解放,成为自由人,享有与生俱来自由人相同的权利。这主要是由于A. 罗马公民权的日益扩大B. 奴隶阶级的不懈斗争C. 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善D.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14.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指出:“交换手段扩大的结果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点已毫无疑义。”“交换手段扩大”导致了A. 贸易的中心发生转移B. 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C. 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D.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出现15.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

8、需的饮料,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时间1684年1689年1701年售价(荷兰盾/磅)80752.32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价格革命来势汹汹C. 荷兰已成为海上马车夫 D. 商业革命不断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55分)16. (共16分)历史研究应该坚待“有一分材料,说一分的话。”史料史料解释结论秦半两钱秦半两钱形状取“天圆地方”之意,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1)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

9、鲜有败事。资治通鉴唐纪(2)有利于加强皇权,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汴京)马行(街)北去,旧封丘门外袄庙斜街州北瓦子。新封丘门大街,(汴京)两边民户铺席外,余诸班直军营相对,至门约十里余,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尽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111112(3)(4)根据材料并从论从史出的角度,对表中空缺部分进行补充。17. (共17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三代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礼刑并用。到了战国,法治兴起,刑罚转

10、变为法制,产生了严酷的秦律。汉代以后,王霸并用,礼法融合,逐步发展形成了“中华法系”。秦汉以来的法制,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刑法、民法、行政法诸法合一,司法行政不分,形成了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明清的法制体系,把中华法系推到了尽头,却缺乏向近代法制体系转化的内在机制。到了晚清,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逼迫统治者对法律条文做了一些修改。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近代化道路。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一命题被提出,它要求的不仅仅是立法上的完善,不仅仅是工具性法治的进步,而是举国实行“法治”,经济基础给上层

11、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思想,他说:“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我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1997年,党中央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一一摘编自张晋藩法治的脚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华法系”的特点,并简评中国古代法制体系的历史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理念的背景和现实意义。(9分)18. (共12分)阅

12、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从中国角度看15世纪的世界【图中表示明朝时在印度洋的外交活动(实线)以及中国原本可以到达新大陆的航线(虚线)】图2从欧洲角度看15世纪的世界(欧洲探险家的路线)【美】伊恩莫里斯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从历史的发展模式看世界的未来对比两幅图,提取相互关联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9.(共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曾随之谜在今天湖北境内,中国的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却证明历史上湖北的随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姬姓曾国。史籍中明确记载这一地区只有一个随国,但却从未见随国青铜器

13、出土。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引发了学者们关于“曾国”和“随国”两个国名关系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曾随为一国,有的学者认为曾国绝不可能是随国。直到2019年,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三组大墓的墓主人分别为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三组大墓均出土有编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以下为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铜缶编钟(1) 考古发现如何解决了“曾随之谜”?(4分)(2) 此次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周代的哪些史实?结合材料加以说明。(6分

14、)2021-2022学年上期高2022届11月月考历史答案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一、单项选题(共15题 每题3分)12345678BACABACD9101112131415DBDCDCD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16、【答案】(每小问4分)(1)秦朝:秦半两的设计体现出神权与皇权的结合,凸显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的理念。(2)唐朝:中书决策、门下(给事中,黄门侍郎)封驳,分权制约;五花判事,中书舍人各自提出对军国大事的处理意见;集体议政。(3)北宋:(汴京)马行(街)民户铺席交错,商业店铺林立,突城坊市分区制度;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早事;最热闹地方,商人通晓不绝。(4)北宋:(汴京)城市中商业的时空界限被打破,这有利于推动城市布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1)秦朝:根据材料“秦半两钱形状取天圆地方 之意,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半两的设计体现出神权与皇权的结合,凸显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的理念;(2)唐朝:根据材料“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可归纳出五花判事,中书舍人各自提出对军国大事的处理意见;根据材料“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可归纳出中书决策、门下(给事中、黄门侍郎)封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