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鄱阳欢迎您的到来鄱阳简介:一.鄱阳概况 鄱阳镇是江西著名的古镇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番县,番令吴芮始筑城池,两汉时县治迁城东里之姑县,原名不详,即今古县渡鄱阳县古称番(po)邑,饶州,汉时更名鄱阳县,素有“鱼米之乡”、“富饶之州”、“银鄱阳”的美誉鄱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著名的鄱阳湖即在此,鄱阳也因此有了中国湖城的美誉鄱阳县1957年更名为波阳县,2003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改回鄱阳县境内东北依山,西南濒湖,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形成低山、丘陵、湖区、平原兼有多地貌地形,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917.7,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达274天 历史悠久、人文蔚起: 鄱阳县于公元前年建县,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长沙王吴芮、晋太尉陶侃(也即陶渊明曾祖父)为世人称道陶母训子,开教育先河,其教育方法惠及后人唐“大历十大才子”吉中孚饮誉江南羁金年的“苏武第二”洪皓,坚贞不渝,精忠报国洪迈著容斋随笔,被毛泽东随身携带四十春秋工诗善词的南宋词人姜夔,开音乐先河南宋节烈丞相江万里在芝山止水池以身殉国,一直激励后世中国科学院院士石屏等专家学者学有所成,声名远播。
历史名人颜真卿、范仲淹、等都在鄱阳留下千古佳话 鄱阳赣剧是鄱阳湖畔一朵文化奇葩,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美、秀、娇、甜”,不仅唱遍饶河两岸,大江南北,而且远征江浙等地,久演不衰,鄱阳赣剧团也因此多次受到国家表彰,由鄱阳赣剧团承演的新编赣剧詹天佑催人泪激人奋进,已获中国文华新剧目奖 范仲淹(9891051年),字希文,苏州人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范仲淹遭宰相吕夷简报复,贬官饶州范仲淹一生中最看重教育,他无论到哪里为官,都非常热心兴办学校,培养人才他到任不久,就着手建饶州郡学,免征百姓茶税,整顿吏治,重新审理冤案,疏通沟渠为了防止火灾发生,他还下令在城内挖了很多水井,今天鄱阳镇的很多古井都是那个时候挖的1995年,鄱阳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在芝山重修“碧云轩”,为范仲淹塑像,以示纪念 范仲淹 洪迈(11231202),字景庐,别号野处饶州鄱阳人迈学识渊博,熟悉典故,一生著述极为繁富收录于四库全书的有:野处类稿二卷、史记法语八卷、经子法语二十四卷、南朝史精语十卷、夷坚志四百二十卷、万首唐人绝句九十卷另有容斋随笔五集六十四卷一千二百一十九则,收入四库全书集部杂家类容斋随笔是一部广涉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随笔集,书中考证汉唐以来的历史名实、政治经济制度,亦颇精确,曾经被毛主席所推崇。
后人曾将其中有关论诗和论四六骈文的资料辑录为容斋诗话十六卷、容斋四六丛谈一卷 洪迈 姜夔 (1155 - 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人南宋词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臣卿往来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笔调瘦硬清刚,词意柔媚婉约兼通音律,善吹箫弹琴,有乐论著述,能配合词自创曲谱,成为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他的书法也为人称道,有论书法的续书谱传世 姜夔区位独特、交通便利:鄱阳地处“昌九景”金三角腹地,它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是环鄱阳湖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畔正在建设中的区域中心城市在东部开放和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承接和中转作用,周边辐射十余县市近千万人口,市场空间,充满无限生机鄱阳县史有“舟车四达”、“百货归墟”之美誉县城距景德镇、九江机场、南昌昌北机场分别为半小时、小时、小时车程,一小时经济圈已基本形成境内乐安河、西河、潼津河、昌江经鄱阳湖直通长江,鄱阳港是江西省重要港口,千吨货轮可直达长江。
两高一铁”(景婺衢铁路)建成后,鄱阳将进入江浙沪小时经济圈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鄱阳县科学规划,认真按照全面开发东湖,快速建设“城北”,有序改造“老城”的总体思路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创新城市经营理论,通过招商引资,城市经营广开渠聚集资金,促进城乡良性互动,进一步突出扩大就业空间、扩大人居空间、扩大亲水空间、扩大旅游休闲空间这四条“主线”,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充分依托县城山水环绕、依山襟湖、古迹留痕的优势,构建“一湖(东湖)二带(饶河景观带、中心大道影观带)、三环(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四区(城北区、城东区、老城区、风景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县城主干道美化亮化,引资建设了饶州大道、鄱阳商贸市场、饶州小商贸市场、建材大市场等,逐步建成“水陆交通便捷,集居人口众多,水乡韵味浓郁,工贸旅游发达,片区功能齐全”的生态水城 鄱阳县地图自然地理鄱阳县总面积4215平方千米全人口约近150万(其中农业人口110万),毗邻皖南鄱阳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气温17.60度;日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为40以上;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608毫米;四季分明,无霜期达274天。
山脉为黄山余支,县域经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欹,低山、丘陵、湖区平原兼有拥有234万亩山地经济、野生、珍贵树和113万亩宽的水域,其中30万亩优质可养水面是江西省面积第二大县、人口最多县县政府所在地为鄱阳镇鄱阳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鄱阳湖的东岸,北与彭泽县和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同余干、万年接壤;东于景德镇、乐平市为邻;西北同都昌县山水相连水域面积948.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2.5%,其中鄱阳湖约有313平方公里水域在该县范围内,境内大小河流225条,总长2070公里,大、中、小型水库359座,总库容6.5亿立方米,水资源非常丰富;县境内东北高为低山,向西南方向渐变为丘陵和湖区平原,东西宽71.8公里,南北长90.2公里,总面积为4215平方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达4215平方公里,其中低山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45%耕地总面积108.02万亩,其中水田81.74万亩,旱地26.28万亩,山地面积234万亩;林地面积14万余公顷,覆盖率达29%鄱阳县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数达2098小时,平均气温在16.9-17.7,1-2月为最冷天气,月平均气温为4-5,极冷最低温度日为零下8,7-8月份平均气温高达28.8-30,一年中极端最高温度为39.9。
年平均降雨量1300-1700毫米,4-6月为集中雨季占全年降水量50%以上, 7-9月为台风雨季带,全年无霜期274天,太阳辐射数为115千卡/平方厘米 芝山广场 芝山,初名北罔,又名土素山,位于中国湖城-江西省鄱阳县县城西北,海拔73.4米,面积30多公顷唐龙朔元年(661),这里发现三茎灵芝,刺史薛振将此山改为今名不久,本地人建亭于山岭,取名芝亭每到朗朗晴日,登上此亭便可远眺庐山,饱览湖光山色,至此,山亭一度又叫“五老亭” 芝山南麓有座禅寺,唐朝初期建寺后有“碧云轩”,此轩为范仲淹歇息读书的所在 二.特产 乡土特产:银鱼、黄颡鱼、春不老、藜蒿 、庙前白莲 家传美食:银鱼蒸饭、黄颡鱼炖腌菜、藜蒿炒腊肉、藕丸子、春不老烧肉、米饺、青篷果、油条糍粑、葱油饼、白糖糕、米花糖、芝麻片、鸡汤米粉、粩糟打蛋、枫叶饺、红油田螺、鱼宴 银鱼 藜蒿炒腊肉 米饺四季时鱼鄱阳自古“稻饭鱼羹”,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地处鄱阳湖滨,鱼是除稻之外的主食之一,长此以往,食有所择,烩有所究,于是有“春鲇、夏鲤、秋鳜、冬鳊”四季时鱼之分春鲇:鲇者,粘也鲇鱼有涎遍布全身,腥滑粘腻,所以有此雅名做为底层鱼类,喜性荤食,常栖深水污泥之中。
入秋则蛰伏泥淖,春时非常活跃,进食日增,体膘时长鱼的味在其脂肪,这时候的鲇鱼,鳍刺皆被厚厚的黄油包裹,食后让人加倍感到肥美鲜香据本草纲目说, 鲇有和脾养血之功,春食鲇鱼,不仅鲜美无比,更使人精力倍增夏鲤:鲤为广食性鱼类长期以来,鲤为吉祥的象征,鲤鱼跳龙门,使鲤在人们眼中有着升腾的隐喻,年节婚庆,红白喜事,都喜欢以鲤鱼入席然而,鲤鱼味道真正鲜美,唯有夏季这种鱼仲春产卵,消耗较大只有随着水温上升,食物增多,因为产卵而消瘦的鲤鱼,才会渐渐变得背圆体丰,肉脂明显增多,味道愈显鲜美秋鳜:在一些地区,因为唐人张志和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而有了歧误,认为鳜鱼是春时的宠食而积累几千年食鱼历史的鄱阳人,根据鱼的生长习性断言,此鱼秋天吃食是最佳季节鳜在农历三、四月产卵,是嗜荤鱼类,随着它的长大,食欲也逐日增大,凭着它的阔嘴坚腭和一个特殊的胃囊,饕餐不息,吞食不已,鱼膘也逐日增厚,肉质鲜嫩,皮紧若面筋,味美如子鸡当然,鳜鱼是四时佳鱼,而这个季节食用尤为上乘冬鳊:鳊鱼的正名叫鲂鲂者,腹内有肪也诗经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鲂此鱼为中水鱼群,农历四、五月产卵,入秋后喜在河港深潭集群越冬,因而并没有进人冬休状态,不像别的鱼,冬休后食欲减少,体膘下降。
所以有渔俚说:“入冬之鲂,美如牛羊”冬鳊,依然是其肪如凝,肉嫩味美加上这种鱼有调胃气,利五脏,去胃风、消谷的功效,非常有益于人体在冬天的养护 鱼独特虫鱼虫鱼学名暇虎鱼,亦称春鱼,端午节前后才有;体长约15-20毫米,通体晶莹,散有黑点虫鱼是世界上体长最小的鱼种,“小鱼一斤千头”所以唐代有人这样记述:“鱼大如针,易以为酱也虫鱼生长在有岩洞的水中,春汛时,随水至洞产卵,初夏长成复出有诗这样描写它的生长习性:“牛湖洞口水痕平,飞云洞里虫鱼生倾筐莫待日停午,翠釜烹米味自清对于这种小鱼,古人一直看重南宋范成大说:“肉白而丰,味似虾而松美鄱阳人以它为待客珍品,或佐以炒蛋,炒春不老腌菜,炒辣椒以及作羹、或为面的底汤,无不鲜美由于这种鱼在初夏才有,本县均以它焙或晒干食用虫鱼“和中益气,令人喜悦”,为县内一大特产 少刺黄颊黄颊鱼古称鲨,俗称黄牙头,又名黄刺鱼、黄骨鱼青黄色,腹部淡黄,头大扁平,全身无鳞,胸鳍的后上方与腹鳍的前上方有硬棘,棘后缘有锯齿黄颊鱼白天栖于江河湖水的底层,夜晚则浮在水面,食性较广此鱼以肉质细嫩无软刺而著称用本县特产春不老腌菜相煮,味道尤美此鱼祛风、醒酒、消水肿、利小便,益胃和五脏三.观光旅游 观光旅游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姜夔公园、鄱阳湖公园、芝山公园游乐场、东湖十景、风雨山森林公园、白沙洲生态渔村农家乐、张王庙老街、三江口、芦田生态工业园区 鄱阳湖候鸟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芝山公园四.经济 产业结构主要以大农业为立。
自古有“银鄱阳”之美称,“鱼米之乡”之盛名,是国务院列入的全地商品粮、商品鱼生产基地之一 五.地理气候 鄱阳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7.60,全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为40以上,年降水量1608毫米,无霜期达275天 地理条件和传统产品,县境毗邻皖南,山脉为黄山馀支,县域经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欹,低山、丘陵、湖区平原兼有,拥有234万亩山地经济、野生、珍贵树和113万亩宽的水域,其中30万亩优质可养水面 六.资源 传统的珠湖银鱼、东湖鲫鱼、鄱湖藜蒿、春不佬菜等,堪称天然食品一绝人民大会堂在建立初期就采用了鄱阳生产的脱胎漆器 矿产资源有金、银、铅、锌、煤和莹石等丰富 此外,鄱阳生产的甲鱼酒、新芝安食品系列及自古以来就富盛名的脱胎漆器、鱼钩等在改革开放中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争创不少辉煌人民大会堂在建立初期就采用了鄱阳生产的脱胎漆器 鄱阳县1986年被国务院定为贫困县,有国家的大力扶助下,扶贫开发历经十八年来,贫困人口逐渐减少,贫困地区的农牧水产业迅猛发展,更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极待开发 七.发展规划 鄱阳拥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境内的湖泊数量在全国最多、生态 好。
除了鄱阳湖之外还有1067个自然湖和人工湖,而且水质都在2级以上目前,世界上将近200多个国家,最缺水的13个国家其中就有中国而我县拥有这么多的生态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