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

上传人:T****m 文档编号:253034802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2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4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3(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学习目标: 1. 掌握美国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 掌握美国农业生产布局的最主要特征、农业带的分布及其成因。( 重点 ) 3. 了解美国保护农业的政策、法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4. 通过对美国农业的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难点 ) 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气候本土大部属温带、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形本土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农业的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土壤中央大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种植水源密西西比河、五大湖提供水资

2、源灌溉水源充足(2)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的影响经济效益 ( 首要 ) 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交通运输加快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农业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政策与法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条件2.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 含义: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2) 依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3) 目的: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4) 农业带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混合农业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水果和灌溉农业

3、带。(5) 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 背景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2) 尝试目的: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方式: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3) 政策法规如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1) 美国中央平原的气候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 ) (2) 美国的中央平原,地势平坦,土地广阔,约占本土面积的2/3 。( ) (3) 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最终目的是取得最大

4、的经济效益。( ) (4) 为解决美国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最具环境效益的措施是休耕与轮作。( ) (5) 美国农业发展中对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明显促进作用的政策是( ) A限耕政策B休耕政策C补贴政策D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示: (1) 这里有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2) 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中部是广阔的平原,约占本土面积的1/2 。(3) 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在于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4) 休耕与轮作是解决土壤肥力下降的措施,最具环境效益的措施是植树造林。

5、(5)C 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补贴可以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材料作为全球头号小麦生产国,中国调低2018 年小麦收购价格,帮助降低庞大的小麦储备,针对市场做出调整。这也是自十年前政府实施这项政策以来首次下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头号小麦产区河南区小麦出库价为每吨2 520元,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软红冬小麦价格高出一倍。问题 1 ( 综合思维 ) 与我国相比, 美国的小麦在国际市场上更有价格优势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美国小麦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农业技术水平、专门化水平高,农业各项补贴高,滥施化肥、农药的现象少,农作物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均高于我国。问题2 ( 区域认知 ) 美国适于

6、发展种植业的地区主要有哪些?其优越自然条件是什么?美国西部高原山地为何适宜发展畜牧业?提示:美国种植业集中在其东南部、中部和太平洋沿岸地中海气候区。其主要自然条件是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耕地辽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美国西部高原山地降水较少,为干旱、半干旱气候,草场面积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 归纳总结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影响1美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是( ) A美国本土大部分属于热带和温带,水热条件适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B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属平原,地势平坦,土地广阔C中部为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肥沃D平原地区人口众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C 美国本土地处北纬2549

7、,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适宜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在落基山脉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是广阔的平原,约占本土面积的 1/2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美国平原地区人口较少,地广人稀,为大规模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 2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偏高,气温低,作物生长期不足B地面起伏大,发展耕作农业有困难C水资源紧缺,发展灌溉农业有难度D人口、城市集中,牛肉、蛋、奶市场大D 乳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主要是因为这里人口、城市集中,肉、蛋、奶市场广阔。 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材料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观刈

8、麦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问题 1 ( 区域认知 ) 诗中描写的农作物在美国有没有种植?提示:诗中描写的农作物是小麦,小麦在美国也广泛种植。问题 2 ( 区域认知 ) 该农作物在美国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提示: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的北部和中部地区。 归纳总结 美国的主要农业带及发展条件分布发展条件乳畜带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位置偏北,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地较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但利于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畜产品市场广阔玉米带乳畜带以南,中央大平原中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雨

9、量适中,无霜期约半年,苜蓿、玉米轮作小麦带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 草原 ) 气候,降水量较少,灌溉便利;北部是春小麦,中部是冬小麦棉花带分布在中部平原南部, 35 N 以南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纬度低,热量充足;春季降水多,秋季干燥,适合棉花生长;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畜牧和灌溉农业带西部落基山脉和高原盆地地区干旱少雨,面积广阔,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多天然牧场图示法理解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3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其具体表现就是形成了一个个农业带,如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等。据此回答(1) (2) 题。(1) 对美国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

10、用的因素是( ) A追求生态效益B追求经济效益C便利的交通条件D完善的制度、法规(2) 有关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B专门化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各地自然和社会经济优势,取得最大经济效益C美国有仅次于中国东北的玉米专业化生产区D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体现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征(1)B (2)C 第(1) 题,美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因素。第(2) 题,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所谓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是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

11、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在于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是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一种体现。因此A、 B 、D 三项均正确。目前,美国玉米带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专业化生产区,C项说法错误。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材料“我们成天与沙尘生活在一起,吃着尘埃,睡在沙尘之中,天天看着沙尘剥夺我们的财产,使我们的希望变得渺茫,这已越来越不可抗拒。诗情画意般的春季变成了传说中的幽灵,噩梦变成了现实。”( 美国阿卫斯卡尔森) 问题 1 ( 人

12、地协调观 ) 美国农业在发展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提示: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导致沙尘暴的发生。问题 2 ( 地理实践力 ) 美国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种现象?提示:发展生态农业,制定保护耕地的政策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等。 归纳总结 1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政策核心内容限耕政策分配和限制农场主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休耕政策对生产严重过剩的农产品所使用的耕地实行休耕补贴政策对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补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通过扩大农地、草地、湿地等保护面积,加大对耕地保护、水利设施等方面投资,以改善土壤状况和环境质量2. 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措施水资源缺乏发展节水农业,推广

13、滴灌、喷灌技术水土流失植树造林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土壤肥力下降休耕与轮作土壤侵蚀免耕粮食短缺基因工程图示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借鉴意义4按照美国“耕地储备项目”(CRP)计划,农民可以自愿提出申请,与政府签订长期合同,将那些易发生水土流失或者具有其他生态敏感性的耕地转为草地或者林地,期限为1015 年。据此完成 (1) (2) 题。(1) 为解决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最具环境效益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B休耕与轮作C基因工程D滴灌(2) “耕地储备项目”属于( ) A限耕政策B休耕政策C补贴政策D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1)A (2)B 第(1) 题,休

14、耕与轮作是解决土壤肥力下降的措施,基因工程是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主要措施,滴灌是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的措施。第(2) 题,材料中的“自愿提出申请”是关键词,说明该项目属于休耕政策。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东北地区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中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内侧是广阔的平原。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简图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分析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地形区平原地区西部

15、高原区山地、丘陵地区自然条件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宜牧面积广;降水较多, 草类茂盛畜种优良宜林面积大;森林物种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一些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开发晚,人口密度小,使本区农业经营的规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发展2. 东北地区的农业开发与整治优势及开发方向问题及整治措施土地资源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耕地集中连片商品粮基地,大豆、甜菜生产基地 (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湿地退化退耕还湿,建立湿地保护区黑土冲刷植树造

16、林,黑土培肥森林资源树种多,林木蓄积量大全国最大的林业基地,发展速生丰产林和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以育定采) ,建设自然保护区大兴安岭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蓝莓主产区,野生蓝莓资源占全国野生蓝莓产量的90% ,占世界产量的30% 。据此,回答 (1) (2) 题。(1) 美国蓝莓能够在中国大、小兴安岭大面积推广,其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 A平原面积广大,适宜蓝莓大范围种植B土壤肥沃,有利于其生长C有大面积的林地资源可以充分利用D灌溉水源便利(2) 大兴安岭蓝莓产业已从蓝莓原果及果汁生产,发展到自主开发生产以蓝莓果酒、果汁饮品、罐头、果酱、果糖、干果、烘焙食品为代表的五大类、30 多个品种的蓝莓系列产品,此举反映了大兴安岭林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 A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 B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C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加工业D实现由产品加工向原料生产转变(1)C (2)C 第(1) 题,由材料可以看出,蓝莓主要生长在东北三大农业区中的林区和特产区,东北地区林区面积广大,所以有利于蓝莓大面积推广。第(2) 题,大兴安岭林区的蓝莓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