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民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r****ng 文档编号:252869318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市民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陕西省咸阳市民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陕西省咸阳市民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民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市民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咸阳市民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19分)醉意的境界单士兵又被贬谪,临近不惑之年,命途却还如此多舛,这让欧阳修内心有些压抑不住的忧伤。在汴京的大殿前,他兀立良久,对着静默的雕梁玉砌,悲叹:此际一别,何时得还?滁州在哪里?离汴京有多远?欧阳修不知道。此刻,溢满胸怀的落魄失意,正如潮水一般,一次次漫过。透过岁月依稀斑驳的影子,他看到了自己的身世浮沉。四岁时父亲亡故,是母亲用荻草秆在泥地上教他认字,才有了日后袍笏加身的荣耀,才有了“文章名冠天下”的美誉,然而,现在却又以言获罪。不是近“不惑”了吗

2、?难道是自己越活越糊涂了?心里还是很委屈,委屈到想大醉一场,不再醒来。人有时很奇怪,瘦削的肩头能扛起盛名与地位,却撑不起污名与委屈。忘记委屈,也许不难,不就有许多隐逸之士,或是亲近自然,或是沽酒买醉,忘却烦忧吗?就像陶潜,悠然饮于南山,还有阮籍、刘伶,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忘怀避世。特别是那个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游山玩水,饮酒作诗,不亦乐哉!天更显阴沉了,大风乍起,皇家的亭台楼阁,在北宋的风沙中若隐似无。终于,欧阳修还是抬起了头,是该走了。这时,他反倒有了些坚定,略带解嘲意味地自语道:范仲淹不是早已走了吗?他决定不再去想什么寒窗十年、悬梁刺股了。反正,学成文武艺,是要卖与帝王家的。这普天之

3、下,哪里又不是皇土呢?耳畔,传来了一声雁唳。振振长衫,撩抚一下长须,欧阳修骑上了那匹瘦马。东京渐远,滁州在望,一片青山绿水,比东京要美多了。在溪边喝一口泉水,水很清冽,山很秀丽。这让他更清醒了,处江湖之远,摆脱宦海纠葛,在这里,更要经邦济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做不好这地方父母官,岂不枉负了这一方山青水绿?处理政务之余,欧阳太守常与官员们去看明丽多姿的山水。歇脚时,会在亭中品茶。有一次,他看到老百姓喝不起热茶,只能喝溪涧泉水时,便将品香茶改为饮泉水,召集幕僚们议事,也用泉水招待。与民同乐方为乐,能做到这些,这太守让“滁人爱公若父母”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连出家人智仙也被感动,专

4、门修建个亭子,做太守闲看山水之用。这亭子,太守谓之醉翁亭。历史漫漫风尘湮灭了太多陈年遗踪。当初,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一方亭台,竟然会成为后人公认的“天下第一亭”呢。的确,太守文章写得好,使“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不过,千古醉翁亭,恐怕还在于其笼罩着一种不朽的醉意,千年来,从未飘散,历久弥浓。这醉意,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这醉意,让人明白,这世间真正值得沉醉的,不是美酒,不是仕途,而是山水,而是黎民苍生的喜忧。带着这份独特的“醉意”,此后,他在扬州,施行“宽简之政”,那“文章太守”做得更是没话说。一个人,有再多的委屈,历史也是不会陪你哭泣的,它只会记得你的贡献。往事越千年,如

5、今欧阳修从历史幽暗的一隅走出来,闪光的,不只是锦绣诗文,还有为官善治。著文倡道,见心明志,说到底,不是在纸上,而是用于现实。就像欧阳太守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这里的“文”,说的可不只是诗酒文章,更大的指归是:以生命入世,推动历史的车轮。现在,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要不然,庆历六年,中国文坛上又怎么可能同时诞生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这样的千古雄文呢?这边厢,欧阳太守醉于山水,与民同乐;那边厢,范仲淹吁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可谓,生死一知己。欧阳太守在人生的起伏颠折中,自责自求,亲历亲为,不就是将范氏“忧乐”蕴含的至高境界,收归于“醉意”两字之上吗?这样充

6、溢着入世精神的醉意,不就是世间最高境界的醉意吗!1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四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答:_ _1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还真得感谢北宋庆历五年的贬谪事件”?(4分)答:_13. 本文是如何一步步展现欧阳修“醉意”境界的?请结合文章的思路作答。(6分)答:_ _14欧阳修的“醉意”是一种怎样的境界?你如何评价这种境界?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5分)答:_ _ _参考答案:11渲染了悲壮的氛围,暗示人物惆怅黯然的心理,并含蓄地点出黑暗社会现实;(2分)为下文欧阳修的离京与在贬谪地的成就做铺垫。(2分)12因为这一事件,其后的第二年,中国文坛同时诞生了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千古雄文;(2

7、分)因为这一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欧阳修与范仲淹的伟大襟怀。(2分)13. 先写欧阳修被贬所受的委屈,为下文展示其“醉意”境界张本。(形成反差对比)写欧阳修在滁州所做贡献,从而阐释“醉意”的境界内涵。阐释“醉意”境界的精神实质入世精神。(6分)14“醉意”是一种不会诱人避世沉沦,反而催人醒世勃发的精神;醉于山水却能与民同苦、与民同乐的境界。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总会遇到很多的委屈与不公,与其消极避世,还不如勇敢面对,在新的领域、新的征途中创造更高的价值。2.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回溯我们诞生的过程,两组生命基因的嵌合,更是充满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机遇的产物。常

8、常遥想,如果是另一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就绝不会有今天的我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如果换了一个时辰相爱,也不会有此刻的我即使是这一个男人和这一个女人在这一个时辰,由于一片小小落叶或是清脆鸟啼的打搅,依然可能不会有如此的我一种令人怅然以至走入恐惧的想象,像雾霭一般不可避免地缓缓升起,模糊了我们的来路和去处,令人不得不断然打住思绪。我们的生命,端坐于概率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假如我不存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飘荡。假如我生了病,他们的心就会皱缩成石

9、块,无数次向上苍祈祷我的康复,甚至愿灾痛以十倍的烈度降临于他们自身,以换取我的平安。我的每一滴成功,都如同经过放大镜,进入他们的瞳孔,摄入他们心底。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他们的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1.“我们的生命,端坐于概率垒就的金字塔的顶端。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还有权利和资格说我不重要吗?”如何理解“概率垒就的金字塔”?2.“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把这个句子变成陈述句,不能改变原意。参考答案:1. 我们都是机遇的产物。2.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不敢说我不重要。3. 本大题4小题,共16

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215题。艺术真实性问题漫议 童庆炳什么是艺术真实性呢?有各种各样的界说,但基本意思是认为艺术真实性是作品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不但文学艺术要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一切科学都要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所以把艺术真实性界说为“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就不能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科学真理的独特个性。举例来说,月亮,就它本质而言,它是地球的卫星,它本身不发光我们能不能要求诗人正确地写出这种“真相”和“真义”来呢?如果诗人在咏月时不揭示这种“本质和规律”,是否就违反了艺术真实性呢?中国古代的咏月诗多得不可胜数,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如按月亮固有的本质去衡量,就完全不

11、真实,甚至可以说歪曲了月亮的本质,可人们从未对这句诗的艺术真实性提出过异议。可见,艺术真实在诗里不是一般的科学真理,而是文学所必需有的本质诗意的真切的感受。单纯用“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来界说艺术真实性,显然是不够的。艺术真实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作家在创造艺术真实时,有认识但又不止是认识。作家在创造艺术真实过程中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的心理动作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等。因此,艺术真实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有理,又有情;既是一种假定,又是一种真实我们可以用“合情合理”来说明艺术真实性。ks5u所谓“合理”,是指艺术形象应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的真实性不要求作家笔下所写的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作家完全可

12、以虚构,关键是要“合理”。一件在生活中发生过的事,由于写得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固有逻辑,不可能达到艺术的真实性。相反,一件生活中从未有过的事,由于作家充分地揭示了它在假定情境下的内部发展逻辑、内在的联系、内在的规律性,也完全可以是真实的。对于艺术真实性来说,重要的不是所写人、事、景、物是否真实存在过,而在于所写人、事、景、物的整体的联系。细节的逼真诚然是重要的,但整体的联系更重要。如果一部作品只注意细节的逼真,不注重整体的合理性,仍不免给人以虚假的感觉。所谓“合情”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人们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真诚的意向。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后一句完全是真实的,可

13、第一句的描写客观地看起来就不怎么真实,然而对这样一种明明是不真实的描写却从未有人指出过,相反古今读者都觉得这样描写是可信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李白是写自己的真切的感受:你看,黄河之水从高原奔腾而来,水流湍急,巨涛滔天,一泻千里,使人觉得这条河水似乎是从天而降。黄河的雄伟气魄被这诗句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了。真切的感受把看起来不符合事实的描写变成真实了。如果诗人不按自己的这种真切的感受去写,而是如实地写“黄河之水从巴颜喀拉山谷流出来”,那么事实倒是事实,可那诗的意味也就全部丧失了。诗的意味一旦丧失,艺术真实也就丧失。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真挚的感情的作用就更大。真挚的感情往往可以把虚幻的东西升华为真实。汤

14、显祖的牡丹亭描写杜丽娘痴情,竟然死而复生。在实际生活中,死而复生的事是完全不可能的。可在牡丹亭中写来又是那样真实,在这里起作用的就是一个“情”字。拿汤显祖自己的话说:“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就是说,只要情真意切,虚幻和不合理的东西,也可以变得真实。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作者的真诚的意向,也可以让不可理解的描写变成可以理解的。鲁迅在药中,在夏瑜的坟上凭空添了一个花环,时隐时现。表面看起来这是怪诞的,不可理解的。实际上,鲁迅在这里故意用此奇笔,就是因为他有一个真诚的愿望和意向,就是希望病态的社会得到疗救,正如他自己所说:“为达到这希望计,是必须与前驱者取同

15、一的步调的,我于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正是这种真诚的愿望和意向,使读者感动,而不能不接受作品的看似不可解实则极可解的东西。(选自在历史与人文之间徘徊,本文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艺术真实有别于科学真理,用“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来界说艺术真实性是错误的。B艺术真实性要求“合理”,这说明艺术真实性的前提是作者所写的内容必须是真人真事。C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虽不符合客观真实,但符合艺术真实。D在艺术作品中,只要能做到情真意切,一些虚幻和不合理的东西,就可以变得真实。E艺术作品的真实是作者创造出来的,这种真实性也就是艺术作品“合情合理”的性质。13下列不能作为例证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