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读书笔记9400字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52734805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音乐读书笔记94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方音乐读书笔记94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方音乐读书笔记94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方音乐读书笔记94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音乐读书笔记94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音乐读书笔记9400字(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方音乐读书笔记9400字 西方音乐史读书笔记西方音乐史读书笔记一、 古希腊罗马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在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它由职业弹唱艺人“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公元前776

2、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斯巴达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前146年后,古罗马征服希腊后,它的文化主要受益于希腊,同时又吸收了叙利亚、巴比伦、埃及等国的文明成果。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

3、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2)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随着音乐生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情况

4、,有人认为音乐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而当时占主导思想的还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心灵净化论”,认为音乐不能太音乐不能太复杂和追求创新,应简朴,才能起到净化心灵作用。可是,古希腊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但是,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符合规则,提供均衡、庄重、简朴的音乐,这无疑给后世的西方音乐以重大影响。二、 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中世纪Medieval(476年至1450年左右)从公元476年,Goth人入侵意大利,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间的长长一千年被称为中世纪.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为歌特(Gothic)时期

5、.宗教音乐是这一时期的主体,并确定了根据八个调式系统对曲调进行的分类,及从纽姆谱(neumes)逐渐发展为精确的音高记谱法(Pitch notation).另外,从原始的单音音乐过渡到复调音乐的尚松(chanson)大量出现,乐器的发明与制作的进展也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名词解释: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时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答: 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

6、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基本特征: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音域狭窄。4. 简述经文歌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经文歌的产生可追溯到第斯康特的复调写作手法。在一定程度,经文歌的歌词特点也成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并预示着它的发展方向,13世纪最经典的经文歌为3个声部,起初上方声部附加的歌词还是拉丁语,与宗教有关。后来,上方声部歌词开始方言化,出现了法文经文歌(上方两声部都用法文填词),形成了经文歌特有的“复歌词”现象,不同声部演唱不同的歌词。两段法文歌词通

7、常为舞蹈歌曲和爱情歌曲之类。由于歌词各具特色,经文歌的各个声部在节奏模式上保持了一定的独立,节奏的运动在复调音乐具有了空前的紧张度,只有在各声部发出协和音程中还能感受到一定的统一性。经文歌的复调结构是高度理性化的。经文歌体现了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歌词往往是宗教与世俗内容相混合甚至完全世俗化的。5新艺术音乐有些什么重要特点?简述法国新音乐代表人物马肖的创作及特点。特点:14世纪法国音乐的新风格,代表了一种在新世纪出现的音乐创作上的新趋势(1)新的记谱体系(2)等节奏技术的运用(3)变化音的终止式。马肖:(13001377),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音乐作品得到完整保存的音乐家。他的创作几

8、乎涉及14世纪所有重要的音乐体裁,包括经文歌、弥撒及大量世俗歌曲。共创作经文歌23首,主要为3声部;在弥撒仪式中,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经常被视为一套乐曲组合在一起,后来从礼拜中独立出来而形成。三、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1430年至1600年)非宗教的人文主义兴起,明确摆脱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枷锁,欧洲音乐文化趋于统一,声乐、器乐表演艺术水平大为进步。复调音乐开始步入黄金期.记谱法已由字母法和符号法转为二线谱、四线谱直至五线谱.16世纪后期,在意大利诞生了最早的歌剧。614世纪意大利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有哪些?代表人物是谁?牧歌、狩猎曲、巴拉塔。代表人物:弗

9、朗切斯科兰第尼7早期文艺复兴音乐在英国有什么特点?代表人物是谁?布艮第乐派的最重要代表是谁,简述其创作特点。1特点:教少抽象理论的约束,与民间音乐保持着自然的联系,倾向大调性、主调风格,常自由运用三度、六度音程,以此产生出和谐丰满的音响。代表人物:利奥纳尔鲍罗、约翰邓斯泰布尔、法伯顿。2布艮第乐派代表人物是:迪费和班舒瓦布艮第地区的音乐作品主要是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以三个声部为主,声部之间为对比音色。在英国音乐影响下,布艮第音乐的主调加强,上声部突出,多采用三和弦,但各声部仍然保持着对位的独立性。作品多用大调性,主要为三拍子,两拍子用于大型作品的对比部分。8众赞歌有什么特点,它对德国音乐发展

10、的意义是什么?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一路德众赞歌,新教教会的一种音乐形式。最初是单声部、分节歌形成。后逐渐增添了和声、对位,并扩大成四部合唱。意义:对康塔塔、圣诞音乐、受难乐、清唱剧等的形成充实,使新教音乐逐步成熟、强大,并为巴洛克时期的大型声乐或器乐创作开辟了道路。9帕特斯特里纳创作的特征。帕特斯特里纳(15291594):因出生在罗马附近的帕特斯特里纳小镇,人们习惯以他的出生地称谓他。他以毕生的经历献身于宗教音乐,他的音乐具有一定保守倾向,然而他能在反宗教改革精神观念的限制下,顺应文艺复兴音乐发展方向,对复调音乐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发展。他的创作主要是宗教音乐作品,有104

11、部弥撒曲,250首经文歌。50多首宗教牧歌和100多首世俗牧歌。他的音乐风格是一种复调无伴奏合唱风格。1016世纪法国尚松有什么特点?代表人物是谁?特点:在写作方法上,既有和声式的,还有含有复调因素的主调风格的。代表人物:塞米西,雅纳坎。附:歌剧小常识序曲(sinfonia)在歌剧一开始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器乐曲。作曲家常常在这里采用歌剧中重要咏叹调的旋律素材,并给以观众剧情暗示。间奏曲(intermezzo)在歌剧各场间由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咏叹调(aria)歌剧中的独唱段落,用来抒发人物情感、表现演唱技巧。是歌剧中最为重要的歌唱形式。宣叙调(recitative)又译作朗诵调,是歌剧中用来对话

12、和叙述剧情的、介于歌唱和朗诵之间的独唱段落。谣唱曲(cavatina)也译作卡瓦蒂那,是咏叹调的一种,它较为短小,结构上是单段性质的(咏叹调 aria常常是带有返始的三段体)。重唱分为二重唱(duet)、三重唱(trio)、四重唱(quartet)、五重唱(quintet)、六重唱(sextet)、七重唱(septet)、八重唱(octet)。重唱在歌剧中是十分有效的手法,它可以使几个人同时用各自的特性音调歌唱,或表现同一内容,或表现完全不同的内容,造成生动的戏剧性和立体化的效果。合唱(chorus)歌剧中的合唱往往能够造成戏剧高潮,烘托出宏伟的热烈的气氛,并与细腻抒情的独唱造成对比效果。主导

13、动机(leitmotiv)在歌剧中作为某一人物、某种事件、观念或者象征某种物件的音乐动机,它是鲜明的“标签”,作曲家通过它的反复出现来昭示剧情的发展。舞曲(dance)在歌剧中常有舞蹈场面插入,这些舞曲有些是独立完整的。在早期歌剧中(尤其是法国歌剧),为了迎合人们的趣味,常常加入与剧情并无多大关联的舞蹈场面,后来通过改革,舞蹈场面和剧情有了紧密的联系,它成为歌剧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许多歌剧没有舞蹈场面)。四、 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Baroque(1600年至1750年)巴洛克源自葡萄牙语barroco时期的音乐一改文艺复兴时期的简单朴素,变得浮华、复杂,富有感性的吸引力.歌剧发展成熟.当时歌剧

14、的序曲必须分为三部分:快速开始,中间部缓慢,快速终结,这种形式后来成为协奏曲和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分别以意大利、法国、德国为中心,既有各自的特点又互相影响。并产生了音乐史上第一批最伟大的音乐家.名词解释:协奏曲(concerto)音乐体裁的一种,指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多由三乐章套曲曲式构成: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的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快板。交响乐(symphony)器乐体裁的一种。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

15、等。11简述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发展的主要脉络。(1)音乐史上的第一部歌剧:16世纪末 ,在意大利佛罗萨的巴尔第伯爵家经常聚着一皮文人研究古希腊文化,试图恢复古希腊戏剧音乐的本色,于是作曲家培利与诗人努契尔合作写出了第一部歌剧达夫尼,但乐谱失传已久,现仅留传下来的只是他们俩写的歌剧犹丽狄西。以古钢琴伴奏,配以简单的和声。(2)罗马的歌剧:在佛罗萨歌剧的影响下,罗马于17世纪前半叶产生了歌剧,多用宗教题材,常加进合唱,抒情性和朗诵性的段落分明,剧种时常插入喜剧性的仆人角色。(3)威尼斯歌剧:17世纪前半叶第一座歌剧园圣卡西亚诺的出现迅速加强了威尼斯歌剧的发展。代表作曲家蒙泰威尔弟在歌剧奥菲尔中大量采用独唱的咏叹调和二重唱,合唱浑厚,第一个使用管弦乐队伴奏并首创颤音、拨弦等技法,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他的歌剧克服了旋律的枯燥性,运用了牧歌式、歌唱性较强的朗诵调。代表作还有阿里安娜等。(4) 那不勒斯歌剧:18世纪初以A斯卡拉蒂为代表,注重发挥歌剧中的人声美,使声乐独唱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加强了咏叹调与宣叙调的区别。他创作了100多部歌剧,并首创了“快慢快”三种速度的意大利式序曲,同时使弦乐四部成问管弦乐中心。12巴洛克时期法国古钢琴音乐概述。古钢琴包括两类型:一种是拨弦古钢琴,另一种是击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在14或15世纪就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