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北石槽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2711281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北石槽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北石槽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北石槽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北石槽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北石槽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碳元素是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元素A B C D参考答案:C2. 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子中,母鼠b产下的子代为9黑6黄,母鼠c产下的20只子

2、代全为黑色。那么亲代a、b、c中为纯合子的是A.b和c B.a和c C.a和b D.只有a参考答案:B3.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参考答案:B【考点】57:细胞凋亡的含义;56: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5B: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综合性考查,回忆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可见人体各种组织

3、细胞的衰老并不是同步进行的,A错误;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会随着发育逐渐凋亡,保证了个体发育的正常进行,B正确;C、细胞癌变是由于境中的致癌因子损伤细胞中的DNA,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是细胞不正常分化的结果,C错误;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内的色素随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的结果,D错误故选:B4. 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 B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参考答案:B 5. 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

4、法是检查它的ADNA的自我复制 B自身的蛋白质的合成 C细胞质分裂成两部分的方式D是否出现星射线参考答案:C6.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现型的变化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现型的变化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功能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参考答案:C第一个实验是将S型菌的DNA与蛋白质分开后,分别加入到R型肺炎双球菌中,研究哪种物质能让R型转变为S型;第二个实验则是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进而侵染大肠杆菌。7. 下列实

5、验中科学家使用的手段或技术显著不同于其它的是A. 科学家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的研究B.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C. 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 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参考答案:C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进行了研究你,发现3H标记的亮氨酸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外;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即2H218O4H+18O2;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和好氧菌做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6、即14CO214C3(14CH2O)。根据以上分析发现A、B、D都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只有C选项不同,故选C。8.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年份AA()Aa()aa()13040302255025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 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参考答案:B9. 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A扩散 B被动转运 C主动运输 D胞吞参考答案:C10.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

7、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物镜时,由于高倍物镜较长应先提升镜筒B. 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面积是实物的600倍C. 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反光镜,看到清晰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和光圈最大的分别是D. 换用高倍物镜后需调节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换用高倍物镜前不能提升镜筒,只能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A错误;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长或宽是实物的1540=600倍,B错误;由图分析可知放大倍数最大的是、最小的是,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说明放大倍数最小,应该是;用的光

8、圈最大说明需要的光线多,放大倍数最大,应该是,C正确;换用高倍物镜后一定不能旋转粗准焦螺旋,防止压碎玻片标本,需调节细准焦螺旋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名师点睛】使用显微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3、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11. 糖尿病患者除了尿糖外,

9、还有多饮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造成上述症状的原因错误的是()A胰岛A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B缺少胰岛素,血糖含量高,大量的糖随尿液排出C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水分,于是出现多饮多食现象D糖氧化功能发生障碍,体内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体重减轻参考答案:A12. 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变成不稳定化学能发生在下列哪一过程中? A水的分解 BATP的水解 CCO2固定 D.光反应参考答案:D13.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

10、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参考答案:C14. 病毒、发菜和霉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D15. 蓝藻和小麦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A核糖体B核膜C线粒体D叶绿体参考答案:A【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蓝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

11、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解答】解:A、核糖体普遍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A正确;B、蓝藻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B错误;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C错误;D、蓝藻和酵母菌都没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A1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A. 猎豹捕食斑马 B. 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授粉的蛾C. 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 D. 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参考答案:C17. ATP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ATP生

12、成B.ATP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C.ATP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D.ATP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参考答案:DA项正确:酒精发酵为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ATP生成;B项正确: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能量“通货”,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C项正确: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释放出大量能量,用于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D项错误:ATP由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不是脱氧核糖。18. 某学者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生命层次( )A个体 B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参考答案:B19.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新

13、物种的形成必然要经过地理隔离C、不同种群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的隔离D、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B20.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全为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 Fe、Mn、Zn、Mg B. Ca、Zn、Cu、MnC. Mg、Mn、Cu、Mo D. Zn、Cu、B、Mn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考察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基本元素是C,大量元素是C、H、O、N、S、P、K、Ca、Mg,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详解】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A项中的Mg, B项中的Ca ,C项中的Mg元素都是大量元素,D

14、正确;A、B、D错误。21. 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参考答案:D22. 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2号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性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