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IoT)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技术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52711225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物联网(IoT)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物联网(IoT)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物联网(IoT)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物联网(IoT)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物联网(IoT)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物联网(IoT)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技术(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物联网(IoT)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技术 摘要:装配式建筑作为国家及地方近年来大力鼓励发展的建筑物形式之一,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应用到诸多先进技术,并需要依托于无线网络的布置来实现信息传递及施工安全。然而在当前的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存在无线网络覆盖小、功率损耗高以及信息传递及查询均不能实时开展等诸多弊端。基于此,在学术界内提出了将物联网技术引入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方案。本研究就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物联网(loT)技术的分析,对其在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中的应用展开了详细论述。实践研究表明,将物联网(loT)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仅可以及时精准得实现对施工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同时还能

2、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工现场安全以及施工质量。因此,开展对物联网(loT)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物联网(loT)技术;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应用引言: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得到了极其快速的发展,并推进了建筑业的工业化进程。而伴随着装配式建筑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建造数量的日渐增多,建筑企业,尤其是施工企业对于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智能化信息管理,以及如何确保预制构件的吊装及施工质量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对于装配式建筑的信息化管理,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也早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给出了明确指示,要求建

3、筑行业应当开展BIM技术、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同时也要求建筑企业必须要加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等。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当前在建筑领域中,二维码、RFID以及传感器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均已在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应用效果。loT技术,其实就是指低功率网域物联网技术,将其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实现施工环节的精准智能化管理,就有重要意义。1.物联网(IoT)技术的基本内涵作为一个动态化的大型传感网络,物联网(IoT)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以互联网为中心,并在基于RFID技术的基础上,依托于相应传感设

4、备以及电子标签等的使用,从而实现了物与物以及物与网络之间的有效连接。而在信息交互以及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动态化监控以及主动及管理,从而实现了对物品在全球范围内信息的实时共享及传递。其在应用过程中的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其具备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信息的集中性以及信息资源的全面性等。1.1物联网(IoT)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在国家“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中早已明确指出了在装配式建筑中应当应用物联网技术,且该方案中表明通过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结合植入芯片以及二维码标注等方式可以实现对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质量追溯及管理。而从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也不难发现,建

5、筑行业的工业化以及信息化发展历程中,物联网(IoT)技术、BIM、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将必然成为装配式建筑的基础配置。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其已经在工农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医疗和环境检测等诸多领域实现了有效应用,并取得了突出效果。而伴随着其在建筑领域中应用程度的日益加深,其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追溯以及安全监管方面也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1.1.1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追溯依托物联网(IoT)技术打造的装配式建筑质量追溯系统,主要就是以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生命周期的产业链为主线,在基于预制构件设计参数的技术中,通过应用RFID技术使得预制构件的信息得以不断优化,并对其从原材料选购、设

6、计加工、运输吊装及后期验收环节等的数据信息都予以记录,从而实现了装配式建筑的全程质量可追溯。1.1.2装配式建筑的安全监督与装配式建筑的全过程质量追溯相同,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还可以实现对其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尤其是针对不同环节均可展开风险评估及灾害预警等。这主要是由于装配式建筑较之于传统得到现浇式建筑,其本身存在较多的吊装及高空作业,因此导致其安全风险更高,因此就需要对施工节点如预制构件的运输、存放、吊装以及高空作业等多环节都均实施重点监督。而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实现对这些环节的实时监控,从而即可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确保安全生产。2.物联网(IoT)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

7、吊装施工作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将物联网(IoT)技术应用于此环节,不仅可实现对吊装施工的安全管理,同时还能极大地提升施工质量。其具体应用过程及相关技术主要如下。2.1具体应用流程在装配式建筑的吊装施工过程中,主要针对预制构件如墙、板等进行吊装,而由于这些构件中不可避免存在自重大以及吊装工序复杂的情况,且对于安装精度的要求也极高。因此,本研究主要以NB-loT技术为例,对其在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中的应用过程进行阐述。图1 基于NB-loT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吊装作业流程。2.2操作要点2.2.1准备工作在吊装施工前,首先需要做好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如针对手持设备、

8、模块数据及BIM技术的应用展开可视化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吊装施工流程及施工计划;其次则是应当在施工前就将图纸中的相关设计信息全部导入BIM模型之中,并对吊装顺序进行而后礼安排;再则是在墙板吊装施工前,应结合手持设备绑定墙板构件的RFID标签,确保loT模块可实施采集构件信息,而由于RFID标签中本身就储存了与构件相关的各种参数信息,而通过绑定即可对构件信息进行核对检查,经确认无误后即可上传至云端,完成网络终端节点的搭建;最后在构件的堆放过程中,结合主动式定位模块应用,可将预制构件准确运送至制定的堆场之中,并按照施工先后顺序进行堆放。2.2.2吊装过程当构件堆放现场管理人员接收到施工现场的构件

9、需求信息之后,通过手持设备激活传出模块,进入工作状态后,即可激活主动式标签来实现对信息的实时传输。并可核对构件信息,以及实时查看构件的吊装情况。同时在手持设备上还能显示出构件的详细使用信息,经由核对无误后,即可安排构件出场,并将系统中构建的实时信息予以更改,转入吊装流程。在对构件进行吊装过程中,可结合loT模块中的信息科学选用适宜的吊装是被,并要对预制构件上的吊环进行检查,经确认后即可展开现场起吊。起吊之后即可在手持设备中向施工层人员发送构件的起吊信息,同时还能再设备中对构件的运动轨迹进行显示,同时还能再BIM模型中也予以显示,进而可精准快速找到安装位置,避免工人之间的无效沟通。而当将预制构件

10、吊装至指定位置之后,即可展开构件的安装。当安装完成后,现场安全人员经检查验收之后可结合实际安全情况在手持设备中对构件的信息状态进行更新,并上传至数据库中以后后续查看及验收。同时信息上传之后需将模块拆除,并重置ID信息,以供后续吊装构件应用。结束语:总而言之,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升级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便利,且极大地提升了建筑物的建造效率,而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也进一步便利了预制构件的吊装及现场监督,不仅进一步满足了装配式建筑现场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同时也为建筑行业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参考文献:1. 刘诗楠, 刘占省, 赵玉红,等. NB-IoT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方案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9(4):178-184.2. 刘秉岩. 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 门窗, 2019, No.172(16):258-259.3. 张玉媛, 余琴, 杜梦迪.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J. 建筑安全, 2018, 33(04):43-46.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