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可行性报告分析13000字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52677138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行业可行性报告分析130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汽车行业可行性报告分析130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汽车行业可行性报告分析130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汽车行业可行性报告分析130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车行业可行性报告分析130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可行性报告分析13000字(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汽车行业可行性报告分析13000字 汽车行业分析报告班级:电子商务(一)班学号:2010323030;2010323009;2010323037;2010323038 姓名:蒋山、陈彤为、张峥、侯旭辉小组分析调研报告(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调研者:蒋山、陈彤为、张峥、侯旭辉 笔录者:蒋山 2012-3-121目录1. 前言2. 关于汽车行业3. 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4.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前景5. 制约汽车行业发展的环境因素6. 汽车行业的推广方案2前言在今年三月份,我们组成员到外面跑了几天的市场,重点考察行业是汽车行业。目的在于调查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在跑市场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很多的东西

2、,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小小的市场调查问卷,这些都会在此份分析报告中展现出来。关于汽车行业,相信是很多青年男女们所关心的事情,生活是多么美好的事情,而汽车无疑是为生活添上最美的一笔。也因为汽车行业的良好前景,所以目前做该行业的人也在逐渐的增多。无可否认的是,汽车行业无论何时都不会萧条。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对汽车行业进行详细的解读。3关于汽车行业2011 年汽车市场进入盘整期。2011 年前8 个月汽车市场交易清淡,出现了多年以来最低的同比增速,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09 和2010 年的超高增速以后,预计将会向15%的平均增速水平回归;狭义乘用车稳定增长,商用车小幅回落。狭义乘用车消费品的性质突显,

3、前8 个月依旧保持正增长;受宏观经济紧缩影响,重卡、轻卡等商用车出现了负增长;汽车出口是亮点,预计销量可以达到并超过历史最高的2008 年,但国别风险较大;汽车集团集中换帅,汽车市场迎来新的竞争格局。2011 年前3 季度,四大汽车集团中的一汽、东风和长安高层都实现了人事更迭,这预示着汽车市场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向上拐点仍未出现。9 月份节能补贴标准提高促使消费者提前购车,从而透支了10 月份的汽车销售;4 季度中高级车价格仍未见底,政策调控也不会有根本的改变,2010 年的刺激政策退出影响仍在消化中,这三大因素决定了4 季度汽车市场不会出现向上的拐点;继续下调2011 年全年销量预测。全年销

4、售汽车1900 万辆,年增长率从9.0%下调至4.9%。4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在汽车产业蓬蓬勃勃发展的背后,相当多的人们,特别是专家、学者和一些长期从事汽车产业的人士,对此却产生了深深的困惑和忧虑。 20xx年,我国的汽车年产量已达440多万辆。其中,轿车的产量达200万辆。全年销售的近200万辆的轿车中,真正属于中国自主品牌的轿车,只占总量的一成多;其余的九成,是多得使人数不过来的所谓国产的外国品牌的轿车。这一事实表明,我国汽车工业经过20年的引进和合资后,以市场换技术,继而培育中国自己的自主品牌的战略设计,不仅没有实现,事实上已经失败

5、。纵观今天中国的车市,几乎是外国品牌的天下。中国自己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真正属于中国自己品牌的红旗、奇瑞、中华、哈飞、吉利和爱迪尔等,不仅被大量的、所谓国产的外国品牌的轿车,压得喘不过气,挤迫在狭小的生存空间里,而且往往还会受到讥讽、攻击和扼杀。近些年来,中国的汽车业界,有一股“傍洋大款”风。不论大集团、小企业,不论这个省、那个市,在地方和部门利益的驱动下,也不论 5有条件和没条件,大家都在一个劲地上汽车。而每上一个汽车项目,都与外国的汽车公司合资。只要一合资,不问某车型是否过时,不问某车技术含量是高是低,统统地拿过来,今天从某国引进某一品牌,明天又从某国引进某车型,或者干脆从某国买回零部

6、件,组装成外国品牌的汽车。然后都投放到车市,把消费者搞得眼花缭乱。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一些汽车企业,引了一个,引两个;引了两个,引三个,接连不断,不用精力和心思搞自主研发,而把自己变成了跨国汽车集团的装配厂。在媒体上也不断见到某企业引进的某车是与“全球同步”、“最新车型”、“为中国人量身定制”等字样。正是在这种作用下,我们民族自主汽车品牌,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越来越淡化。 汽车业界出现的这一现象,表明了我们的汽车产业,不仅没有做到和实现“第一个产品引进,第二个产品就应该联合开发”的发展战略,而是正在按照外国跨国公司的脚步起舞。对于这种事实和忧虑,有人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现在经济已全球化,我们自

7、己没有能力生产汽车,把人家成熟的技术拿过来,有什么不好?他们批评说,过分强调自主汽车品牌,是“鸵鸟”政策,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他们主张,中国不仅不应搞什么自主汽车品牌,而应该把中国建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汽车生产基地。这是一种“拿来主义”。把人家现成的东西拿过来,当然既省心,又省力,赚钱又快。但是,没有产品开发,只生产别人的品牌,不能说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汽车产业,充其量,只是一间间汽车装配车间。如果我们的汽车产业,失去了技术上的独立自主,没有了自己的知识 6产权,中国的汽车工业,只能永远是外国跨国公司设在中国的加工厂。长此以往,中国将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产业。我们搞改革开放,当然要吸引外资,

8、当然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当然要跟国外厂家合作办企业。中国的经济发展,正是得益于这种改革和开放。今天如此,明天如此,今后还会如此。因为这是我们发展经济的一条基本思路。到任何时候,也是不会改变的。问题不在于“引资”、“引进”和“合资办企业”,而在于“合资”、“引进”和“合资办企业”的目的。我们搞“合资”、搞“引进”,是为了消化,为了吸收,然后走自主发展的道路。不论经济如何全球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经济中,总不能把自己的一切寄托在别人身上,总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发展自己的经济。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没有自己的民族经济。如果我们没有以自己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那我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将会永远受制于人。如

9、此,哪还谈得上有自己国家的经济?比如汽车,现在完全依赖外国的跨国公司,倘若有变,或是发生了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情,我们手中又没有自己的品牌和车型接替,那将是一种什么局面?特别是大型汽车集团,又将如何生计?因此,我们发展经济,不能只满足于“中国制造”,而应该从“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设计”和“中国品牌”过渡。这样,才能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之需要,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国家和民族利益之所在,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安全之保证。7对于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下大力气研发中国品牌的汽车,是民族和历史赋予我们的责无旁贷的责任。特别是最具技

10、术、人才、资金优势和最具研发能力的三大汽车集团,更是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他们应该自觉地担当这一大任,尽快地把自己的着眼点,转到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上,为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什么是汽车产业的国家利益?汽车产业的国家利益,主要体现在我们在合资企业中的中资的地位,体现在汽车的自主品牌,体现在汽车自主知识产权。在汽车产业的合资中,保住并发展了中资的地位,研发出了自主汽车品牌,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就是保住了国家利益,就是保证了国家的经济安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xx年改革开放前。初步

11、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xx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 8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

12、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1.1我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1)中国已经稳居世界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前三位20xx年,我国生产汽车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乘用车去年产量638.

13、11万辆.销量629.25万辆。涨幅都超过了21%;商用车去年产量250.13万辆.销量达到249.90万辆,同比增长22.25%,高于全行业的增幅。总体来看,我国汽车产销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已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产销大国。(2)自主品牌汽车稳定增长在商用车方面,自主品牌继续成为主流,过去3年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北汽福田、东风、一汽,江淮、金杯股份、重汽、长安有限、江铃、南汽、陕汽等10家企业共销售商用车167.69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67%。9在轿车方面,自主品牌轿车销量达到124.22万辆,占轿车总销量的26%,其中夏利、QQ、

14、福美来、旗云、F3、骏捷、自由舰、A520、奔奔和吉利金刚等十大品牌共销售轿车88.91万辆,占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的72%。SUV呈高速增长态势,自主品牌的哈弗,瑞虎分别销售5.78万辆和5.01万辆。MPV销量增长不明显。瑞风和风行分别销售4万辆和1.07万辆。总体来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经过产品结构调整,20xx年比2006的市场占有率略有下调。但总量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局面。(3)“走出去”的态势初步形成20xx年,汽车出口延续了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其中整车出口量达到61.27万辆,同比增长79.85%,出口金额达到7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出13量及出口金额再创历史新高。具有完

15、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民族汽车企业已经成为轿车出口的主力,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形成较完整的生产和配套体系。在中低档轿车,客车和载货车领域的竞争优势明显。我国华展,奇瑞、力帆、吉利等自主品牌厂家纷纷加速海外生产基地的开拓步伐,20xx年以来先后在朝鲜、伊朗、俄罗斯、乌克兰等地设立海外工厂。我国汽车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走出去”的态势初步形成。(4)兼并重组获得重大突破1020xx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上汽?跃进全面合作签约仪式”。江苏跃进汽车有限公司将其下属的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业务,全面融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其

16、中整车及紧密零部件资产进入上汽集团控股的上海汽车,其他零部件与服务贸易资产进入上汽与跃进合资成立的东华公司。上汽集团将建成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未来3年上汽将投入85亿元人民币,把南汽打造成为年产30万辆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上汽、南汽联合后,短期内将实现年产销汽车200万辆。 总体来说,上汽和南汽进行全面合作,有利地推动了汽车业的兼并重组,有利于改变当前中国汽车业分散发展的局面,同时加快改变当前汽车行业大而不强、过于分散的局面。1.2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加快发展,产业国际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1)自主创新加速发展20xx年一汽解放J6重型载货车和东风1.5t级高机动性越野车的成功开发,标志着我国重型载货车和越野车开发能力的重大突破,具备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试制能力,掌握了关键总成的核心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