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

上传人:少吃****肉 文档编号:252596035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6.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防城港市为例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交易的便捷、开放、价格低 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网络交易市场违法行为泛滥,经营秩序混乱无序。工商部门作为我国在网 络交易监管领域中最重要的部门,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 对网络交易监管研究背景和现状进行阐述,介绍了网络交易的定义与特征 和研究运用到的相关理论。其次,对当前国内其他地区和防城港市的网络 交易市场监管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工商部门对网络交易监管法律制度落 后,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偏低,监管专业人才稀少,智能化监管平台落后, 政府部门间协调配合不畅,

2、网络消费维权意识淡薄等问题导致网络交易监 管工作效能处于低水平状态。同时,也对当前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 区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借鉴其经验,结合防城港市网络交易监管的实际现 状,运用智慧治理、协同治理理论作为理论指导。最后,分别从完善监管 体系建设、构建智慧监管平台、构建协同监管机制、健全网络消费维权体 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为提升工商部门对网络交易市场的监管水 平,营造诚信、公平、公正的网络交易环境,促进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贡献理论与实践参考目录摘要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意义1L2文献综述 21.2.1国外研究现

3、状分析31.2.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31.2.3文献综述小结51.3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51.3.1研究思路51.3.2研究方法61.3.3创新之处6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72.1网络交易的定义和特征72.1.1网络交易的定义72.1.2网络交易的特征82.2网络交易监管相关部门的职责92.2.1网络交易监管的部门介绍92.2.2工商部门在网络交易监管中的职能92.3对网络交易监管研究运用到的相关理论102.3.1治理理论102.3.2智慧治理理论112.3.3协同治理理论122.3.4相关理论小结13第三章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现状 143.1我国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现状143.1.1

4、我国网络交易发展情况分析143.1.2我国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情况分析 153.2防城港市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现状163.2.1防城港市网络交易市场发展情况分析163.2.2防城港市网络交易监管情况分析17第四章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224.1网络交易监管存在的问题224.1.1现行法律法规无法适应网络交易监管要求224.1.2执法监管队伍力量薄弱且专业水平偏低224.1.3网络监管平台无法满足监管工作需求234.1.4网络交易监管部门之间协调不畅234.1.5消费者网络消费维权参与度低244.2网络交易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44.2.1相关法律法规未健全24422网络监

5、管机构设置和人员培训机制不合理25423网络交易监管软硬件落后25424多部门协同联动监管机制未健全264.2.5网络消费维权宣传不到位维权机制不够完善27第五章网络交易监管问题解决的对策及建议285.1国内外网络交易监管经验借鉴285.1.1国内发达地市的主要做法285.1.2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285.1.3国内外网络交易监管经验小结295.2完善工商部门网络交易监管体系的建设305.2.1进一步完善网络交易监管法律法规体系305.2.2在部门内部组建科学合理的监管机构315.2.3进一步完善人员招录和培训机制325.3依托大数据实施“以网管网”构建智慧监管平台325.3.1实施网络交易市场

6、准入制度掌握网络经营户信息325.3.2建立和完善网络交易监管业务智能平台335.4构建协同监管机制345.4.1消除政府部门间的壁垒建立协同联动监管机制345.4.2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的协同治理355.4.3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实现公民共治375.5健全网络消费维权体系375.5.1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375.5.2建立健全的消费者维权服务平台38结语39参考文献40致谢42第-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网络交易随着这几年的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可谓是发展迅猛。根据CNNIC发布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 普及

7、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我国网络购 物用户规模达6.10亿,年增长率为14.4%,网民使用率为73.6%。从2009年11月11 日发起的第一个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开始,双十一购物狂欢历经十个年头的发展,从原来 的0.5亿元的日销售额到2018年的3143.2亿日销售额。网络交易正慢慢的成为我们生 活中的主流消费模式,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交易市场的发展壮大的同时, 随之而来的虚假广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正当竞争、网络传销等违法行为也日益增 多,这种混乱的网络消费环境导致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工商部门作为维 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8、主要责任部门,充分意识到介入网络交易市场的监管迫在眉睫。由 于网络交易市场发展年限不长,正在处于迅速发展初期阶段,局面比较混乱,工商部门 对网络交易实施有效监管的体系并未健全。笔者作为工商部门执法队伍的成员,将工作 中对网络交易的监管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是为我国地方城市特别是边境城市的政 府部门实施有效监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措施提 供参考,更是为了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的网络交易市场环境,引导网络交易市场走向 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1.1.2研究意义1. 理论研究意义在网络经济爆发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交易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我国目 前对商品交易市场的监

9、管措施的制定和理论研究,有大量的研究是针对有形市场的研 究,在网络交易市场这个虚拟交易市场领域的理论研究不是很全面。既要营造公平、诚 信、安定的网络交易市场环境,又要对网络交易市场做到有效的监管,同时还要保证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 不断地发展,当前形势迫切要求对网络交易监管中存在问题进行全方位研究,为监管政 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2. 现实研究意义作为政府交易市场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工商部门应如何引导电子商务事业的 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是电子商务时代摆在政府面前的新课 题。作为监管市场经济的工商部门,应对

10、网络交易市场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对于 维护商品交易市场秩序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且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已 经有少部分学者对我国的发达地区城市的工商部门对网帑交易监管进行了研究,本文通 过对我国网络交易市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对边境城市防城港市的网络 交易市场现状进行研究,来丰富我国政府对网络交易市场监管方面的研究。本文分析目 前我国网络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立法经验和监管措施,并通过 对国内网络交易市场的功能进行分析,分别从完善和健全法律法规,严格把关市场准入, 提高执法人员的技能,运用智能技术监管手段,协同政府内部多部门合作,协同非政府 组织和企业

11、合作,引导行业自律监督,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等方面阐述政府应改变传统 的监管方式,以适应信息时代对网络交易市场的有效监管,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1.2文献综述笔者通过对文献的查阅、整理、总结发现,国外学者对于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利 用信用评价引导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研究理论成果,国外的经验可以作为国 内在网络交易监管研究方面的参考。从目前国外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学者大多侧重于法 律体系和信用体系方面的研究,鲜有监管手段措施方面的研究。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相 对国外来说比较混乱,其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还不足。国内网络交易市场监管本身具有 与国外网络交易

12、市场不一样的复杂性,要想在网结交易监管方面形成比较完善的科研理 论体系仍然任重道远。首先,由于我国网络交易市场的起步和兴起比国外晚了十多年,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原因,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积累还远远不足。其次,我 国到目前为止对于网络交易监管的研究较少,而且提出的建议和对策可操作性不高。本 文将借鉴现今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防城港市工商部门网络交易市场监管遇到的实际问 题,重点分析现阶段工商部门在监管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和建议,为我国网络交易市场监管工作贡献理论基础。1.2.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互联网是全球化的,网络交易亦是如此,发达国家的网络交易在上个世纪90年代

13、 就已经开始起步,也有学者对其开展研究,国外的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虽然不能完全将 其照搬用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监管,但是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LomaE. Gillies(2002)认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有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制定 和如今电子商务的发展存在着矛盾,特别是跨区域电子合同制定的问题出现时,其管辖 权如何界定,所以要加强跨区域电子合同相关方面法律的制定。David Ge花na和Detmar W. Straubb(2004)从网络经济的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角度考虑,他们认为获得消费者的 信任对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十分重要。Philip J.Weiser(2008)认为政府

14、公共部门与第三 方机构共同合作,建立政府公共部门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监管的模式是网络交易监管的最 佳模式。ChristopherT. Marsden (2008)提出将政府公共部门、私营企业和消费者三 方利益相关者结合在一起,共同参与网络交易的治理,并指出消费者和通信技术公司在 该治理模式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1.2.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网络交易监管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其产生了浓厚的 研究热情,近年来在经济、法律、管理、信息技术等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对网络 交易监管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许多观点。1. 从网络交易监管立法的角度:黄明艳(2005)指出我国工商部门网络监

15、管工作监 管力度非常有限,原因是我国法律法规中针对工商部门网络监管的全国性立法相对比较 少,束缚了其监管工作的开展,要规范我国网络交易市场,就需要完善的立法为后盾。 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制定一部能与现行工商法规相适应的网络交易监管方面的综合法 Lonma E. Gillies The Impact of The Hague Conferences Proposed Judgments Convention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ispute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Computers & Technology52002,Vol. 16. David Gelena Detmar W. Straubb. Consumer trust in B2C e-Commer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