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思考借鉴

上传人:x****妹 文档编号:252542272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思考借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税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思考借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税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思考借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税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思考借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思考借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思考目前, 大力发展税务信息化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历史使命,也是推进依法治税,提高税收科学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纵观税收工作十多年来的发展,信息化建设从模拟手工操作的税收电子化阶段到面向管理的综合税收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从功能性软件开发到综合性系统应用、从税收业务到办公自动化,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由单纯到多元的渐进过程,对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对于经济信息化、信息产业化、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相对于银行、证券、电信等行业,税务信息化的进度仍显迟缓。笔者认为,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构造税

2、务信息化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真正意义上的税务信息大集中尚需时日税务信息大集中是税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是构造电子税务的基础。税务大集中首先是数据意义上的集中。在国外, 目前已普遍采用数据集中处理的方式,数据最终要集中到国家数据中心。但在国内, 数据集中仍然停留在市级集中的水平上,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大集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过去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以及税收业务的特殊性, 税务大集中要解决的问题是:税务信息平台多样化,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应用系统多样化,且系统间的关联性差,数据口径指标体系多元化;税收业务需求复杂、多变、 频繁,地域差异显

3、著等。这就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技术支持系统,逐步实现从以市级为主的集中向省级和国家税务总局一级的集中过度。值得注意的是, 税务信息大集中不仅给税务行业的业务模式、管理模式、 操作模式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同时给业务重组带来了机遇,也对未来税务信息化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税务信息大集中从业务应用角度看,可分为数据集中、应用集中、 机构集中等相互关联的多个层面。 数据集中是指技术层面的信息存储和应用方式,指数据集中存储到较高层级的税务机关,其所下辖的税务机关原则上不存放数据。将基层业务运用环节的所有数据通过网络实时传输并集中存放到高层税务机关(数据中心)后,就能更好发挥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率。应用集中是

4、指最基层的税务机构延伸点的前台人员仅负责受理业务,业务的审核处理和批量加工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或者由后台业务岗位集中处理或管理。应用集中的另一个层面是体现业务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化资源由高层税务机关统一、集中地进行规划、实施与管理。 机构集中是指在数据集中和应用集中的推进下,借助互联网下所有信息的高度共享机制,机构的层级和数量完全可以做到适当缩减和归并,按照专业化分工原则重新设置,实现“扁平化”的集约化管理。在实践中,如果我们过分重视技术本身,而忽视自身体制的再造,将现有管理方法固化在程序之中,必然会陷入“自动化陷阱”,不仅不能从新技术和巨额投入中得到好处,提高行政效益,反而会增加

5、税收成本,得不偿失。问题二: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需求凸现税务、财政、国库、审计、工商、劳动、公安等政府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管理和监督机构, 承担着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府服务、支持经济发展的重任,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很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税收工作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作用越来越大,税务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也将更加迫切。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信息的高度开放和共享, 但由于政府缺乏长远有效的规划,部门间各自为政,信息交流机制不完备等等原因,部门间 “信息孤岛”现象一直客观存在,并日益成为制约政府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难以调和的矛盾。目前, 财税库银一体化在全国各地已有许多

6、成功的经验,但与其他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随着税务大集中的实现,既能有效解决地税机关内部信息共享的问题,同时也为解决外部“信息孤岛” 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科学的手段,关键是要依靠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依托网络架构,实现与工商、技术监督、房产管理等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使相关信息在部门之间充分共享,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并加强部门间沟通联络, 为有效实现税源监控、 提升税收业务流程的完全自动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问题三: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程度滞后近年来, 全国税收征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为税收征收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促进了我国税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然而, 从制度层面来看,税收

7、政策和制度的发布未形成业务与技术的一体化。新的税收政策带来的业务流程和环节的调整或变更,往往不顾系统的应变能力通过文件传达贯彻,造成部分政策制度游离于信息系统之外,难以保障政策制度按时贯彻落实到位。 因此,我们要积极推进政策发布制度的信息化进程,以保证其能够以税收业务管理系统为载体得以及时准确地贯彻落实。同时, 改变政策发布流程,最终以文档发布和系统实施的形式同时出台;从流程层面来看,征管业务流程未能完全适应税务管理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优化和改造。征管流程和岗责体系也未能与税务管理模式形成良性互动和调节机制,需要建立与税务管理体制创新相适应的推动机制,加强在征管业务

8、信息化条件下管理机构、人力资源方面的配套改革;从功能层面来看,税收征管系统业务功能尚未完全覆盖国、地税所有税收业务,操作型和管理决策型功能衔接不足。各征管软件之间还存在功能交叉和重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开发和运行的成本。因此,在业务拓展方面要建立配套的体制,对系统优化、 业务变更、 增加进行统一管理,对业务需求实施的可行性、合理性、 优先级进行评审,使信息系统使用单位提出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管理、审核和跟踪解决。问题四:数据质量和应用成为“瓶颈”税务信息化是基于数据大集中之上的。关于数据,有“入口”和“出口”两个层面,只有保障数据采集质量,不断拓展数据应用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好电子税务的优势和

9、功效。首先是“入口”。这个环节是要靠人来完成的,再高级的系统也无法替代基本的原始数据采集。但由于各地、 各部门管理水平和管理尺度的不统一,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信息分割、分散或失真等现象。 因此,信息化对税收基础管理的要求不是放松了,而是需要更严格,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管理流程和规范,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人为因素,在数据采集的广度、深度和准确性上下功夫,才能保障基础数据的可靠性。其次是“出口”。这是我们数据集约化的目的。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税务数据,但由于应用系统的分散化,导致了大量高质量的税收管理信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我们要把信息化的重点放在数据的深层次开发利用上, 有针对性的拓

10、展各种增值应用,在数据信息应用挖掘上下功夫,如利用税收征管的实时数据实施“两权”监督、开展税收分析,进行纳税评估,税收工作量化考核,利用数据实时比对,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扁平化”管理等。问题五:电子票证的合法地位亟待确立税务信息化建设,必将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电子凭证合法性问题,主要包括电子报税凭证、网上发票认证、网上文书处理等环节。目前由于尚无法律条文规定电子文书、票证和签章的合法地位,在现实中不得不采取电子凭证与纸质凭证并存的方法。在这一点上, 不仅没有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而且还相应地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只有尽快通过立法确立其合法地位,使之与企业内部的财

11、务系统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才能充分体现出电子税务的优势,使可供分析、决策使用信息量大大增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此外,电子档案的法律效率问题,财税银库联网的法律保障问题等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问题六:税务信息安全受到挑战预防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关键。由于电子税务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应用,这就决定了信息安全问题始终是税务信息化最核心的问题。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有害信息的入侵、网上信息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等等都可以给税务信息化带来种种安全隐患,成为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税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特殊职能部门,由于其网络上所运行的信息的特殊性,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政府工作。因此, 积极采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来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网上安全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技术防范措施,在税务系统中全面引入比较成熟的数据加密技术、放火墙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病毒防范技术和CA 认证等技术, 保障税务部门网络、涉税信息和重要信息设施的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税务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和安全制度建设,如建立严格的机房管理制度和网络、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计算机操作程序,加强工作人员保密教育等等,通过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来防范和化解税务信息化安全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