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魏风·汾沮洳》原文译文赏析 《国风·魏风·汾沮洳》 先秦:佚名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大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译文】 在那汾河湾里低湿的地方,有个小伙子采水面野菜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长得是那样英俊无法衡量他长得那样英俊无法衡量,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在那滔滔汾河水的另一方,有个小伙子采撷桑叶正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长得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他是那样英俊如鲜花怒放,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在那滔滔汾河拐弯的地方,有个小伙子采撷泽泻正忙你看那个勤劳的小伙子啊,品德如美玉一般纯净高尚他品德如美玉般纯净高尚,和王公家的官儿太不一样! 【赏析】 《魏风·汾沮洳》全诗共为三章,各以“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汾一曲,言采其藚”起兴。
这“沮洳”、“一方”、“一曲”词语的变换,不仅显示这位民间女子劳动内容的不同,还表示空间和时间的变换也就是说,不管这位痴情女子干什么活儿,也不管是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她总是思念着自己的意中人,足见其一往钟情的程度了把这位女子思慕情人的痴情之状描摹得栩栩如生接着又用“彼其之子,美无度”、“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来赞美男子的仪容美无度”是“美极了”,“美得无法形容”之谓美如英”,是说男子美得像怒放的鲜花;“美如玉”,是说男子容光焕发,有美玉般的光荣这些是关于男子美貌的描写诗的最终以“美无度,殊异乎大路”、“美如英,殊异乎公行”、“美如玉,殊异乎公族”作结也就是说,这位女子的意中人,不仅只长相美丽,而他的身份地位,连那些“大路”、“公行”、“公族”等达官贵人,也望尘莫及的此诗女仆人公不只是对勤劳男子良好形象的赞美不已,更重要的在于他美得“殊异”乎大路、公行、公族这个一般的劳动者,和那些名贵的官吏有着本质的区分全诗完毕,见不到女子所思之人的正面描写,但通过这种比照、衬托的艺术手法,却把这位未露面的男子描写得如见其人了 这首诗在篇章构造上,是《诗经》中常见的叠句重章、反复吟咏的艺术形式。
三章字句变化无多,而诗意却层层递进美无度”是对所思男子之美的概括描写;“美如英”是对所思男子的仪表之赞美;“美如玉”是对所思男子人品的赞美而又以“大路”、“公行”、“公族”加以详细衬托,这就更加凸现了“彼其之子”的美的形象 扩展阅读:诗经创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快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局部,如十五国风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局部《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22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表达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亲密关系 扩展阅读:诗经名句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榖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