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能武器的作用及其发展介绍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252358813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5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向能武器的作用及其发展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定向能武器的作用及其发展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定向能武器的作用及其发展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定向能武器的作用及其发展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定向能武器的作用及其发展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向能武器的作用及其发展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向能武器的作用及其发展介绍(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向能武器前景展望定向能武器的作用定向能武器的前景非常明朗,一般来说具有以下作用:实施防御性和进攻性非动能攻击行动。动向定向能武器系统是一种能够实施精确打击的非动能联合火力。现代高能激光武器系统和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最适宜执行防御性任务,从长远看还可扩展至实施进攻性打击行动。对远程固定和移动目标实施快速、精确、持续的瞄准与打击,是定向能武器的最大潜能,并将在作战中体现出重要价值。定向能武器还能够达到“量身定做”的效果,致命性程度可高可低,既能造成暂时性的失能,又能造成永久性的毁损。定向能武器可在射程范围内行动,信号特征低,能够在秘密和公开行动中发挥作用。可作为具有成本效益的力量倍增器。和动能武器

2、系统一样,定向能武器也经历了范围广泛的研发和验证过程。但一旦实现部署,定向能武器的成本效益要比动能武器优越得多。而且,定向能武器可以在部署地点装配新型电子系统,并建立大容量的“弹仓”。因此,在交战时持续使用定向能武器,成本并不高,并且可以对脆弱的目标实施有效打击。定向能武器还可与动能武器一道构建多层防护体系,增强作战平台的生存能力。增强作战灵活性。各种不同类型的定向能武器系统可融入空基、陆基、海基和天基作战平台,从而为作战部队提供广泛的选择方案。定向能武器根据不同配置,可实施前沿部署,或者从后方区域实施作战行动,可能被赋予防御性或者进攻性任务。一些定向能武器在经过反复调整之后,可能能够在具体的

3、作战行动中达到多重效果。有些类型的定向能武器可能需要有利的天气条件,还有些定向能武器能够实施全天候作战。在某些情况下,定向能武器可能具有多用途的潜能不仅作为武器,还可能具备监视、导航、通信、目标选择及其他能力。定向能武器发展变化的影响在理想的情况下,定向能武器能够达成的目标包括:既能提供高功率,又能提供低功率;能够在各种频率下有效实施作战;聚能高效,模块化设计,适用于各类作战平台;对训练和后勤保障要求低;能够实施快速、持久的作战行动。目前,尚没有定向能武器系统能够满足上述所有要求,但某些高功率微波和高能激光组件和使能技术或许能够达到其中的一些标准,且某些定向能武器在技术和操作方面已经足够成熟,

4、在未来10年里可能会在各种任务运用中融入陆、海、空军部队体系之中。现代高能微波系统能够实施近程非核电磁脉冲攻击和防御作战非核高功率微波系统对美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和电子系统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对于电子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重要基础设施之间的相互依存也是越来越深,从而增加了遭受电子攻击的脆弱性。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普遍存在的脆弱性并非仅限于美国或是美国防务界。事实上,美国迄今为止经历的非核电磁效应事件更多地与地方执法或本土安全问题相关。尽管非核电磁脉冲武器可能会造成局部性的破坏,但某些说法肯定是言过其实。即便高功率微波武器能够实施全天候作战,具有效性也会受到自身因素的限制。而现代定

5、向能武器系统的测试数据表明,武器的致命性可能存在明显误差。前任核武器局副局长乔治尔里希认为,鉴于非核电磁脉冲技术问世已有数十年,相关组件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脉冲功率技术和高功率微波的成熟程度使得电力驱动电磁脉冲设备和爆炸驱动电子炸弹投入实战将是指日可待。对美军而言,新兴的高功率微波技术可以应用于力量保护与精确打击行动。新近发展的高功率微波设施是由电力驱动,重复频率高,波形更敏捷,输出功率更高,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小设施的体积,增强武器的致命性,为非核电磁脉冲技术的战场应用奠定基础。在反介入/区域拒止”作战行动中,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美军能够向竞争区域有效实施力量投送,对敌方的一体化防空系统、指挥

6、控制系统及其他电子系统实施针对性的非动能打击。定向能武器有效射程与有效输出功率新兴高能激光武器能够应用于有限的防御作战新兴的高能激光武器在技术成熟时最适宜用于防御,在功率更高的情况下还可用作攻击武器。与过去的化学激光器相比,固态和混合纤维激光系统输出功率相对有限,但更适宜远征或机动部队用于防御火箭、火炮、迫击炮或小艇和无人机的攻击。定向能武器在速度、射程、灵活性和精确度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使其成为美国空军在未来30年里寻求发展的战略技术之一。特别是10千瓦150千瓦级激光系统,在美国研发项目中被置于优先地位,主要将用于飞机的自身防卫。美国海军目前的研发重点仍然是更为成熟、功率相对较低的激光系统。

7、2014年11月,美国海军“庞塞”号运输舰对配备的33千瓦级光纤激光器进行了公开演示。美国陆军也注意到定向能武器在摧毁和破坏敌方装备和战斗力方面的潜能。有必要强调当前技术研发的局限性。激光武器射程的有效性会因为光束传播和光学追踪方面的问题被削弱,并且会受到热量处理问题的影响,致命性也会受到环境因素和反制措施的制约。目前正在研发的高能激光武器主要是防御性,基本不具备空对空、地对地或者空对地作战所需要的有效攻击能力,也难以应对美军部队面临的弹道导弹或者超声速巡航导弹的威胁。导弹武器装备与技术的展望近5年来,国际上爆发了利比亚战争、俄乌冲突及美“重返亚太”等重大事件,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军事战略格

8、局,影响着世界导弹武器装备与技术的发展。从最近几次局部战争来看,导弹武器以其高精度、远射程、综合效费比高等特点,仍是各国作战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武器装备,在国际军贸市场上也炙手可热。然而,随着需求演变和技术发展,导弹武器装备及技术正在发生更深刻的变化,并将引领现代战争模式和武器装备体系的变革。2015年9月3日,我国举行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阅兵中展示的导弹武器装备充分体现了我国国防军事实力的巨大进步。但是,这些现役导弹武器装备在未来还会面临很多方面的升级改进,在未来5年也会多种新的导弹武器研发成功陆续服役。所以,在开启导弹武器装备“十三五”规划之际,更应紧密跟踪研究世界导弹武器装

9、备及技术的发展情况,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引言2011-2015年,受国防预算持续削减及美“重返亚太”战略重心转移的影响,美、欧等军事强国的导弹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有所调整,更强调“强对抗环境”中的交战能力,多个已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的项目进行了集中和精简。而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导弹武器研制项目,仍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至2020年,将有多型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服役的导弹面临更新换代的问题。因此,过去5年间,美欧多国提出了的概念性、探索性型号及项目数量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高超声速导弹及技术”、“自主、动态与分布式”协同交战、创新平台与新导弹类型三方面逐渐形成了系列化的研究项

10、目,代表了未来导弹发展的主要方向。除上述三方面趋势外,可以预期,未来5年将有更多适配5代机、濒海战斗舰等新平台的导弹进入服役或研制阶段;导弹将发展对抗定向能武器的防护手段;具备新的电子战/赛博战能力的导弹可能服役。与此同时,3D打印、人工智能、微系统异质集成等基础技术的发展应用,将对导弹武器装备更远期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1、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格局变化牵引导弹创新发展5年来,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和科技发展牵引、推动着导弹武器装备及技术的创新发展:世界政治军事战略态势是需求,牵引着导弹武器装备及技术的发展方向;经济形势(各国国防支出)是发展的保障,决定了装备和技术的发展速度;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切

11、实推动了导弹战技性能的提升,并正在改变着现代战争模式和整个武器装备体系的形态。局部战争与大国战略调整,牵引导弹武器装备及技术创新发展2011-2015年,爆发了利比亚战争、叙利亚战争、ISIS恐怖主义扩散、俄乌冲突等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局部战争成为了各式导弹武器的试验场,据不完全统计,包括美国战术战斧、法国AASM、斯卡尔普-EG、德国金牛座、俄罗斯Kh-555、Kh-101、3M14等导弹均是首次实战使用。美、俄、欧、日等军事强国均对其国防战略及武器装备发展策略进行了调整。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推进空海一体战/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战略,将主要的导弹武器装备研发资源用于发展LRASM-A

12、型亚声速远程反舰导弹、高超声速导弹、不依赖GPS的新型PNT等可以在“强对抗环境”中作战的导弹和相关技术。着眼于提高导弹的生存/突防能力,包括环境态势感知、自主性(不依赖外界信息进行导航、决策等)、更高的速度等。LRASM-1俄罗斯对高新武器的发展进行了重大调整,强调将更多的武器装备(包括子系统、元器件)国产化,但其效果还未充分体现。而日本修改宪法,印度与巴基斯坦发展新型导弹武器等情况,尚不能左右导弹领域发展的主流方向,本文不做进一步分析。3M-54E美欧国防预算削减,高新武器研制投入不足,多个研制型号缩水”2008年经济危机后,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美欧等主要国家的国防支出承受较大压力。导致

13、多个处于研制阶段的型号“缩水”,如美国JAGM近程空地导弹,原计划采用三模导引头,因经费、风险、周期等多方面因素,降级为双模导引头。美国原计划开展的LRASM-BJAGM超声速反舰导弹也被取消。而俄罗斯、欧洲多国更是计划多,实施少,以英法联合开展的FASGW(H)/ANL反舰导弹为例,2009年提出后,法国直到2014年才正式投入经费,开展研发工作美国2009-2016财年国防预算变化情况科技创新席卷全球,跨界”技术或改变导弹发展方向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产业大潮的兴起,包括无人机、机器人、帆位:仁美元FY2009FY2010FY2011FY2O12FY20BFY2O14Ff

14、2O15FY2016H收红总段TOUI;.榭外作畿0C0海腐资讯f-智能交通、纳米材料等多个产业也被带动了起来,全球科技领域进入了繁荣时期,多种技术高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有多种“民用技术”和“前沿技术”可能“跨界”影响到导弹的发展仅以图像识别技术为例,在互联网、机器人等产业中,对具有旺盛的需求,发展较快。至2012年,已经实现了算法的自学习,在没有任何人工判断辅助的情况下,能将包含猫的图片自动识别出来,部分地达到了人类的认知水平。如果应用在导弹的末制导上,可以合理推断,将大幅提升伪装目标识别的准确率。止匕外,当前很多飞航导弹能够在飞行过程中对战场情况进行侦察,这项技术可对传回图像进行自动判别,

15、大幅提升效率。2、新研及改进导弹型号稳步推进,部分新型号陆续服役,整体技战术水平有所提升按照综合国防实力和导弹技术水平,分美国、俄罗斯、欧洲/以色列、亚洲/金砖国家(巴西、南非)四类,下面将对新研型号及现有型号的改进情况进行梳理。由于导弹装备的发展不透明,此处只保留了较为公开且重要的情况。不完全统计,目前现役的导弹有约200个型号,分为战略和战术两大类。在2011-2015年间,有50多个导弹型号完成了(或正在进行)重要的升级改进,有6个新导弹型号完成研制(其中5型进入服役)。战略导弹稳步发展,核心目标是提升末段突防能力战略导弹武器的研制和服役周期均比较长,美国的民兵、三叉戟等都已服役几十年。法国M51在2010年服役后,也旋即进入了升级进程。俄罗斯仍在不断地发展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印度B-5潜地导弹的成功试射引人关注。从技战术水平来看,新研型号(或改型)主要提升的是末段突防能力。战略导弹前五年情况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