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52350547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同时也对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对于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和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城市的建设需要良好的环境做基础,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目前,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对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办

2、法。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问题引言:城市的发展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不管是在建设规模还是数量上都取得很大进步,与此同时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城市发展造成较大的压力,在城市规划的时候,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因此如何做好环境保护,成为当前城市规划亟需思考的重要问题。1.城市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但现实中并没有很好地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使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仍然是各行其道的两张皮。这样,经济规模越大,发展越快,环境问题也就越多。这些环境问题最终将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可能会导致环

3、境与经济发展的恶性“锁定状态”。以下几点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主要存在的环境问题:1.1垃圾的污染问题城市中大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垃圾等的产生,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的健康,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环境。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生活的需求就越多,各种消费品就随之而来,这也是大量固体垃圾的产生源之一。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分解的时间很长,同时垃圾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产生恶臭,并向大气释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机挥发气体达100多种,这些释放物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纸屑和粉尘则随风飞扬形成“白色污染”。许

4、多的垃圾堆积在一起,不仅占用很多的土地,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水源。垃圾填埋时,化学物质可能泄露,污染地下水和土地。此外,如果利用焚烧处理垃圾,有可能造成空气污染。1.2污水的排放问题我国一直是人口大国,目前计划生育的部分放开,使得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上各类产业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以及落后的污水处理系统,造成水资源环境的恶性循环,城市建设中出现了污水的排放问题。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天然水体会造成水体污染。同时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大中小型工厂的不断增多,使得排出的污水量越来越大,工业废水的特点是量大、成分复杂、难处理、不易降解和净化,危害性较大。很多工厂对排出的污水

5、没有进行妥善的处理,直接排放,从而导致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这样一段话,“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身心受害”,这段话清楚地道出了我国水资源污染程度的变化。据资料调查显示,我国的所有河流中,有一半多河流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生活中,水是必需品,城市未按标准排放大量的污水,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这也是很多病症形成的原因之一。而且当水受到污染时,会危及到水生物的生长和繁衍,牵一发而动全身,水污染会引发更多的生存问题。1.3废气的排放问题大气一旦受到污染,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大量的汽车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

6、便利的同时,由于汽车尾气的产生,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众多的汽车排放尾气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空气,也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很多大型工厂排放出了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气。汽车尾气、供暖产生的废气、工业排放的废气、道路交通和建筑工地产生的扬尘,都是雾霾的来源。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目前已经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活。基于此,重视环境问题,不再增加环境负担,修复已经受损的自然环境,提出环境保护策略,迫在眉睫。应适度节制,倡导节能环保、循环再利用,避免造成制造和破坏之间不平衡、得不偿失的后果。2.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策略2.1垃圾污染问题对策应对垃圾污染问题

7、,应建立和完善资源回收系统,实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环保型城市垃圾收运与处理系统;建立和健全环境卫生体系,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提升环境卫生管理和应急能力;协调环境卫生事业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生产环境;使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完整、系统地纳入城市规划和建设计划,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同时每个人应提升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学会分类放置在规定位置,为垃圾的回收利用等提供方便。对于那些可燃但是不能回收的垃圾可进行焚烧发电,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可以用在

8、回填工程中,对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垃圾需要进行降解等处理。城市规划应设置数量和布局均能满足城市发展整体需求的各类环卫设施,使垃圾有效地得到无害化处理。保障近、远期环卫基础设施用地需求,控制远景环卫发展备用地。环卫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较大,土地供应是建设的基础条件。不仅需要保障规划期内环卫设施的用地需求,还应预留并控制远景的环卫发展备用地。考虑环卫设施对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规划用地应避开人群密集区域。2.2水体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在对水污染进行治理的时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对城市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全面调查,全面了解水污染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不断改革和更新城市中较为落后的生产方

9、式,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避免污水排放量超出规定的标准;对人们日常排放的污水以及废水进行规定,做好必要的整治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增加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力度以及投入资金,从而更好的解决污水污染问题。城市排水工程设施规划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使城市排水工程成为城市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应有利于水环境的保护和水质的改善。应该把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改善河道水质状况,维持河道的景观性,在规划时应考虑“上下游结合”的原则。对于缺水城市,应考虑污水及污泥的资源化,考虑处理水的再利用。建立合理、完善的城市排水系统,有计

10、划地兴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要及时、快速、安全地收集和排放暴雨径流量与大量积雪,有效地收集、输送、处理、排放污水,确保城市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充分考虑现状,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排水设施的作用,使新规划排水系统与原有排水系统合理的有机结合。与城市道路规划、地下设施规划、竖向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防灾规划等专业规划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处理好与其它地下管线的矛盾,有利于管线综合利用。山区、丘陵地区的城市山洪防治应与城市排水体系,统一规划,坚持就近排放、分散整治、防止集中的原则。山洪应以截洪沟、排洪沟因势利导就近引人下游河道。并考虑城市下水道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远景发展。2.3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在对

11、大气污染进行治理的时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将城市中的一些大型的高污染工厂移出城区,做好废气排放工作,并对一些高污染的工厂避免过分集中,以避免一个地区内的污染物严重超标;做好城市布局规划,了解气候特征,合理安排不同功能区域的位置(如工业区在下风口等等),减少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城市规划应当尽量将一些具有原料供应关系的化工厂放在一起,并通过对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气进行综合利用,工厂中排放的废气等的废物可以作为其他工厂的生产原料进行生产,从而有效的减少废气排放量,做好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种植绿色植物,茂密的林丛可以有效降低风速,进而使空气中含有的大粒灰尘降落。同时绿色植物还能起到

12、吸附灰尘的作用,从而减少空气中所含有的悬浮颗粒物等物质的污染,减少大气污染,让污染在城市内部消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确保废气排放合格。3.结束语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相互协调、健康发展。本文所谈论的在城市规划领域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也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参考文献1王瀛南.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研究与思考D.中国海洋大学,2014.2张茹松,耿峰.在城市规划中要加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J.科技致富向导,2014,02:43.3邢璐.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研究J.环境与生活,2014,04:112.4李江.刍议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168.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