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_2可用

上传人:x****妹 文档编号:252313181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11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_2可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_2可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_2可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_2可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_2可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_2可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_2可用(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专题二: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理念与结构专题三:对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探究必修课程历史内容标准解读必修课程历史内容标准解读历史必修()若干问题探究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一)为什么要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学习要点: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吸收国内外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解决目前国内高中历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提高现代公民素养方面的作用。材料 1

2、对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的问卷调查(略)材料 2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外的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略)(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是什么学习要点:总体思路:要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历史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高一年级学校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具体目标:、在课程目标上,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现状和泛政治教育化的倾向,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内容的选择上,要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的重复,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3、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同时有利于学分管理的实行。、在课程实施中,要力争做到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更新。材料如何理解标准内容研制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略)(三)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有哪些主要特点学习要点:、在课程目标上,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以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结构上,标准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

4、化和学生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标准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特别要指出的是,它增加了世界是内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比重。、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提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思考以及交流合作。、在学业评价上,坚持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发展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专题二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理念与结构(一)如何理解“知识与能力”维度的目标学习要点:广义的历史知识应该既包括

5、知识和能力,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学习内容。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知识, 主要是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史实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等。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定的知识总是和一定的能力相结合的,知识的获取及呈现都伴随着相应的能力,同样,能力的获取及呈现也都伴随着相应的知识。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与知识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特点,发展良好的能力,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识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材料 1教育部 2002 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略)材料 2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必须对知识进行专门

6、的选择(略)材料 3从历史基础知识的分类看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略)(二)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学习要点: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使用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必定贯穿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实现的过程,应是学生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思想和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学生能够经常性地参与学习过程,就容易学会学习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其创造性也有了发挥的机会。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并掌握学习方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学习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历史知识的设计和过程与方法的设

7、计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形式多样的“过程与方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探求多种途径解决问题,要突出过程的体验、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把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融入到历史知识教学之中,不但让学生把过程与方法当作手段来运用,更要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来实现。材料 1学习方法:学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略)材料 2对于“什么是讨论课?”的界定(略)(三)如何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学习要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态度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价值观是人们

8、对思想、态度、行为的取向标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处于不同动态过程中的不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实有效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材料 1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是人格教育的核心(略)材料 2享受历史精神,提高人生境界(略)材料 3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理解(略)专题三对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探究(一)如何体现高中历史专题式教学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学习要点:按照传统教学观念,专题式教学的弱点是其外在的时序性不强、整体性不明显,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在拥有相

9、同课时数的情况下,这一教学方式为了在某个领域或范围能够有较深的探讨,多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力求在典型事件或领域作更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使学生能在史料、史识等方面有更深刻的感受和更大的收获,以完成培养其较强历史意识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的课程目标。但这并不意味专题式教学是完全没有试徐性和整体性的教学模式。在从通史式教学转到专题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理解:时序性和整体性是相对的:历史教育中的历史主要是主观的历史,或历史学家所阐述的历史,其时序和整体都是相对的,而不是也无必要、更不可能是客观历史的完全复原,其中的跳跃与裁剪不但比比皆是,而且也是完全必要的。跳跃与不完整在主

10、观历史中也是绝对的,而时间连续与内容完整则是相对的。时序性和整体性是有条件的:通史式教学是以人类历史发展时间和全部重要历史内容作为时间排列和考察对象的条件与范围,而专题式教学是以某一空间历史发展的某一领域作为时间排序的条件和考察的范围。两者的区别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或教学中采取不同分类方法与所受条件限制的区别,而不是简单的优与劣的区别。通史中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与专题中的时序性和整体性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离现实越久远的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即使在通史模式中,也会越接近于专题模式,而离现实越近的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即使在专题模式中,其时间之连续和内容之完整也会越接近于通史模式。时序性和整体性是人们感

11、知历史、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重要纽带:专题式教学不是忽略或不要时序性和整体性,而是要在不同的范围、运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重建不同于通史式教学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以便在更高层次上构建人们感知历史、认识历史和解释历史的纽带。人们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在于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增强人们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解力与判断力,进而提高“社会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但这些根本目的中的具体内容却会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实的历史知识、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整体性都是服务于这一根本目的的载体,因而他们本身也不会是固定不变、一

12、劳永逸的,历史知识、历史过程、历史规律、历史认识的呈现方式本身也是历史的。材料 1一位高中历史教师的疑问与担心(略)材料 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7.7 (二)历史必修()若干问题探究学习要点:1、政治史内容非常广泛,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将政治史作为历史课程中一个重要专题是课程编制的应有之义。2、政治史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清政治概念,阐释清楚政治发展的沿革与联系,这是政治史教学的基础。第二,前后联系地分析政治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是政治史教学的关键。第三,用辩证的、历史的和发展的视角分析政治变革、政治制度和政治人物,是达成政治史教学目标的

13、关键。第四,注意教学方法,大胆创新与设计,力争取得教学的最大效果。材料 1怎样讲授政治史(略)必修课程历史内容标准解读一、关于历史学习模块的说明(一)历史中学习专题确定的原则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模块共设有 9 个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前五个学习专题

14、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与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相一致,即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三种不同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和特征,这五个学习主专题不同的历史侧面,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貌。 后四个专题主要反映的是世界历史的内容,时间断限从古代希腊罗马直至20 世纪末。九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中外政治生活发展史的学习内容。在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之前,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它作为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一个单独模块的必要性问题。事实上,历史中的序言即是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简明扼要的解答。它既指出了设立这一模块的立意, 也强调了了解人类政治活动对于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意义。从设立这

15、一模块的立意方面而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包括了人类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也包含着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发展等,而人类历史上的政治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相互矛盾作用下不断发展的反映,是人类社会为适应经济社会活动而在政治领域内自我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是人类在政治活动领域精心培育出的制度文明之花。同时,政治活动在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也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反过来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予以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

16、体现。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探讨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就成为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历史学习的目的之一,因此它也就成为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其次需要解答的问题是确定历史中学习专题的原则。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是必修课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是选修课程,而世界古代史则不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视野范围之内(参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2 月版)。与以往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相比,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是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全部纳入到了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之中。这是课程标准与以往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一个明显的不同。但在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全部纳入到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之后,如何处理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与学习外延扩大的关系,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