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导率法在飞机钛合金烧伤检测中的应用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90.17KB
约6页
文档ID:252301370
电导率法在飞机钛合金烧伤检测中的应用_第1页
1/6

          电导率法在飞机钛合金烧伤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飞机烧伤事故是飞机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发生较多的事故之一对结构烧伤飞机进行原位检测和评估是制订修理工艺、实施快速抢修的前提通常烧伤飞机结构修理中关心的是结构的力学性能指标,而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往往难以直接测量关键词:电导率;钛合金;检测;烧伤;某飞机在着陆滑行过程中,由于发动机吸入异物,造成飞机左发动机一级压缩器叶片折断,高速碎片飞出时击断(伤)滑油管及液压管,漏出的液压油被高温引燃造成飞机空中失火一、钛合金材料烧伤状态检测方法1.电导率检测法电导率检测法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检测时人为影响小,所测值比较稳定,同时电导率随温度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明显1)电导率与硬度的关系当烧伤温度<950e时,BT20试件的电导率和硬度下降都较为平缓;当温度>950e时,试件的电导率和硬度急剧下降,硬度与电导率的变化几乎是同时的,因此可用电导率来表示BT20的硬度变化OT4钛合金在温度为1100e时电导率值发生突变,呈急剧降低;其硬度在1050e时发生突变,呈急剧升高试验表明也可用电导率的变化来表示硬度的变化规律。

2)电导率与强度的关系BT20材质钛合金在温度为900~1050e时强度发生了突变,温度>1050e时强度极弱所以也可以使用电导率来发现材料强度的变化当烧伤温度达到1100e时,OT4的强度发生突变,急剧减小,说明强度的突变与电导率的突变几乎是同时的,因此可用电导率来表示强度使用电导率检测法可以快速并且较为准确地判断飞机构件的烧伤程度但是由于在高温下钛合金电导率下降较快,而电导率测试有一定的量程限制,当电导率下降至一定数值时便无法测得,也就无法得知烧伤程度及范围2.硬度检测法随着烧伤温度的升高,钛合金的硬度会持续上升,同时其他力学性能持续下降,并且发生上升或下降的温度点是一致的所以在飞机烧伤的鉴定中,使用硬度值作为参考数据也是可行并且较为准确的但也必须看到,硬度有一定的随机性,在同一试件临近部位所得硬度值也有一定的偏差,特别是对蒙皮等较薄试件打点时,由于试件易产生变形,所得硬度值并不精确二、电导率检测的基本思想烧伤飞机结构修理关心的是结构的力学性能指标,而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往往难以直接测量因此,需要研究结构烧伤后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经过大量的模拟烧伤试验研究发现,飞机的烧伤过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飞机结构材料的热处理过程。

在不同的热处理状态下,不同的材料组织对电子散射作用的不同将使电导率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测定飞机烧伤结构材料的电导率,可以判定确定材料的硬度变化以及烧伤程度金属材料的烧伤程度和其电导率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判断其是否烧伤主要有2个方面的因素:1.若火烧区和非火烧区电导率值有明显差异(钛合金超过1%IACS),说明材料已烧伤;2.火烧区和非火烧区的电导率差别不大,但2区之间有过渡区,若其过渡区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有明显峰值),则也可以判断为烧伤当然,火烧区、非火烧区和过渡区的区分主要通过目视构件表面涂层的颜色变化情况判断该架飞机的钛合金结构的电导率检查,以电导率是否相对变化为依据,找出火烧区和非火烧区,同时检查是否有电导率变化的过渡区若火烧区、非火烧区及过渡区的电导率均没有明显变化,则说明结构未烧伤;如果出现较大变化(超过1%IACS)则说明已经烧伤因此,根据实际火烧情况,可以确定多个合理的电导率测量点,测量后进行对比检查三、结构烧伤的评估分析由于飞机重要受力件在飞机上起关键的受力与定位作用,且飞机重要受力件的损伤将大大增加修理的难度和工作量,因而其损伤与否对飞机修理工作来讲至关重要因此,在飞机损伤结构的评估中,应主要判断上述重要受力件的损伤情况。

通过对该架飞机着火情况及温度场分布进一步分析发现,飞机重要受力件38框在火烧区范围内由于距38框40cm的LY12铝合金构件已经部分烧熔(铝合金熔点一般为660~680℃),38框漆层烧成灰白色,可以初步判断38框钛合金框受到的温度大约在520~550℃,且作用时间极短(大约2min内)38框是由BT20钛合金材料模锻而成,BT20钛合金的成分是Ti-6Al-2Zr-1Mo-1V,其主要特点是具有中等的室温和高温强度、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焊接性能,以及较低的工艺塑性BT20合金的长时间(3000h)工作温度可达500℃,瞬时(不超过5min)工作温度可达800℃因此,38框存在着烧伤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如果38框轻微烧伤也必定会造成其强度下降,38框是机身重要受力框,是机身的重要定位部件,一旦受损,飞机修理时将涉及到大批量的构件拆卸和更换,并要对所有构件重新定位,修理难度和深度成倍增加;如果只是承受过短时间的灼烧而没有造成组织结构的变化,那就大大降低飞机的修理难度因此,判断结构是否烧伤对飞机的修理工作至关重要基于以上的分析,在对该架飞机检测时,只能采取无损检测的方法拟以电导率检测为主,为增加可靠性,再采用硬度检查方法进一步验证。

四、实例检测采用电导率检测法对BT20钛合金进行检测在理论上和实验室分析中是完全可行的,但在飞机结构修理过程中还没有采用过为了慎重起见,还需要采用传统的结构烧伤判断方法———硬度检测法进行检测硬度检测法以离位取样检查最为准确,但不允许对飞机结构进行破坏取样,只能采用手提式里氏硬度计原位检测硬度由于38框结构比较粗大,测量时稳定性较好,因此手提式里氏硬度计的误差也比较容易控制1.电导率检测1)检测仪器,,FM-150(NutritionNDT)数字式电导率检测仪2)检测步骤a.表面清理对烧伤部位表面进行清洗,清除表面的油污、烟灰等杂物b.仪器校正将仪器调整到初始状态c.测量点选择在38框上设置12个测量点,其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3、4、5、6、7是火烧区;10、11、12是非火烧区;1、2、8、9是烧伤与未烧伤的过渡区图138框测量点分布情况1.手持仪器探针对38框1~12点分别进行测量,记录下测量结果,见表1表1中的每个数值均为对同一点测量5次所得到的5组测量数据所求得的平均值表138框框沿各测量点电导率数值2.硬度检测所采用的仪器为HT-2000型手提式里氏硬度计,对上述12个测量点的硬度检测给出了数据。

里氏硬度计可以通过机内微电脑与其他硬度值将里氏硬度换算为HRC表2是38框各点硬度数值同样,表中的每个硬度值均为5组测量数据求得的平均值表238框各点硬度数值3.结果分析对于38框,所设的火烧区、过渡区和非火烧区各点的电导率值没有明显的差异,其变化数值没有规律性、倾向性的变化,说明38框烧伤区、过渡区和非烧伤区电导率没有大的变化,因此可以判断38框“烧伤区”还没有达到使材料强度下降的烧伤程度从对38框的硬度检测结果来看,各点的硬度值均在仪器硬度测量允许值的误差范围内,可以认定硬度值没有规律性变化,用硬度法也可以判断38框没有烧伤对修理后放飞的飞机进行了长期的跟踪检查,该飞机达到规定的大修时间后,又对38框作了全面的检查,结果令人满意,说明用电导率法检测飞机钛合金烧伤是可行的参考文献:[1]王大鹏.钛合金的高温氧化及防护.2016.[2]周小新.钛合金烧伤机理及检测方法研究.2017.[3]吴秀萍.航空钛合金结构的几种典型损伤形式及控制.2016.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