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够满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模仿、交往的需要,而角色游戏则是最受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之一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所熟悉和喜爱的角色,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再现周围事物和社会生活中的场景,为幼儿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社交能力提供了机会,对幼儿的创造性、自主性、社会性及认知、情感、意志的发展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尤其是对即将要步入小学的大班幼儿的社会责任心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一、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1.游戏的内容不断丰富,角色和规则变的复杂,幼儿的社会性不断增强大班幼儿群体意识、协作能力不断提高,对游戏的兴趣逐渐加深,对游戏规则逐渐细化,因此,大多数幼儿能够自主、创造性地反映生活,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感情,并且能主动地协调游戏中的角色,自觉遵守游戏中的规则2.游戏的合作意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大班幼儿常常以合作游戏为主,他们会游戏中进行分工,挑选出游戏“首领”,保证游戏的的顺利进行在游戏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通过老师的帮助指导,可以学着共同协商、讨论来完成游戏活动。
例如:在“我要上小学了”为主题的角色游戏中,教师让幼儿对“谁来当老师”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说着自己的想法:“请汪老师来当老师吧!”“小朋友来当老师吧!”“请老师选吧!”“那也不能每天都让老师选呀!”“那么我们自己报名吧!”……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气氛异常热烈,大家自由发表看法,努力说服对方,最终达成共识,一致认为“谁在哪方面优秀,谁就能做那一科目的老师”二、角色游戏对大班幼儿教育意义1.角色游戏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的角色不同,在语言、行为、规则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并且,大班角色游戏以合作为主,需要幼儿共同协商讨论游戏的主题、内容、角色分配及规则设置等例如: “医生”应该救死扶伤,帮助病人摆脱痛苦;当“妈妈”对“孩子”要有亲切感;“乘汽车”要排队,买东西要文明,“好朋友”要相亲相爱;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都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2.角色游戏有助于大班幼儿语言的发展开展角色游戏,需要动作、表情以及语言的辅助来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在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因为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好,会突然不知道说什么,甚至有的会大哭,影响游戏的正常进行,这时教师就应根据游戏的情节用暗示性的语言提醒幼儿,用肯定的语言鼓励幼儿大胆勇敢的说,使游戏继续进行。
3.角色游戏为幼小衔接工作做好准备工作大班幼儿喜欢参与富有挑战的游戏,喜欢游戏与学习相融合,愿意尝试幼小衔接的游戏内容,并能以积极、独立自主的进行游戏例如:在开展“我上小学了”的主题角色游戏之前,老师要带领幼儿参观某小学及小学的学习生活,为幼儿获取一定的经验,在游戏时引导幼儿模仿小学生上下课,做作业课外活动等为内容,让大班幼儿扮演小学生的角色,体验小学生的生活,以此来培养大班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帮助幼儿减轻入学前的焦虑,为幼升小做好准备三、大班幼儿角色游中存在的问题1.游戏主题单一、内容陈旧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思维能力不断的提升,他们开始对越来越多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有的幼儿园班级在熟悉的角色区开展主题的角色游戏,游戏区域布置单调,在大班重复开展小中班开设的“医院”、“娃娃家”等角色游戏,游戏内容、形式、材料等都没有更深层次的开发与创新,不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2.教师缺乏系统的观察,指导随意在角色游戏开展中,观察是解读幼儿的最好方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教师不会观察,在角色游戏中进行盲目的指导3.为了更好的达到游戏目的,老师们经常忽略幼儿的游戏主体性地位通过观察发现,游戏的开展中教师干预游戏太多,造成幼儿角色游戏中自由的缺失,导致幼儿无法更好的进入游戏角色。
教师为了达到游戏的目的,总是指导幼儿按自己设定的计划活动,导致幼儿在游戏中很被动,没有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四、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1.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游戏前让幼儿参与游戏环境布置,提供形式多样、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和玩具,创造一个舒适、轻松、自由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陶冶情操,在游戏中健康快乐的成长2.与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组织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进行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是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因此,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角色游戏时,启发幼儿独立的提出游戏的主题、内容和规则等,让幼儿在一起商量游戏主题选择、角色的分配、规则的制定、材料的选择、环境的布置等,尊重幼儿的选择和意愿,从而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3. 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善于观察,适时介入指导在角色游戏中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方便教师对幼儿的了解和对活动的观察,有助于幼儿活动质量的提高教师在指导大班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要十分注意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尊重幼儿意见,有目的的进行引导和帮助,做游戏的指导者、参与者,善于使用启发方式的语言,给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幼儿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得以充分的发展,让每个幼儿游戏潜能和特长得到很好地发挥。
对于游戏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参与不同角色的扮演,并尝试着让他们评价同伴和自己的游戏表现等3. 做好游戏结束时的讲评 角色游戏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过程,也应该愉快结束,让幼儿有下次再做游戏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掌握时机,在幼儿游戏兴致尚未低落时,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情节,运用多种方式结束游戏,使幼儿保持继续游戏的积极性1)保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创新行为进行讲评在角色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幼儿富有创新的行为,我们可以采用保留现场进行讲评的方法如在娃娃家的橱窗摆设上,刚开始幼儿都把一些灶、碗、瓢、盆放在上面,既零乱又不符合常理,可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却把从商店买来的小狗玩具和电视机摆在了橱窗上,两个娃娃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收玩具时,保留这一现场让幼儿进行对比讨论,大家都肯定了橱窗装饰的结果这样一来,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不断地想出各种方法,让娃娃家变得温馨些 (2)鼓励幼儿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讲评,感受游戏的乐趣幼儿在游戏中认认真真地扮演、模仿,游戏结束讲评时,能走上前来以角色的身份向同伴把自己如何扮演角色的事情告诉大家,这样,可以与大家一起分享游戏的心情,感受游戏的乐趣如:“我今天玩的不开心,因为蛋蛋同我一起玩理发店,可是他老跑到别处去,只有我一人在玩。
又如“我今天玩的很开心,超市的生意特别好”通过分享游戏的环节,让大家对角色身份的职责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同时,通过讲述既发展了口语表达,又能达到相互启发、交流的目的总之,从孩子们游戏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很多东西,也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只要我们仔细地去观察,认真分析幼儿游戏的经验、能力、态度,寻找他们在游戏中的反应和需要,再进行调整,并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让幼儿去解决、去观察周围的事物,那么这样的游戏会越玩越丰富,越玩越有创造,从而使孩子们在每次的游戏中都有所发展,真正实现游戏的教育价值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