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上册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案例《司马光》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71KB
约6页
文档ID:252195598
三年级上册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案例《司马光》_第1页
1/6

三年级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案例24、司马光一、 本课目标:1、 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3、 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二、 课标对本学段的目标要求:1、 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 硬笔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 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5、 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司马光》自主型分层作业: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及数量A类基础性必做题:1、认真拼读,规范书写ting yuan dengshandie ludfangqi( ) ()( )()zhong ren chiyouzhl chisi maguang( ) ()( )()2、比一比,再组词群()挺()跌()持()司()裙()庭()铁()待()同()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群儿戏于庭 ). (2)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3)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4、用划出句子的朗读停顿1) 群儿戏于庭2)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3) 水迸,儿得活B类提升性选做题: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这个故事C类拓展性挑战题:(2选1)1、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小时候的故事? 2、运用今天学习的解词方法,你能说一说这个故事的意思吗?徐孺子赏月【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注释】① 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② 尝:曾经③ 瞳子:瞳孔④ 语:对 说⑤ 然:这样⑥ 戏:玩耍,嬉戏三、 设计意图:A类基础性必做题:生字新词的认读、书写、默写、新词理解运用等,重在巩固夯实字词基础,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看拼音写词语和比一比再组词巩固了课上所学生字新词,加字成词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掌握了文言文的释词方法B类提升性选做题:字词句的理解运用、语段文章的归纳概括等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锻炼语言表达及概括的能力。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课内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C类拓展性挑战题:课外阅读延伸、迁移类小练笔等目的在于拓展课外延伸,增加积累,增广见闻在说说写写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题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多种释词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四、 激励措施:用多种形式反馈,考查各层次学生情况,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于肯定要创造机会让每层次的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可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好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 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困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指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这样,通过评价,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在班级中形成竞争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五、 实际效果:A类基础性必做题,大多数学生能做到书写较规范、认真节奏停顿的划分掌握不够扎实B类题难度比A类稍有提高,偏重于理解。

第1题选做的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找出关键句感受人物特点第2题小部分学生能说出文章的大意,但语言表达能力欠缺C类题目难点最大,更具挑战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翻译不够具体全面,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做到较好六、 调整设计:1、 布置预习学习内容的作业小学中段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自学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尽其所能对课文进行自主预习,以便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学习,更有利用学生发挥潜能成为课堂的主人2、 布置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 根据课时目标,紧紧围绕目标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3、 布置口头识记的作业 如: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二会字的识记等4、 布置观察、收集类作业 这类作业往往能为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为学生写作准备第一手资料5、 布置亲子互动类作业如:(1)推荐书目,《窗边的小豆豆》《夏洛的网》《稻草人》等鼓励亲子共读,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的同时也解决了课外阅读面广,涉及问题较多,教师不能一一兼顾的问题,提高了阅读效率 (2) 布置学生把学到的课文讲给家长听,检测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发挥的家庭教育一对一因材施教的特长3) 写心里话,把自己当时心态写出来读给家长听,促进亲子关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