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经济学(11-13章)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252191151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29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资经济学(11-13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投资经济学(11-13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投资经济学(11-13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投资经济学(11-13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投资经济学(11-13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资经济学(11-13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资经济学(11-13章)(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十一章 国际投资 第一节 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 国际间接投资 第四节 新型的国际投资方式 第一节 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投资的含义和作用 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投资理论评析 一、国际投资的含义和作用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lnvestment)是国际货币资本及国际产业资本跨国流动的一种形式,是将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向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 国际投资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别于国内投资: (1)国际投资目的的多样性 (2)国际投资领域的市场分隔及不完全竞争性 (3)国际投资中货币单位及货币制度的差异性 (4)投资环境的国际差异性 国际投资对

2、世界经济的发展作用: (1)资本转移效应 (2)技术和管理转移效应 (3)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效应 (4)贸易创造效应 (5)就业效应 二、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投资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已基本完成的英国工业革命。跨国银行的出现是国际货币资本运动(即国际间接投资)产生的重要标志。 国际资本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形态的国际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运动首先表现为商品资本的运动,即国际贸易,其次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运动,即以国际借贷、国际证券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再次,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运动,即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本在国际范围内运动的最

3、高形式。 国际投资发展的历史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14年以前的国际投资。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投资。 (3)二次大战后至60年代末的国际投资。 (4)70年代以后的国际投资。 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特点包括: (1)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严重脱节; (2)国际间接投资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3)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迅猛,流量达到创记录的水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是国际投资的主要投资者和吸纳者; (4)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继续增长; (5)跨国公司仍是对外投资的主体,兼并和收购成为其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 (6)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

4、构向第三产业倾斜,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向外国投资者开放成为国际投资新特点。 三、国际投资理论评析 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是以古典或新古典经济学为其理论基础的,其前提条件是市场是完善的,即市场上完全竞争、信息充分、资本自由流动。 与古典理论不同,新古典理论引入资本边际生产力的概念,认为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差异才是决定资本国际流动的因素,较好地解释了资本流动多发生在发达国家的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早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对外国直接投资不能做出有效的解释,经济学家开始从产业组织理论、贸易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出发进行深入研究。 (1)

5、产业组织理论对境外投资的解释;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3)折衷理论; (4)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5)边际产业扩张论; (6)“两缺口”理论; (7)债务周期理论。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独资经营 合资经营 合作经营 合作开发 BOT投资方式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1、国际直接投资的含义和分类 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又称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FDI),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划分标准,国际直接投资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它国的生产或经营

6、,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1)按照境外投资进入东道国的方式,可以分为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 (2)从子公司与母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向是否一致富,美国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家凯夫斯(Richard Caves)将国际直接投资分为垂直式境外投资、水平式境外投资、多角化境外投资; (3)国际直接投资按投资者对企业参与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形式: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BOT投资等。 2、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 (1)政治及社会文化因素。 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政治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投资接受国或地区的政局是否稳定,投资环境有无突变的可能,以及当政府首脑更迭时能否保证政策

7、的连续性等 第二,各国制定的有关投资的法律或条例。投资接受国是否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外国投资法是否完善等,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变化的重要因素。 第三,各国对外资的政策干预措施。 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一国居民的消费模式、文化传统、社会文明程度、民族风俗习惯以及对外国人的态度和礼遇等。 (2)经济因素 第一,经济增长的前景。 第二,资本收益率。 第三,金融市场条件,即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是否健全,资金调节机制是否发达等。 (3)风险因素 二、独资经营 独资经营是指根据东道国有关法律规定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全部由外商出资并独立经营的一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 二战后,独资企业都得到较大的

8、发展。因为: (1)拥有先进技术是跨国公司的最重要的垄断优势; (2)实现价格转移。 独资经营特点: (1)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一般政府在独资经营企业的设立上的审查较为严格; (2)从经营管理权限来看,独资企业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同时东道国政府还对独资企业进行必要的保护和监督管理。三、合资经营 1、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 合资企业,亦称合资经营企业或股权式合营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属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依据东道国的法律,并经东道国政府批准,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股权式合营企业。 2、合资企业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东道国政府

9、关于设立合资企业的目标来划分,合资企业主要划分为外向型、内向型和开发型三类; (2)根据合资企业的投资比例来划分,可划分为对等型、参与型和联合型三种类型; (3)按合资企业组织形式划分,可划分为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份额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 (4)根据合资企业的经营范围来划分主要有工业生产型、工程承包型、服务型和农林生产型四类。 3、合资企业的特点 (1)资本由合资各方共同投资; (2)生产经营由合资各方共同管理; (3)合资各方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4)合资企业有较为充分的经营权。 四、合作经营 1、概念:合作经营是指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投资者,在签订的契约或合同、协议

10、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种国际经济合作形式的简称。 2、合作经营企业,也称契约式合营企业,是由两国或两国以上合营者在一国境内根据东道国有关法律通过谈判签订契约,共同投资、共担风险所组成的合营企业,双方权、责、利均在契约中逐项明确规定。3、合作企业与合资企业相比,存在以下不同之处: (1)企业投资方式不同; (2)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不同; (3)利益分配和投资回收方式不同; (4)法律依据和法人地位不同; (5)经营期限和清算方式方面也有所不同。五、合作开发 1、概念:合作开发是资源国通过招标方式与中标的一家或几家外国投资开发公司签定开发合同,明确各方的权、责、利,联合组成开发公司对资源国石油等矿产资

11、源进行开发的又一种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经营方式。 2、合作开发的程序 (1)第一阶段:地球物理勘探阶段; (2)第二阶段:资源勘探开发阶段。 3、合作开发的特点 (1)东道国政府对合作开发项目管理较严; (2)合作开发项目投资多、风险大、利润高。 六、BOT投资方式1、BOT投资的含义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意为建设-运营-转让,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为了吸引私人资本建设基础设施而采用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2、BOT投资项目的运作程序 (1)确定项目阶段: (2)项目准备阶段: (3)招标阶段: (4)合同谈判阶段: (5)建设阶段: (6)经营阶段: (7

12、)转让阶段: 3、BOT投资与中外合作经营的异同 (1)中外合作企业的经济行为完全是企业之间的,其经济行为一般地说是纯粹的企业行为,而政府并不承担主要的经济责任。BOT方式的项目公司一般都与项目所在国政府建立紧密的联系。 (2)中外合作企业必须有一定数量比例的自有资金,而且注册资本以外的贷款是有追索权的。BOT方式的自有资金的投入数量没有比例限制,资金主要是银行等金融部门提供的无追索权的贷款。 (3)中外合作企业一般不会有政府股份,合作期满后,公司财产移交给中方的一个企业。而BOT方式的项目在合同期结束后,财产完全移交给政府。4、在BOT方式实际运行过程中,又演化出一些形式,如:BOOT:BU

13、ILDOWNOPERATETRANSFER(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BUILDOWNOPERATE(建设拥有经营);BORT:BUILDOWNRENTTRANSFER(建设拥有租赁转让);BOOST;BUILDOWNOPERATESUBSIDZETRANSFER(建设拥有经营补贴转让);BTO:BUILDTRANSFEROPERATE(建设转让经营) 。 第三节 国际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国际信贷 国际证券一、国际间接投资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含义:国际间接投资又称金融投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投资者通过各种方式的贷款、购买股票、发行债券、期货(期权)交易等行

14、为进行的对外投资活动。按从事国际间接投资的主体,国际间接投资可分为;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机构的投资、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根据筹资的手段和管理的方法,国际间接投资可分为国际银行信贷、出口信贷、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证券等。 影响因素:国际间接投资的流量及流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政治因素外,还取决于利率、汇率、风险性及受援国的偿债能力等。二、国际信贷 国际信贷(International Credit)是一国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政府、公司企业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另一国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政府、公司企业以及国际机构提供的贷款。 国际贷款一般包括政府贷款、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15、、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出口信贷。 (1)政府贷款 政府贷款(Governmental Loan)是指一国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性贷款。政府贷款是以国家政府的名义提供与接受而形成的,主要使用国家财政预算收入的资金,通过列入国家资本的收入与支出的信贷,政府贷款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政府贷款是以政府名义进行的双边政府间的贷款,因此需要各自国家的议会通过,完成应具备的法定批准程序 第二,政府间贷款一般在两国外交关系良好的基础上进行,为一定的政治外交关系服务 第三,政府贷款属于中长期贷款,一般都是低息,甚至无息的,是具有经济援助性质的优惠贷款 第四,政府贷款要受贷款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

16、支与国际收支状况的制约,因此它的规模一般不会太大。 (2)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International Banking Credit)是某国银行或国际贷款银团在国际金金融市场上向另一国借款人或国际机构提供的贷款。贷款期限有短期、中期、长期三种;利率为市场上固定或浮动利率,较多地使用浮动利率。有独家银行贷款和国际银团贷款两种方式,在中长期信贷中银团贷款较为流行。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与其他各种国际间接投资形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信贷资金使用上比较自由,不受贷款银行的限制; 第二,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资全供应充分,借取方便,历年贷款额增长较快,每笔贷款金额较大; 第三,国际商业银行贷款的信贷条件较为苛刻,贷款利率水平较高,贷款期限较短。 (3)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国际金融组织根据其业务范围和参加国数量,可分为全球性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区域性的国际金融组织两种。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IBRD)、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区域性的国际金融组织,有亚洲开发银行(ADB)、泛美开发银行(IDB)、非洲开发银行(ADB)、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