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蛋白项目绩效与薪酬管理方案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252179160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9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蛋白项目绩效与薪酬管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食用菌蛋白项目绩效与薪酬管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食用菌蛋白项目绩效与薪酬管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食用菌蛋白项目绩效与薪酬管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食用菌蛋白项目绩效与薪酬管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菌蛋白项目绩效与薪酬管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蛋白项目绩效与薪酬管理方案(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用菌蛋白项目绩效与薪酬管理方案目录第一章 项目简介4一、 项目单位4二、 项目建设地点4三、 建设规模4四、 项目建设进度4五、 建设投资估算4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 绩效的内涵7一、 绩效概念的沿革与发展7二、 绩效的含义13第三章 绩效管理系统16一、 绩效管理系统的特征及评价标准16二、 绩效管理系统的构成24第四章 绩效评价的流程29一、 绩效评价的过程29二、 绩效评价的目标31第五章 绩效评价的内容33一、 工作能力评价33二、 工作业绩评价34第六章 职位评价35一、 职位评价的方法35二、 职位评价的发展趋势40第七章 薪酬的内涵及其功能44一、 薪酬的概念44二

2、、 报酬与薪酬的关系45第八章 市场薪酬调查48一、 薪酬调查的实施过程48二、 薪酬调查的内容60第九章 薪酬水平决策的影响因素63一、 产品市场因素63二、 企业特征要素65三、 劳动力市场因素71第十章 薪酬制度设计概述78一、 薪酬制度的含义及其设计目标78二、 薪酬制度体系设计的流程80第十一章 职位薪酬制度体系设计85一、 技能薪酬制度体系的实施条件85二、 职位薪酬制度体系的主要类型88三、 职位薪酬制度体系的实施条件91第十二章 员工福利设计与管理95一、 员工福利设计的流程95二、 员工福利管理99第十三章 员工福利概述103一、 员工福利的定义103二、 员工福利的作用10

3、3第一章 项目简介一、 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17.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1333.00(折合约17.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21543.21。其中:主体工程13806.21,仓储工程3991.2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2523.85,公共工程1221.95。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

4、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7326.4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601.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45%;建设期利息13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7%;流动资金1595.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78%。(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5601.07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4726.3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45.50万元,预备费129.25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

5、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3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1327.80万元,纳税总额1064.76万元,净利润1586.0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3.76%,财务净现值-60.53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93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1333.00约17.00亩1.1总建筑面积21543.21容积率1.901.2基底面积6573.14建筑系数58.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3.042总投资万元7326.452.1建设投资万元5601.072.1.1工程费用万元4726.322.1.2工程

6、建设其他费用万元745.502.1.3预备费万元129.252.2建设期利息万元130.002.3流动资金万元1595.383资金筹措万元7326.453.1自筹资金万元4673.413.2银行贷款万元2653.044营业收入万元13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11327.806利润总额万元2114.777净利润万元1586.088所得税万元528.699增值税万元478.6410税金及附加万元57.4311纳税总额万元1064.7612工业增加值万元3632.8413盈亏平衡点万元5883.45产值14回收期年6.93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3.76%所得税后16财务

7、净现值万元-60.53所得税后第二章 绩效的内涵一、 绩效概念的沿革与发展随着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绩效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对绩效概念的理解不同,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的侧重点和思路就会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了解绩效概念的沿革与发展。对于绩效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一)结果绩效观结果绩效观认为绩效就是组织期望的结果。卫氏辞典将绩效定义为“完成某种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Bernardin和Beatty(1984)认为,绩效是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在特定工作职能或活动上生产出的结果记录。Kane(1996)则指出绩效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这种东西与目的相对独立存

8、在。结果绩效观认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采用以结果为核心的绩效方法较为可取,因为它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的,而且可以使个人的努力与组织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在企业组织里,企业的最终绩效既可以表现为财务结果,也可以表现为非财务结果。比如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每股盈余等这类财务结果,在评价员工业绩和经营部门业绩、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著名的杜邦财务分析系统就是以财务结果为主要评价内容。又如企业产量、市场占有率、银行的吸储率、学校的升学率等这类非财务结果,通常可以转化为财务结果或者与实现财务结果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数字,而非财务结果则在部门层面和成本、费用中心使用,比如生产部门、职能部门等

9、。当然在企业层面也会有一些非财务的结果受到关注,非财务结果并不总是带来相应的财务结果,比如企业产量的增加、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并不一定代表利润的上升。财务结果和非财务结果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长期结果(或者未来)、中期结果和短期结果。一般来说,股东对于长期结果的追求甚于对短期结果的追求,而员工对短期结果的追求要甚于对长期结果的追求。具体的情况还与组织所在行业和组织本身的特点及经营理念有关。(二)行为绩效观行为绩效观认为,绩效就是那些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牛津辞典(OxfordDictionary)将绩效解释为“执行或完成一项活动、任务或职能的行为或过程”,Murphy(1990)把绩效定义为“一套与

10、组织或组织单位的目标相互关联的行为,而组织或组织单位则构成了个人工作的环境”.Ilgen和Schneider(1991)认为,绩效是个人或系统的所作所为。Borman和Motowidlo(1993)则提出了著名的“关系绩效一任务绩效”二维模型,其中,任务绩效是指那些所规定的行为或与特定的工作熟练有关的行为,而关系绩效则是指自发的行为或与非特定的工作熟练有关的行为。Campbell(1993)则指出,“绩效可以被视为行为的同义词,它是人们实际采取的行动,而且这种行动可以被他人观察到。绩效应该只包括那些与组织目标有关的、并且是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进行评估的行动或行为。”Campbell的观点暗示,尽

11、管绩效是行为,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绩效,只有那些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才能称之为绩效。Campbell认为之所以不以任务完成或目标达成等结果作为绩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许多工作结果并非必然是由员工的工作带来的,可能有其他与个人所做工作无关的促进因素带来了这些结果;其次,员工完成工作的机会并不是平等的,而且并不是在工作中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与任务有关;最后,过度关注结果将使人忽视重要的过程和人际因素,使员工误解组织要求。(三)能力绩效观在管理实践中人们发现,仅仅按照既定的行为方式做事情是不够的,员工还应该具备在既定程序下行事的技能和能力,这就产生了技能和能力代表绩效的观点。一般而言,能

12、力越出众的企业和员工越容易产生高绩效。不过,如果更进一步理解绩效和能力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员工潜在的价值观、动机、态度(如诚信、敬业精神等)等驱动着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表现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行为,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只是露在水面之上的冰山一角;所以,价值观、动机、态度等才是创造绩效的源动力。只有具有了这样的源动力,再具备必需的能力和技能,才能创造出企业所期望的业绩。一般对于劳动过程可见、工作结果易于评价的员工,只要控制好员工行为就可以产生好的绩效了,但对于那些工作结果难以评价、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型员工,就应当对他们的价值观、能力和技能进行管理,通过激励他们的内在主动性使其尽力工作,产生出高绩

13、效来。(四)产出绩效观一些学者认为绩效是一种组织产出,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组织期望得到什么,什么就是绩效。结果和行为都属于组织的产出。绩效可以根据本组织的使命、目标和战略来界定,但也并非全都如此。绩效就是一个系统所生产的被认为有价值的以产品和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产出。产品或服务被认为是通过绩效单位来实际完成的。衡量产品或服务的绩效单位的典型生产指标包括:数量、时间和质量。实际上,从广义角度理解,工作结果、工作方式、工作行为、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提升等都可以看作是组织的广义产出,有些产出是直接的、外显的,有些产出则是间接的、隐含的。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员工有利于组

14、织目标实现的增值产出,这些产出既包括工作结果这样的直接产出,也应包括工作行为、工作方式这样的间接产出。如果只开花不结果,尽管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积极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其岗位工作目标,就难以对组织作出应有的贡献;相反地,从绩效管理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看员工有没有完成工作目标,而且还要看其工作目标是如何实现的。例如,对于一个企业车间层的操作工而言,其绩效不仅要看他有没有完成劳动定额,即产品的数量和产品质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还要看他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如果其产量是以降低设备的养护,靠拼消耗、拼设备取得的,那么他的这种绩效表现与组织的目标就是不一致的。再如,对一个企业销售人员而言,其绩效不仅要看其完成的销售额和回款率,还要看其销售额是如何实现的,如果是以误导顾客,作不实的承诺,或强势推销等手段,尽管一时的销售成绩不错,但对公司的形象与客户关系会产生极为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对销售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价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其销售额、回款率,还要看其客户维护、市场信息收集、客户的满意度,以及开发新客户的意识等方面的指标。(五)综合绩效观综合绩效观认为,绩效既可以是结果,也可以是行为。Brumbrach(1988)认为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行为本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