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杨庄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2165337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杨庄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宿州市杨庄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杨庄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杨庄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宿州市杨庄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ATP的形成和三碳糖的还原场所分别是 ( )A.都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B.前者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后者在叶绿体基质中C.都在叶绿体基质中 D.前者在叶绿体基质中,后者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参考答案:B2. 纯合高秆(D)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染病(e)水稻两个纯合子作亲本杂交,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2/16 C3/16 D4/16参考答案:A3. 在显微镜

2、下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你认为此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有丝分裂末期参考答案:C4. 现有三支试管A、B、C,先向A、C试管内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向B试管内加入2mL蔗糖溶液,再按下图所示步骤操作,最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 A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 A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D B、C试管内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参考答案:答案:A5.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直接和间接地证明了DNA ( )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能进行自我

3、复制,上下代保持连续性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是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 A B C D参考答案:B6. 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种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系列生化反应B固定化细胞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活性迅速下降参考答案:C7. DNA分子有不变的基本骨架,其构成是( )A脱氧核糖和磷酸连结而成 B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而成C由碱基遵循互补配对原则形成 D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参考答案:A8. 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成的生物体为A. 单倍体 B. 二倍体 C

4、. 三倍体 D. 六倍体参考答案:A9. 动物细胞融合的目的中,最主要的是( )A、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制备单克隆抗体 C、培育新物种 D、生产杂交细胞参考答案:B10.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除适宜的温度、pH和无菌条件外,还需要有植物激素进行调节B. 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需要用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再用灭活的病毒促进融合C.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使生物多样性大大增加D. 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箱中培养, CO2的作用是为细胞提供碳源参考答案:A在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除适宜的温度、pH和无菌条件外,还需要生长激素和细胞分

5、裂素进行调节,A正确;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能用灭活的病毒,该方法用于动物细胞融合,B错误;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属于无性繁殖,不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C错误;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箱中培养, CO2的作用是调节pH,D错误。11. 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半胱氨基(C3H7O2NS) 丙氨酸(C3H7O2N)、赖氨酸(C5H12O2N2)、苯丙氨酸(C9H11O2N)。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 Aq+1 Bp-1 C q-2 Dp+1参考答案:B12. 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6、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参考答案:C13. 据报道,英国科学家从人的皮肤细胞中提取出细胞核,植入剔除了细胞核的牛卵细胞中,从而培育出人兽混合胚胎。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种混合胚胎中有99.9的遗传物质来自人,只有0.1来自牛。你认为这0.1的遗传物质最可能存在于牛卵细胞的A细胞核B线粒体C叶绿体D核糖体参考答案:B14.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B.用藓类叶片观察叶绿体,应用镊子撕取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进行观察C.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中好氧细菌的作用是检测氧气的释放部位D.观察植物细

7、胞质壁分离现象,需对细胞进行染色参考答案:C15.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参考答案:B16. 当种子萌发成幼苗时,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通常表现为( )A不变 B降低 C升高 D不确定参考答案:B17. 下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DP通过磷酸化反应生成ATP ,并贮存能量 B. ATP通过水解反应生成ADP,并释放能量 C. 细胞

8、发生ADP的磷酸化反应形成ATP时,一定伴随产能的反应。D. 细胞发生ATP水解反应时,Pi一定是减少的。参考答案:D18. 间接接受下丘脑调控的腺体是 垂体 甲状腺 肾上腺皮质 胰岛 卵巢 A B C D参考答案:D19. 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DNA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 B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C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D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参考答案:B20. 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B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

9、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C如果受体细胞是动物细胞,过程可用农杆菌转化法D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参考答案:B21.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做还原性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B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 C稀释的蛋清溶液与苏丹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所用的材料必须始终处于活动状态参考答案:B略22. 某条双链DNA分子中,共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B. 该DNA分子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C. 该DNA分子中

10、ATGC3377D. 复制过程中,双链未完全解开,即可开始复制参考答案:BDNA分子中每条链的一端都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因此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A项正确;DNA分子总共有200个碱基,则每一条链上的碱基总数是100个,该DNA分子中碱基比例已经确定,所以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100种,B项错误;由一条链上ATGC1234,计算得一条链上100个碱基中含A、T、G、C依次是10、20、30、4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另一条链上含A、T、G、C依次是20、10、40、30。故该DNA中含腺嘌呤A数为102030个,含胸腺嘧啶T数为201030个,含鸟嘌呤G数为304070个,含

11、胞嘧啶C数为403070个。因此,该DNA分子中ATGC3377,C项正确;DNA分子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D项正确。23. 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参考答案:D24. 对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高倍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呈绿色的DNA分子和呈红色的RNA分子B. 在给细胞染色之前,应先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烘干的载玻片C. 先用甲基绿染色观察DNA的分布,再用吡罗红染色观察RNA的分布D. 可观察到D

12、NA分子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分子只分布在细胞质中参考答案:B【分析】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详解】高倍镜下可看到呈绿色的细胞核和呈红色的细胞质,不能看到DNA和RNA分子,A错误;染色前应先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烘干的载玻片,以增大细胞膜透性,使染色剂容易进入,B正确;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

13、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错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错误。25. 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动转运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ATPB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降低C肝细胞通过主动转运吸收葡萄糖和O2D胞吐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专一性参考答案:B26. 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病属于过敏反应 B. 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C. 图中的抗体是糖蛋白 D. a细胞表示的是T细胞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a细胞能产生抗体,应为浆细胞;抗体能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特异性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最终被吞噬细胞处理掉解:AB、题图中的该种免疫失调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而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A错误;B正确;C、图中的抗体是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