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2149268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3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假设甲乙丙为55N沿线的三座高度相近的山地,且山顶都有冰川分布。读图回答1617题。16三地雪线高度的分布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乙丙甲17三地雪线高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 B太阳辐射 C植被 D地形坡度参考答案:16.D 17.A2.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4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15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参考答

2、案:14.A 15.D3. 我国东北地区(仅指黑吉辽三省)有58个国家级与省级贫困县,多分布于东北地区的东、西两翼(图1)。东北地区西部的贫困县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南麓及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交界地带;东部的贫困县主要集中于中俄以及中朝边境地区,且多为人口密度小的少数民族集聚区。据此完成3-5 题。3.东北地区西部的贫困县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 物种灭绝 B. 水质恶化 C. 洪涝灾害频发 D. 土地沙化和盐渍化4.目前中朝边境国贫县青年海外务工数量较多,其主要前往的国家最可能是A. 朝鲜 B. 韩国 C. 俄罗斯 D. 日本5.东北地区东、西两翼贫困县脱贫致富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控制人口增长引进外资发展高技术工业发展现代绿色农业A. B. C. D.参考答案:3.D 4.B 5.D3由材料可知,东北地区西部的贫困县分布在大兴安岭南麓和内蒙古高原东部,物种灭绝不是其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质恶化通常发生在工农业发达地区,贫困县一般不会有此类问题;东北地区西部的贫困县位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小,但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易出现土地沙化和盐渍化。4韩国与朝鲜距离我国中朝边境国贫县较近,且与国贫县有相似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可能成为国贫县青年海外务工的选择地。在现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韩国比朝鲜经济发达,因此最有可能成为国贫县青年海外务工的

4、首选地。5东北地区东、西两翼的贫困县主要分布在山区,基础设施条件差,交通通达度低,引进外资发展高技术工业的条件差,因此正确、措施不合理;加快农村脱贫致富需从发展产业入手,而对于农村经济,最主要的是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因此现代绿色衣业符合现代农村的发展要求,故正确;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小,人口多不是导致贫困的原因,因此措施不合理。4. 图示为很多同学见过的反映某类地理原理的典型现象发生时视频的截图,图中破碎编织袋处于快速旋转中。该现象的产生与地形地貌、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1. 该现象发生条件分析,最合理的是A. 丘陵山区B. 日出时C. 夏季D. 阴天2. 对图中可见的破碎编织袋运动状态分析,准确

5、的是A. 旋涡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B. 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C. 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合编织袋顺时针旋转上升D. 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辐散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下沉3. 如果这类现象在足够尺度上发生,将会造成很大危害,如A. 大面积的干旱B. 阴雨绵绵,食物腐烂C. 低温冻害D. 暴雨参考答案:1. C 2. B 3. D【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地面上破碎编织袋处于快速旋转中竖起,说明垂直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一般受热力因素影响,近地面受热形成低压,结合选项,该现象发生条件最合理的是气温高的夏季,C正确,故选C。【2

6、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导致图中破碎编织袋运动的天气系统是局地气旋,气旋是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旋涡,在北半球,气旋区域内水平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垂直空气作上升运动。图中旋涡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地面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使编织袋逆时针旋转上升,B正确,ACD错误。故选B。【3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该现象是气旋,如果这类现象在足够的尺度上发生,将会形成强烈发展的气旋,强烈发展的气旋会造成很大危害,如台风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形式,会形成狂风、暴雨、沿海地区还会产生风暴潮等危害,D正确,ABC错误。故选D。5. 近年来,安徽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单住GDP的碳排放量)不断降低网1表示1995-

7、2009年安徽省碳排放量与GDP变化,图2表示19952009年安徽省煤炭和石油碳排放构成完成1-2题 图1 图21图中A.GDP增速低于碳排放量增速 B.a表示碳排放量C.c表示石油 D能源消费总量几乎不变2为降低碳排放强度,安徽省应着力加强皖北水能的开发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 提高皖南植被覆盖率A. B. c. D.参考答案:BB解析:1.安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导,故C错误;伴随GDP增加,能源消费总量应该不断增加,D错误;安徽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碳排放量增速减缓,GDP增速大于碳排放量增速,B正确。2.皖北水能资源贫乏,错误;提高皖南植被覆盖率增加碳吸收

8、,不能降低碳排放强度 ,错误6. 2017年5月,河南豫南地区,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 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A. 全球气候变暖B. 种植业收益低C. 城镇建设占地D. 市场趋于萎缩11. 当地一些农业部门干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A. 增加生物多样性B.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 恢复

9、土地肥力D. 提高机械化水平参考答案:10. B 11. C10.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种植收益低,人们的积极性不高,B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缓慢的,A错误;城镇建设占地使种植面积减小,但不会改变耕作制度从两熟田变为一熟田,C错误。若因为市场萎缩,可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来解决,而非只种一季,D错误。故选B。11.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两熟田变为一熟田,可以让土地休耕,达到恢复土壤肥力的作用,C正确。故选C。7.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大陆共有25个城市开通地铁运营 表1为我国部分城市连续三天的地

10、铁客运量(单位:万人)统计表据此2成1?3题。表16月18日(周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成都748.65736.5676.7372242.8236.1178.146月19日1193.41065749.4465284.9268.2225.76月20日1188.41088.2772.6451262.6282.1221.71.与地面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的优点有 速度快,准点率高 用地省,客运量大投资少,见效快 能耗少,噪音小A.B.C.D.2.读表可知,地铁A.集中分布在东部省会城市 B.是客运总量最大的城市交通方式C.客运量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D.客运量与城市人口数量呈正相关3.地铁客运量随

11、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天气变化B.票价变化 C.交通管制D.通勤人数变化参考答案:BCD1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部分城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为载体,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思路点拨 与地面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在地下运行,不受地面交通状况十扰,运行速度快,准点率高,且节省城市用地空间,客运最大,能耗少,对城市地面环境产生的噪音干扰小。地铁建设需要在地下进行轨道、电力等作业,工程量大,投资大。2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部分城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为载体,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思路点拨 根据表格可知,我国

12、已开通地铁的城市广泛分布于东、中、西部地区,部分非省会城市也已开通地铁;地铁的客运量与地铁开通的线路和数量密切相关,所以不一定是城市中客运量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地铁的客运量与城市人口数量也不一定呈正相关;表格中地铁周日客运量明显少于周一和周二,说明其具有周期性变化。3命题透析 本题以我国部分城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为载体,考查交通客流量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思路点拨 地铁客运量在周日(休息日)明显少于周一、周二(工作日),说明其受通勤人数(上班人数)的影响很大。8.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地

13、层形成的顺序为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13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d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14若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则A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B通常用环节乙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C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参考答案:12.C解析: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褶皱发生在断层之前,华北平原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13.A解析:北半球的河流向右侵蚀,在北岸堆积,所以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14.C解析:甲环节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通常用地表径流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目前人类可对地表径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9. 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气压升高 B地表气压降低C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 D地表空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参考答案:C10. 某一近似圆状丘陵,现沿最高点、最高点向南、向北200米作三条东西向的剖面线,其结如下图所示,读图后回答对于南坡的整治最合理的是 A修建梯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