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梅川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2141509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梅川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上海梅川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梅川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梅川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梅川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 Y(g)+Z(s),以下能说明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 B反应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单位时间内生成lmolY的同时分解2mol X参考答案:BC2. 一定温度下,向 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 气体和2 mo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 2Y(g) 3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

2、间变化 B. 容器内各物质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C. 容器内XYZ的浓度比为1:2:3 D. 单位时间内消耗0.1 mol X 的同时生成0.3 molZ 参考答案:B3.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氧化物 B.盐 C.金属或合金 D.碱参考答案:C略4. 下列金属中,遇到盐酸或强碱溶液都能放出氢气的是( )A.Al B.Mg C.Fe D.Cu 参考答案:A略5.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反应时,以任意比混合均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B. Ba(OH)2溶液与稀硫

3、酸C. 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D. NaAlO2溶液和稀盐酸参考答案:BA、NaOH少量时,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NaOH足量时,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A错误;B、Ba(OH)2溶液与稀硫酸不管以什么比例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Ba2+2OH-+2H+SO42-=BaSO4+2H2O,B正确;C、稀盐酸少量时,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盐酸足量时,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C错误;D、盐酸少量时,离子方程为:AlO2-+H+H2O=Al(OH)3,盐酸足量时,离子方程式为:AlO2-+4H

4、+=Al3+2H2O,D错误。正确答案为B。6. 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可由右上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对产生H2速率有影响的是 ( )。 盐酸的浓度 镁条的表面积 溶液的温度 Cl-的浓度 A B C D参考答案:C7. 除去NaCl中含有的Ca2、Mg2、SO42-、HCO3等离子,通常采用以下四种试剂:Na2CO3 BaCl2 NaOH HCl。加入试剂合理的操作顺序是A B C D参考答案:D略8.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特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的NaOH溶液:K、Na、SO42、CO32B0.1 molL1的Na2CO3溶液:K、Ba2

5、、NO3、Cl【来源:全,品中&高*考*网】C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D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Ca2、Na、ClO、NO3参考答案:A略9. 使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苯、甲苯、己烯B甲苯、己烯、四氯化碳C己烯、汽油、苯D苯、甲苯、二甲苯参考答案:B考点:有机物的鉴别分析:题中涉及物质都为烃,只用一种物质就可鉴别,则可根据物质的密度大小以及烯烃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性质解答解答:解:A甲苯、已烯、苯都不溶于水,甲苯和己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己烯可使溴水褪色,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故A错误;B在甲苯、已烯、四氯化碳溶液中分别加入溴水,甲苯、四氯化碳与溴

6、水不反应,但溶液分层,甲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二溴己烷,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故B正确;C己烯、汽油密度比水小,且都为不饱和烃,不能用一种物质鉴别,故C错误;D甲苯和二甲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加成反应及萃取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0.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2+Fe=Fe2+CuB. 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

7、2SO4反应:Ba2+ SO42=BaSO4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H2O+CO2参考答案:A【详解】A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铁粉发生置换反应:Cu2+FeFe2+Cu,A正确;B稀H2SO4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2H+Fe2+H2,B错误;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H2SO4发生中和反应:2OH+Ba2+SO42+2H+2H2O+BaSO4,C错误;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H2O+CO2+Ca2,D错误。答案选A。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FeCl2溶液和Fe(OH)3胶体B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相同条件下,Na2CO3比N

8、aHCO3更稳定D用氨水可鉴别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C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D二者都生成沉淀【解答】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故A正确;B焰色反应为为元素的性质,单质、化合物的颜色反应相同,故B正确;C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碳酸钠较稳定,故C正确;D二者都生成沉淀,可用氢氧化钠溶液鉴别,故D错误故选D12. 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Bi和Bi的说法正确的是A.Bi和Bi互为同位素 B. Bi和Bi都含有83个中子 C.Bi和B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9、D.Bi和Bi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参考答案:A略13. 将煤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使煤充分燃烧,提高煤的利用率 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 减少有毒的CO产生,避免污染空气减少CO2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 A B C D参考答案:A略14.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KClO3=K+Cl-+3O2- BNaHCO3=Na+ H+ + CO32- CBa(OH)2 Ba2+ + 2OH- DH2SO4 H2+ + SO42- 参考答案:略15. 可逆反应2SO2+O22SO3,若用2 mol SO2和1 mol 18O2在一定条件

10、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反应,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A18O2原子完全存在于三氧化硫中 B18O2原子存在于氧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中 C生成2 mol 三氧化硫 D生成的三氧化硫等于2 mol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将碱溶液A、盐溶液B按如下程序进行实验,根据下述现象判断:(1)A的化学式 B的化学式 。 (2)完成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D+H2H+P: (3)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盐酸: (4)盐溶液B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是 参考答案:(1) Ba(OH)2 CuCl2 (2) (3) Cu22OHCu(OH)2

11、 Ba CO32HBa 2CO2H2O(4)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某种稀H2SO4和稀HNO3混合溶液100mL,其中,C(H+)1 molL1, C(NO3)0.2 molL1。(1)计算C(SO42) (2分)(2)若往上述混酸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片,可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多少升? (4分)参考答案:(1)C(SO42)(1 molL10.2 molL1)/20.4 molL1。(2分)(2)根据:3Cu + 8H+ + 2NO3 3Cu2+ +2NO + 4H2O n (H+) :n (NO

12、3)0.1 mol :0.02 mol 4 :1,H+ 过量。(2分)则n (NO)n (NO3)0.02 mol,V(NO)0.448L。 (2分)18. (5分)由铝粉和氧化铁混合物组成的铝热剂,高温时发生铝热反应,若1.6g氧化铁发生反应:求(1)参加反应铝粉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生成的氧化铝用1.0mol/LNaOH溶液全部溶解,需NaOH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参考答案:(5分) (1)0.02mol(2分) (2)20ml (3分)略19. 将10 g铁置于40 mL某浓度的硝酸中,再微热充分反应后,共收集到1792 mL混合气体,溶液里还残留4.4 g固体(标准状况)。求:(1)反应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2)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混合气体的组成成分及其体积比参考答案:(写出完整和必要的计算过程)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