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附答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52047011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附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附答案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附答案 导语: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原文: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

2、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

3、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

4、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

5、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选文有改动)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试题: 1.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3分) 2.结合上下文,说说第段画线

6、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2分)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3.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5.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意。(3分)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阅读答案: 1.(1)对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为父子二人的活动提供了特定背景。 (3)多所塑造的父亲这个人物形象间接地起到了烘托作用。 (4)营造出清冷

7、、凝重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透过雪花落在鼻尖上融化后的感觉,含蓄地写出了我看到父亲如此减薪后的酸楚和感愧。 3.运用掏摸抓扔这几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买柴任给父亲钱时的不耐烦及对父亲的不满、冷漠和鄙薄,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气、无礼的小市民形象。 4.(1)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他靠砍柴、卖柴给孩子赚生活费和学杂费,不辞辛苦。 (2)父亲是一个坚忍的人。他为给孩子挣竞赛费,恳求买柴人;面对鄙薄,仍弯腰捡起扔在地上的钱,能委曲求全。 (3)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他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重言传身教。 5.父亲告诉孩子,以后有能力了,要尊重像他那样勤劳、坚忍,渴望被尊重的人。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阅读: 1.风景谈阅读附答案 2.父亲的年阅读附答案 3.大海的呼吸阅读附答案 4.2022楼顶的玉米阅读附答案 5.麦子熟了阅读附答案 6.黄花蒿阅读附答案 7.迷雾森林阅读附答案 8.我的老师阅读附答案 9.集中营的课堂阅读附答案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