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荟萃] 课堂教学方法

上传人:HB****M 文档编号:252035020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荟萃] 课堂教学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堂教学荟萃] 课堂教学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堂教学荟萃] 课堂教学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荟萃] 课堂教学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荟萃] 课堂教学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课堂教学荟萃 课堂教学方法 生物学是一门讨论生命的科学,它描述万千纷繁好玩的生命现象,原来现代孩子对自然界变化莫测现象应当很感兴趣,但由于学生和家长对该学科的认识程度缺乏,甚至连一些教师也认为无关紧要,把它当副科看待,导致学生轻视该学科,缺乏学习兴趣,更缺少探究热情,因此我认为为培育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就要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让学生将“苦学变成“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一、巧设疑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设疑是现代目标教学中的一种手法,它发挥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有效地激发并维持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急、活跃、和谐、生动的理想气氛,增添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讲授叶的结构时,我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叶片正面的绿色比反面的要深些?秋天落叶时,为什么落在地上的叶片多是反面向上正面向下?又如在讲授蝗虫的呼吸系统时,我先不急于讲解并描述这部分内容,而是取出两只蝗虫,一只将它的头部浸入水中,一只将它的胸和腹部浸入水中,要求学生思索哪只会被淹死?这些问题对于学生都有较强的吸引力,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厚的兴趣,并使之因急于了解为什么而仔细听课学习。而问题的解答,又使学生对所学的生物学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举例要扣人心弦,创设教学情境一堂课要到达好的教学效果,有阅历的老

3、师往往会举一些有关生活的例子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强化学生的新颖感,从而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当给学生讲授“每种鸟孵卵的时间是肯定的学问时,我就引用了“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这句歇后语。当讲授家鸽的发育时,出了一道思索题:“爱迪生小时候爬到鸡窝内,能不能孵化出小鸡?为什么引导学生答出,“孵化需要肯定条件,人没有鸡的体温高,胚胎不能继续发育,不能孵化出小鸡。然后快速转向,让学生认识到,在亲鸽体温下,胚胎会继续发育雏鸽。当讲“脊髓的反射功能时,我就出了这样一道思索题,“我们常说某人被打得晕头转向、屁滚尿流,请你以脊髓的反射功能分析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答出“排便反射和排尿反射是受大脑操纵的,当遭受被打

4、等意外事故时,处于脊髓下部的排便和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操纵,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状况。三、课堂语言要生动,富有幽默感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有利于制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景或气氛,生动让要爱听,幽默让人回味无穷,生动幽默的语言会使学生紧急而不拘束,严厉而又不失活泼。例如:在讲遗传时,就可以提问学生:“人的卵细胞和精子的体积有多大?,“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能够容纳这么多的性状?然后再指出这是因为生殖细胞内含有亲代复制的一份DNA,而DNA中则蕴含着大量的遗传信息。这就比较生动。又例如,双眼皮、单眼皮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变成这样表述就富有幽默感:某同学为单眼皮,在调查中发觉自己的父母都是秀丽的双眼皮,而且

5、他怀疑:“他是父母的亲生孩子吗?这样再转讲遗传规律“基因的分别规律。纠正了“遗传就是什么性状就传下去什么性状“的错误认识。这样的教学能关心学生加深理解,增添记忆。而且还使课堂活泼生动,富有情趣。四、加强直观教学,创设产生兴趣教学情境要提高课堂效果,课堂教具肯定少不了,每节课选用合适的标本,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留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良好的作用。例如:在“鸟类的多样性一节教学中,讲解并描述猫头鹰时,我先出示猫头鹰的标本,要求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学问,将静态的标本“复活,由眼前想到田野,想象它在夜晚的活动,猫头鹰为什么能在晚间捕捉

6、老鼠?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商量,商量以后学生纷纷发言:“它的听觉敏锐,能听到很远地方的声音,“它的眼睛和瞳孔很大,能够在黑夜里看清远处的东西,“它的钩爪很锋利,能够捉住鼠类,“它的翼宽大适于翱翔,“羽毛很柔软,晚上飞行时不简单发出声音。我依据大家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猫头鹰适于夜间捕捉老鼠的形态结构特征,由于这些内容是经过学生思而得之,所以学生的印象特殊深刻。五、动手试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应制造条件下,加强试验教学,不仅要想方设法完成规定的学生试验,还应把一些演示试验变为学生试验,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例如:在讲“根对水分的汲取一节时,提出“水在植物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是通

7、过根从土壤里汲取来的。根汲取水分的原理是什么?根汲取水分的过程怎样?外界环境条件对根的吸水有何影响?等在学生试验操作时,提示学生留意对操作中细小问题的观看,使学生边动手边思索,尽可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教师可设计以下几组试验如图来观看细胞吸水和失水,提出“在以下四组试验中,哪种处理方法的目的是什么?使学生能主动查找和观看试验现象来说明问题。通过对这样几组试验的构造,对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疑有很大的关心。六、用谚语、俗语提高学习兴趣在如今的生物教学中,常常出现一些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学问与生物学问相结合:如视而不见爱护色,望而生畏警戒色,以假乱真拟态,鹦鹉学舌仿照行为,望梅止渴条件反射,这些

8、说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抓住了特点,更利于学问的记忆,这样使学生的兴趣大增,课堂气氛异样活跃。七、结合实际教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假如擅长把书本学问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则会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学问的重要意义,也才会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以长久。例如:讲完珠宝的形成缘由,就向学生介绍人工育珠;结合讲解并描述青春期发育的特点谈谈早恋的危害;讲完血液流淌的方向,就向学生提出当意外 创伤引起动脉出血怎么办?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仅能引起学生的留意,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不断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越来越喜爱上生物课。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引用生动好玩的生物学小学问和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以及直观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提高教师地教学效率。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