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含答案)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252021626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八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免费资源、关注公众号:优秀教师之家、优教苑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3分)A.池沼(zho)诘问(ji) 追溯(s) 蟾蜍(chn ch)B.洨河(jio) 丘壑(h) 跋涉(b)绥靖(su jng)C.伛身(y) 孕育(yn) 遒劲(qi)蹒跚(pn shn)D.绮丽(q) 殷红(yn) 藩篱(fn)轩榭(xun xi)2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B)(3分)A许多同学围着在这次考试中表现出色的周洋同学,让他介绍经验,周洋说:“你们先到一边等等,等我喝杯水再赐教。”B只见大厅的角门

2、一开,走出一位老人,手拄拐杖,答道:“老朽写得不好,让大陆的兄弟见笑了。权当文字游戏吧。”C班会课上老师的一番话真是抛砖引玉,使我陷入了沉思。D今天是哥哥18岁的生日,妹妹端起酒杯说:“哥哥,今天是你的寿诞,祝你长寿!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3分)A.阻遏鲜腴无动于衷张皇失措B.惶急琐屑惟妙惟肖因地制宜C.缅甸推祟销声匿迹巧妙绝伦D.镂空繁衍相安无事自出心裁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3分)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敌人节节败退。B.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地答复,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开始相差得很

3、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强调不能有一点儿差错)。C.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设计者和匠师的脑中有关于山水风景的高明构思),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D.他触目伤怀(触碰到自己的眼睛,心里不高兴),自然情不能自已。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是从十六名集训队员中挑选组成的选手。(去掉“选手”)B目前,“兰州牛肉面”已走向海外并遍布全国,产值近千亿元,成为“中华第一面”。(将“遍布全国”与“走向海外”互换位置)C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追求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要甚至

4、是不可替代。(在句末加“的作用”)D国家提出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观点是遏制房价飞速发展的重要结果之一。(将“遏制”改为“阻止”)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B)(3分)A.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作比较)B.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分类别)C.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列数字)D.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举例子)6下列句子中标

5、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2分)A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全文转载,电台反复播送,引起全社会的热烈讨论。B长征的饱满、厚重、震撼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严谨认真的写作方式。C他产生了一个十分强烈的心愿用手中的笔,全面、真实地再现这一灾难。D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7诗文默写。(每题1分,共8分)(1)征蓬出汉塞,_归雁入胡天_。(王维使至塞上)(2)树树皆秋色,_山山唯落晖_。(王绩野望)(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春来描绘初春景象的句子是:_几处早莺争暖树_,_谁家新燕啄春泥_。(4)云漂浮不定,幻化成形,是诗人的歌咏对象。李白在渡荆门

6、送别用“_月下飞天镜_,_云生结海楼_”描述云生海市蜃楼之景;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_孤山寺北贾亭西_,_水面初平云脚低_”,描述了湖水白云相连的景象。二、阅读(46分)(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行拂乱其所

7、为(违背)(2)曾益其所不能(代词,他)(3)而后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忧愁祸患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3分)A课文开篇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卑贱的事例作为论据,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B课文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C课文围绕客

8、观环境与个人及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D课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国家(山河)破碎,城中草木丛生,一片荒芜 。(2分)12.后三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愿望?(2分)后三联表现了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或:表现了诗人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的愿望。)(三)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10分)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

9、?总隐约听到手机铃声?无论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都24小时不离身?手机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你发觉自己有这些“症状”,恭喜你!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在家也好出门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手机已经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在“手机依赖症”已经严重泛滥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患上手机依赖症,给人带来诸多苦楚,轻则患上知识焦虑,看不完的文字图像令人烦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五光十色的手机屏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期下

10、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更主要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隔着屏幕恐怕不太好抒发。长此以往,人类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从客观上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以前手机只能通话、发短信,现在手机的娱乐、休闲,甚至办公功能大大丰富。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店、APP运营商等。工作被“绑在”手机

11、上,久而久之也难以摆脱。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利用手机便捷、通用的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QQ群、微信群,不少工作都在手机上讨论,人际关系也在各类群的“打情骂俏”上活络起来,因此,用不用手机有些时候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而从主观上看,一方面,用手机填满空白时间,给人提供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假象。以前发呆、走神、等候或冥想、深思的时间,现在逐渐被刷屏的快感代替。另一方面,手机也是一种“人际焦虑”的转移。试想下,一群人聚会,如果没有手机,又没法很好融入话题,呆愣着多尴尬;而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了避免和陌生人对话,或者避免自己被关注,埋头玩手机“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主客观因

12、素作用下,“低头族”数量的剧增也不足为奇了。去年,大意为“与人网上聊天不如现实中一起吃饭”的文章,一度在社交网刷屏,引起了不少人共鸣。文章讲的是,美国一男子对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感到厌烦,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先后与几百位朋友面对面交谈,当真实、立体的个体隔桌对话,眼神交流,言语气场共融,都是网络上文字或语音交流达不到的效果,他得出结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有人说,放下手机是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最好方式。但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乐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对于有的人来说,手机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不是想放就能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

13、于机主自身的决心和毅力。(根据网络文章改编)13下列对“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智能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对人的吸引力极大。B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C使用手机能给人带来刷屏的快感,转移“人际焦虑”。D玩手机可以帮助性格孤僻、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找到自信。1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文章开篇一连串的问题,列举了“手机依赖症”的具体表现,既引出说明对象,又形象地展示其危害。B本文采用逻辑顺序,围绕“手机依赖症”展开说明,先分析其危害和成因,再探讨解决方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C用不用手机其实无

14、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所以要治疗“手机依赖症”,必须从客观原因入手解决问题。D文中提及美国一男子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的事例,与“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作比较,说明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15假如你目前也苦于摆脱不了“手机依赖症”,学完本文,你打算如何克服这种症状?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4分)积极参与户外运动,重拾自然之美;参加社区公益或爱心活动,将生活重心从手机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参加朋友聚会,多跟他们“面对面”交谈,畅谈人生。(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点燃一个冬天游睿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

15、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8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哧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没法过了。”女人说。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地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轻声应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