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零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2020892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零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零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零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零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第一零八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 8题(每小题2分,共6分)继英国的疯牛病、亚洲一些国家的禽流感之后,目前正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感染再一次发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信号:某些人畜共患疾病至今仍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凶险杀手!人畜共患疾病是一类可以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感染的疾病。和其他传染病一样,这类疾病的发生也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三个环节。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寄生虫等,种类繁多。这些病原体可感染的对象十分广泛,常涉及许多种在分类系统上相距甚远的动物。如炭疽

2、杆菌和狂犬病病毒几乎可感染所有的哺乳动物和人类,鼠疫杆菌除老鼠等啮齿动物外,还可感染人以及羊、犬、猫、驴等。这样就使许多动物都可被感染而成为病原体的宿主和传播者,从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病种。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达200种,其中较重要的就有89种之多。病原体、传播者和病种的多样性,显然是这类疾病此伏彼起,时常突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畜共患疾病往往具有凶险性。如疯牛病可使患者变成痴呆,埃博拉病毒可使感染者大量流血而死等。为什么对如此凶险的疾病许多人常常麻痹大意呢?原来这同此类疾病在许多动物身上所表现的隐性感染的特性以及疾病的多途径传播有关。所谓隐性感染,就是动物被感染后,常可产生特异

3、性免疫,而不出现症状,这样就使许多人丧失了对于疾病传染源的警惕性。疾病的多途径传播,使病原体可通过饮食、直接接触以及蚊、蝇之类无脊椎动物和空气、水、土壤等而感染人体。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不同的人畜共患病就会很容易的在具有不同职业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产生。如从事羊毛加工的人易患炭疽,稻农易患吸血虫病等等。现代经济、科技的发达以及地区间、国际间交往的频繁,正在为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创造更加方便的条件。过去在人迹罕至的山野丛林,病原体、媒介动物和宿主三者可长期共存于同一自然环境,并不构成对人类的威胁。动物虽有迁徙的特性,但由此而导致的疾病传播,范围毕竟是有限的。如今,人与动物之间的接触正在不断加强,由于科

4、学实验和工业原料、观赏娱乐方面的需要,加上便捷的交通,更使许多动物被人从一地带到另一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今天,人们甚至在为不少人畜共患疾病的跨国界传播而感到忧心忡忡。6下列关于“人畜共患疾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畜共患疾病是指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像禽流感一类的至今仍严重威胁人畜生命的传染性疾病。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B人畜共患疾病是指某些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通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三个环节在人与动物间自然传播、感染的种类繁多的传染性疾病。C由于人畜共患疾病在许多动物身上表现出隐性感染的特性以及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常常使得许多人对如此凶险的疾病掉以

5、轻心。D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体常常通过饮食、直接接触以及蚊、蝇之类无脊椎动物和空气、水、土壤等多种传播途径轻而易举地在具有不同职业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传播。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7下列对“今天,人们甚至在为不少人畜共患疾病的跨国界传播而感到忧心忡忡”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由于病原体、媒介动物和宿主三者长期共存于人迹罕至的山野丛林,动物的迁徙范围也是有限的,所以人畜共患疾病并未构成跨国界的威胁。B现代经济、科技的发达以及观赏娱乐方面的需要,加上便捷的交通等原因,现在不少人畜共患疾病的跨国界传播变得越来越容易了。C地区间、国际间交往的频繁增加了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人畜共患疾病”能够跨国界传播

6、,如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D英国的疯牛病、亚洲的禽流感、非洲的埃博拉病毒感染等都曾发生过跨国界的传播,引起了人们对“人畜共患疾病”越来越多的忧虑。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物被感染后,常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而不出现症状,这种隐性感染使得人们有时较难发现“人畜共患疾病”的宿主。B各种不同的“人畜共患疾病”会很容易地在具有不同职业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产生,不从事相关职业的人也有可能传染上这一疾病。C科学实验和工业原料、观赏娱乐等方面的需要,以及便捷的交通,使动物出现了跨国界流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动物的疾病检疫。D“人畜共患疾病”的跨国界传播已经使人们意识到,只有适当地

7、限制人类的活动和发展,让动物回归山野丛林,才有可能阻止此类疾病的传播。参考答案:6.B( 错在“在人与动物间”,应该为“在人与脊椎动物间”,属扩大范围 )7.A( 错在“动物的迁徙范围”,应该是疾病传播的范围,属偷换概念)8.D( 错在“让动物回归山野丛林才有可能阻止疾病的传播”,推断不合情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马语莫言像一把粗大的鬃毛刷子在脸上拂过拂过去,使我从睡梦中醒。眼前晃动着一个巍然的大影子,宛如一堵厚重的黑墙。一股熟悉的气味令我怦然心动。我猛然惊醒,身后的现代生活背景悄然退去,阳光灿烂,照耀着三十多年前那堵枯黄的土墙。墙头上枯草瑟瑟,一只羽毛灿烂的公鸡站在上边引吭

8、高歌,墙前有一个倾颓的麦草垛,一群母鸡在散草中刨食。还有一群牛在墙前的柱子上拴着,都垂着头反刍,看样子好像是在沉思默想。弯曲的木柱子上沾满了牛毛,土墙上涂满了牛屎。我坐在草垛前,伸手就可触摸到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到那些牛。我没有摸鸡也没有摸牛,我仰脸望着它亲密的朋友那匹黑色的、心事重重的、屁股上烙着“Z99”字样的、盲目的、据说是从野战军里退役下的、现在为生产队驾辕的、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的老马。“马,原是你啊!”我从草垛边上一跃而起,双臂抱住了它粗壮的脖子。我心潮起伏,泪珠在它光滑的皮上滚动。它耸耸削竹般的耳朵,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说:“别这样,年轻人,别这样,我不喜欢这样子,没有

9、必要这样子。好好地坐着,听我跟你说话。”它晃了一下脖子,我的身体就轻如鸿毛般地脱离了地面,然后就跌坐在麦草垛边,伸手就可触摸那些鸡,稍稍一探身就可以触摸那些牛。我端详着这个三十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它依然是当年的样子:硕大的头颅、伟岸的身躯、修长的四肢、瓦蓝的四蹄、蓬松的华尾、紧闭着的不知道什么原因盲了的双目。于是,若干的情景就恍然如在眼前了。我曾经多次揪它的尾毛做琴弓,它默默肃立,犹如一堵墙。我多少次坐在它宽阔平坦的背上看小人书,它一动也不动,好像一艘搁浅了的船。我多少次对邻村的小孩子炫耀它,编造它的光荣的历史,说它曾经驮着兵团司令冲锋陷阵,立过赫赫战功,它一声不吭,好像一块没有温度的铁。我

10、多少次向村里的老人请教,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没人告诉我。我多少次抚摸着它的脖子问,亲爱的马,你的眼睛是怎么瞎的,是炮弹皮子崩瞎的吗?是害红眼病弄瞎的吗?是老鹰啄瞎的?任我千遍万遍地问,它不回答。“我现在回答你。”马说。马说话时柔软的嘴唇笨拙地翻动着,不时地显露出被谷草磨损了的雪白的大牙。它的声音十分沉闷,仿佛通过一个曲折漫长的管道传递过的。这样的声音令我痴迷,令我陶醉,令我惊悚,令我如闻天籁,不敢不认真听讲。马说:“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关于眼睛的故事。琴女春琴被人毁容盲目后,她的徒弟也是她的情人佐助,便自己刺瞎了眼睛。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俄狄浦斯得知自己杀父娶母之后,悔恨交加,

11、自毁了双目。你们村子里的马文才,舍不下新婚的媳妇,为了逃避兵役,用石灰点瞎了双目。这说明,世界上有一类盲目者,为了逃避,为了占有,为了完美,为了惩罚,是心甘情愿自己把自己弄瞎了的。当然,你最想知道的,是我为什么瞎了眼睛”马沉吟着,这个话题勾起了它无限辛酸的往事。马说:“几十年前,我的确是一匹军马,我屁股上的烙印就是证明。我的主人是一个英武的军官。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还满腹韬略。我对他一往情深,如同恋人。有一天,他竟然让一个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骑在我的背上。我心中恼怒,精力分散,穿越树林时,撞在了树上,把那个女人掀了下。军官用皮鞭抽打我,骂我你这匹瞎马!从此,我决定再也不睁开我的眼睛”“原你

12、是装瞎!”我从麦草垛前一跃而起。“不,我瞎了”马说着,掉转身,向着那漫漫无尽的黑暗的道路,义无反顾地走去。16、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以“我”与马的重逢为线索,主要描写了两个场面:一是久别重逢时的情景,一是重逢后马的自述。B小说以马开口向人倾诉这一荒诞手法写“我”和马重逢,写人与马的情感交流,蕴含着深刻哲理,给人以启示。C小说通过写马对主人“一往情深”而主人却因女人被摔而打马、骂马,谴责了那些背信弃义不顾友情的人。D小说巧设悬念,反复渲染“我”“想了解它的历史,尤其想知道它是怎样瞎的”,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E马是装瞎的,可文章结尾说“不,我瞎了”,这里

13、写出了马因一件小事败坏了自己之后的沉痛懊悔。17、小说多处描写了马的形象,同时也描写了鸡和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8、小说写马在诉说自己“为什么瞎了眼睛”之前,先讲述琴女春琴等三个故事,其用意是什么?(4分)19、马因为主人的一句谩骂,就自己后半生“装瞎”。你认为它这样做值得吗?请依据文本加以探究。(8分) 参考答案:16、CE(C、理解上偏离了主题。小说是马通过自己被打骂一事说明自己看错了人,而不是为了谴责什么样的人,且背信弃义的说法也无文本依据。E、“因一件懊悔”错。自己为主人出生入死,而主人却为“散发着刺鼻脂粉气息的女人”骂自己“瞎马”,是对自己投错了主人,是“睁眼瞎

14、”的沉痛的悔恨。)(全答对得4分,答对一项得2分)17、本文勾勒了马“巍然”、“粗壮”、“削竹般的耳朵”等外貌特征,又用牛和鸡衬托,意在突出马出类拔萃的形象以及“我”对马的深厚情感。一匹杰出的战马在遭到不公正对待后自我毁弃的抗争,与平庸的牛、鸡安享平凡的生活形成对照,表达了对遭逢不幸、自我惩罚者的同情与感慨。(答对一点2分,共4分)18、意在说明世界上一些自残者,是为了各种目的心甘情愿地自残的;为其自叙经历进行铺垫;暗示出“以马喻人”的写作意图。(答对一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4分)19、答“值得”的,参考要点:突出了命运对它的不公,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这样一种悲剧性的结局对主题(怀才不遇)的表达显

15、得更深沉有力;即使不在战场上驰骋,也可以以力大无穷任劳任怨闻名乡里,活出自己的尊严,这同样是自身价值的体现。答“不值得”的,参考要点:它可以继续为军官服务,用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没“瞎”;它可以跑到别的部队,继续驰骋疆场;没必要后半生“装瞎”,它可以睁大眼睛堂堂正正地驾辕出力,体现自身价值。(说明:要有观点,有分析。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有理就可给分。8分)3. 两汉时期,由于“独尊儒术”政策的施行,学校教育得到普遍发展,再加上以“经学取士”为重要内容的选官制度的确立,也使两汉家学得以蓬勃发展。学者专长一艺之后,在授徒讲论的同时,亦受学术家传习惯的影响,极为重视家中子弟的学业继承。如后汉书?伏湛传:“(伏)晨谦敬博爱,好学尤笃,以女孙为顺帝贵人,奉朝请,位特进。卒,子无忌嗣,亦传家学,博物多识。”这种传家世袭的学业就是家学。家学是两汉经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粗略统计,在两汉明确有家学情况而且颇有名望和影响的经学世家约有百家之多。他们或者子承父业世代相传、家业不断,如孔氏之学;或者宗族内相承以传其学,如大、小夏侯之学;或者如睢孟授业其姐的儿子颜安乐以传其学。从而为两汉经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家学一直是私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中有着独特作用,家学首先影响汉代统治阶级的教育。家学中因传经学而至仕的比例很大,有的甚至累世儒官,其中又有不少担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