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2400字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52020476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24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24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24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24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24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2400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2400字 在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国,是金刚台乡党委书记,今天,很荣幸参加这次座谈会。根据会议安排,我将金刚台乡近年来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做法向给各位领导作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指正。金刚台乡民间文化底蕴丰厚,是歌舞之乡,是国家AAA级景区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红色旅游精品景点(红军洞群)所在地;是全国百家晚报摄影基地、八月桂花遍地开外景拍摄地、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文化教育基地、全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先后荣获“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杈伞舞之乡”。近年来,金刚台乡以打造文化强乡为目标,不断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2、全力打造金刚台文化品牌。主要是打好“四张牌”:一、建文化组织,做好文化发展重视牌。金刚台乡将文化宣传工作作为全乡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定期召开党政办公会,研究部署文化工作,并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成立了乡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乡文化中心建设,设编制5人,由财政全额供给,保证固定的经费投入。明确一名党委委员专抓乡村宣传文化工作,13各村结合“六大员”制度建设,运用“4+2”工作法,每个村确定了一名文化协管员;乡党政领导每年亲自参与并组织4次大规模的文化活动,并及时将相关文化活动情况整理归档。乡党委政府积极协调组织文化、教育、民政、财政、农业、计生、团委、妇联等部门参与

3、文化实践活动,并明确了各村、各有关单位的职责,年终认真考核,进行评比表彰,从而有力地调动了各村和乡直有关单位抓好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全乡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带头、各村、各单位通力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建设工作格局。二、拉文化队伍,抓好文化队伍建设牌。 乡文化中心组建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把经常化、小型化、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灯会、民间艺术展演等活动,定期到景区、下村进行义务演出。河口村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一支26人组成农村文艺宣传队。文艺宣传队精心编排的民间叉伞舞,扭秧歌、花挑舞,快

4、板书,民间小调等节目异彩纷呈,欢快的锣鼓,诙谐的表演,优雅的快板,受到了群众和游客的一致称赞。文艺宣传队还别具匠心地把党的试验区建设的富民政策、村规民约、科技知识、文明新风等内容提炼加工,编排入戏,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文艺节目,该文艺宣传队已经成为试验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群众在试验区建设中不仅享受到物质利益,更能品味到文化大餐,很受农民群众欢迎。朱裴店、王湾、横山等村也组建了群众业余演出队,利用节日、庙会,四处义演。三、扬红色文化,打响红色旅游特色牌。金刚台乡红色文化历史悠久,乡党委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以争创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乡镇为契机,以红色文化旅游精品建设和地方传统文化旅游线路建

5、设为重点,以文化事业发展经济,用经济促进文化,树品牌、谋发展,强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朝阳产业来抓,从20xx年发展金刚台旅游以来,共接待旅游人数50万人次,创造文化旅游产业产值3000多万元以上。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工作,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历代名人吟咏大别山诗书碑廊、红色革命史展厅、地质博物馆等文化景点,深入挖掘金刚台地域历史文脉,整理红军故事、优美传说、抢救排演地方戏、民俗小调等,加快了民俗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同时大力挖掘和弘扬生态旅游资源、文物古迹、文化设施、民俗和历史文化名村、古民居建筑文化、红色文化和地方文化,提高旅游景

6、区文化品位,唱响了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增加了群众收入。组建了女红军排宣传队,大力弘扬“金刚台红旗不倒”的传统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并把金刚台金刚台景区设定为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每年“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都要组织青年在这里举行入团入党宣誓,让广大青年人牢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丰功功绩,不断激发热情和斗志,在试验区建设中建功立业。四、固文化阵地,提升群众素质需求牌。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不断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0万元新建占地22亩乡中心文化广场,铺设广场舞台地砖1000平方米,修建水冲式公厕一座,凉亭一座,安装了健身器材,种植了景观树。新建绿化小

7、品2处,修造了花坛、绿地间游步道。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主题,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目前,金刚台乡已有杜畈、河口、朱裴店、连二塘等村建成文化大院,各文化大院在乡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正确引导下,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举行“三清五改”先进户评选、好媳妇、好妯娌评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为满足农民读书、学习,提高科普及创业技能,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我乡已完成金刚台、河口、朱裴店、连二塘、杜畈、四顾墩6个村农家书屋建设, 为确保文化书屋成为文化宣传的永久阵地,乡政府对每家书屋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

8、了书屋“有人管理、有章可循、有书可读”。书屋自建立以来,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同时,金刚台乡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来抓,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利用远程教育,结合“三会一课”,强化廉政意识教育培训,掀起了浓厚的廉政氛围。结合本地特色,以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农村生活的形式编排演出节目,开展送文化节目下村,同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流动培训、文化共享下乡、电影下村等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反腐倡廉方针政策和上级工作要求与部署,不仅丰富了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还让廉洁自律的阳光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中。每年来,电影下乡达30余场次,播放反腐倡廉电教片及科教片40部次。河口村被市确定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村

9、。第二篇:在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1500字在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法院 褚英俊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良司法服务是林区法院践行司法的人民性和“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林区法院充分履行司法职能、深入推进四项重点工作的必然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林区法院在司法服务上要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就要以建立完善、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制度为总目标,在办案优、能力优、作风优、服务优上下功夫,提升办案质效、提升司法能力、提升司法作风和廉政建设的成效。一是力争办案优,提升办案质效。执法办案是法院工作的第一要务,司法公正是人民群

10、众对法院的第一期盼,办案质效是体现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和权威的最大要害问题。今年,我们将结合开展司法制度落实年活动,深化审判流程管理,推进案件简繁分流和节点监控,防止超审限办案,提高司法效率;深化案件质效评估和万件案件大评查活动,简化质量评价标准,提高审判质量;深化审判层级监管,强化审判长、合议庭、院庭长和审委会的监管责任,防止办错案、瑕疵案;深化审判绩效考评,激励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不断完善管案、管人、管事三大管理体系;深化司法公开,落实最高法院六项规定,推进“阳光司法”,以公开促办案监督,促司法公正。二是力争能力优,提升综合司法能力。通过实战培训和岗位练兵,落实最高法创新教育培训的要求,推

11、进学习型法院建设。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练什么,在什么岗位、练什么能力的原则,分级分类提出提升司法能力的个性化要求。重点提升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定力,保证司法办案的正确方向和良好效果;提升认识和把握大局的能力,保证司法办案符合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公平正义;提升认识和把握国情的能力,使办案方式方法更加符合国情、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人民;提升认识和把握法律精髓的能力,保证司法办案的公信度和权威性;提升化解矛盾的能力,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司法办案,保证办案既裁断是非罪错、又化解涉诉矛盾,实现案结事了;提升抵御不正之风和司法腐败现象的能力,不断增强法官良知和职业

12、道德的坚守力,慎权、慎独,保证清正廉洁,秉公办案。三是力争作风优,提升司法作风和廉政建设的实效。结合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党员干警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把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立足岗位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民办实事,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做到司法态度诚恳,司法行为规范,司法办案公道;做到便民措施扎实有效,让前来诉讼或办事的群众感到方便、感到体贴,感受诉讼尊严;做到司法纪律和廉政措施严,以“零容忍”的态度,狠抓“零违纪”,抓好“责任、教育、预防、监督、查处

13、”一体化的法官廉政建设工程,警钟长鸣,措施到位,查处有力,及时纯洁净化队伍。四是力争服务优,提升服务保障大局的综合效果。要围绕森工总局“四八四三”长远发展战略和东京城林业局党委提出的“双二目标”的实现,坚持能动司法,主动服务,超前研判,延伸问效,能动回应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生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的司法需求,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大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诉讼难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认真梳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便民利民措施,研究制定推进司法为民细则,推动便民司法措施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抓好立案前的诉讼指导,及时提示诉讼风险,促进当事人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抓好办案中的法律释明,当好诉讼知识的讲解员,切实保障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的行使;抓好裁判后的答疑工作,真正把人民法院建成服务群众寻求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场所。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