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疾病防治(链球菌感染、肺炎球菌感染、鼠咬热)第一节 链球菌感染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健康人和动物的鼻咽部、皮肤、粪便中,是人类主要致病菌之一,可以引起猩红热、急性咽峡炎、丹毒、肺炎、心内膜炎、各种化脓性感染、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等病症危及生命,而且会产生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病,长期影响机体健康根据链球菌培养时是否溶解绵羊红细胞,分为甲、乙、丙三型,生长条件要求及生化反应分为A、B、C、D、E、F、G等18个组,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组,B、C、D、F、G等也较多见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正常人和动物鼻咽部、皮肤可带菌,粪便中查见链球菌传播途径:呼吸道与直接接触均可传播,已有进食被污染食物引起咽峡炎暴发流行的报告,伤口感染较常见,院内感染以医务人员带菌最为重要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密切接触及生活贫困均有助感染发生各组链球菌的临床表现:1. A组链球菌感染:导致全身各处的化脓性疾病,最常见的有急性咽峡炎、急性扁桃体炎;丹毒;脓疱病;以及肺炎、产褥热、X生儿脑膜炎、败血症等2. B组链球菌感染:造成X生儿肺炎、败血症和脑膜炎,以及产妇的产后败血症和脑膜炎,在成年人机体抵抗力低下者、长期接受抗生素或激素类以及其他免疫抑制剂者,可产生泌尿系统感染、肺炎、脑膜炎、肝脓肿、败血症等。
3. C型链球菌感染:本组菌对人致病力相对较弱,但也可引起致死性疾病,表现为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产褥热,脑膜炎、心内膜炎、丹毒、蜂窝织炎、菌血症及猩红热等感染后可引发风湿病和肾炎4. 其它:D组链球菌可引发心内膜炎F、G组链球菌可导致急性咽峡炎、菌血症、各脏器脓肿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分析,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判断治疗】首选X霉素类抗生素X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麦迪霉素等预防与控制】1. 保持良好个人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2. 保护皮肤,及时治疗伤口3. 医院正规条件检查孕、产妇、接生4. 医疗机构做好消毒和院内感染控制第二节 肺炎球菌感染 肺炎球菌属链球菌属,也称肺炎双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常寄居于正常人鼻咽部肺炎球菌感染是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致病菌,可致急性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心内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腹膜炎及严重角膜溃疡,大叶肺炎等肺炎球菌是最常见的肺炎致病菌,也是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因在有原发疾病或受寒、饥饿、疲劳、醉酒、上呼吸道感染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患病病死率6%~19%四季发病,但以冬春气候多变时多发。
潜伏期1~2天,半数病例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典型病例发病急,恶寒,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和铁锈色血痰;体温可升高达39℃~40℃,呈稽留热,偏头痛、全身酸痛、胃纳不佳;发热可持续1周,退热一般很快,伴有大汗,症状逐渐减轻但部分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感染性休克或循环衰竭诊断】1. 急性发热及呼吸系统症状2. 白细胞总数高,可达20×109~30×109/L3. 痰液涂片革兰染色查见肺炎球菌4. X线检查,肺脏炎性改变治疗】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暖;密切观察呼吸、循环系统指标,对老年体弱者尤要加强护理2. 抗生素治疗:X霉素静滴对X霉素过敏者,选用红霉素、氯霉素3. 并发症治疗:针对并发病综合治疗预防与控制】1. 保持生活环境卫生,注意通风2. 发病时及时诊断治疗第三节 鼠咬热鼠咬热是由小螺菌和念珠状链球菌引起,临床症状相似的急性传染病人一般由鼠咬伤致病鼠咬后伤口感染小螺菌的典型类型表现为回归型高热、硬结样溃疡、局部淋巴结炎、皮疹等主要传染源为家鼠,野生鼠也有带菌者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与受鼠类咬伤的机会有关潜伏期7~18天急骤起病,多数已经愈合的鼠咬伤口重X出现肿痛,继而形成硬结、水泡、坏死、溃疡,上复X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体温,迅速上升达40℃以上,一般2~5天后降至正常,经过3~9天后体温再度升高;高热时表现为毒血症症状,严重时脾肿大,病有谵妄、昏迷、脑膜刺激征等。
如此可反复6~8次,持续数XX数月,甚至1年以上,然后逐渐痊愈特征性的表现为第一次复发时开始在四肢和躯干,出现大小不一、暗紫色斑疹、斑丘疹或结节、瘀斑(点),手掌足底及面部偶然也有这种皮疹出现,而且热退后皮疹消失,体温再度升高时皮疹重现诊断】有鼠咬史;有特异的临床表现,且多次复发;特异性抗体增高;检出病原菌治疗】1. 一般治疗2. 抗生素治疗:X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氨苄X霉素有效3. 局部治疗:鼠咬伤后的局部立即用酒精消毒后包扎,斑痕发炎处用002%呋喃XX或02%X霉素溶液湿敷这些治疗虽不能防止本病发生,但可以防止继发感染预防与控制】1. 控制鼠密度,适时进行灭鼠2. 居室通道门加装25~30厘米的门槛或防鼠板,防止老鼠进入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