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1870713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中学高二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A.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B.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C.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D.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C的“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的表述和题干不一致,犯了偷换概

2、念的错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项。“地方官就硬性摊派”表明A项正确。“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表明B项正确。其他各项均能从材料中找到对应信息。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内容2.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朝秦暮楚”、“楚才晋用”的现象十分普遍。至战国后期,屈原为楚殉国是忠于国家的一个典型案例。西汉时,涌现了一批忧国忧民、为国尽忠的士人。这反映出A.知识分子热衷于政治活动B.士人国家认同的发展趋势C.知识分子的地位逐渐降低D.儒家思想影响越来越深远参考答案:B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士人朝秦暮楚、楚才晋用”和“西汉时,涌现了一批忧国忧民、为国尽忠的士人”可知,中国

3、士大夫阶层经邦济世的责任意识,体现出士人国家认同的发展趋势,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人经邦济世的责任意识,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和儒家思想无关,排除D。3.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平均时间18851919年19201944年19451964年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30年16年9年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7年8年5年A科学技术及生产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答案:A4. 1787年制宪会议上,南部代表与北部代表

4、总目标一致的是()A.加强对黑人的统治 B.使大州与小州的权力平衡 C.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D.使南部与北部的权力平衡 参考答案:C5.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 B宣扬人性解放 C构建理性王国 D倡导思想自由参考答案:C6.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5、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参考答案:D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近代史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反抗侵略,赢得独立;一个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出路。故D是正确答案。7. 鸦片战争后,魏源将海国图志增补为60卷,将西洋器艺由1卷扩充为8卷。介绍的范围也由枪炮扩展到火轮船、地雷、攻船水雷、望远镜、量天尺、风锯、水锯、千斤顶等器械的制造和使用方法。这表明此时魏源A.希望国人能“师夷长技以制夷”B.由学军事技术发展到学生产技术C.要求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D.希望国人学习西方民主民权思想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介绍的范围也由枪炮扩展到火轮船、地雷、攻船水雷、望远镜

6、、量天尺、风锯、水锯、千斤顶等器械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可知魏源由学军事技术发展到学生产技术,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对西方技术的学习,并未体现制夷思想,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到政治制度的学习,C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对西方民主民权思想的学习,而且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魏源也不可能认识到民主民权,D选项排除。【点睛】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近代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一书,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对西方的学习的停留在技术层面,并未涉及到政治制度层面的学习。8. 干支纪年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它以60年为一个周期。在1851年

7、“辛亥”年和下一个“辛亥”年中,各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革命运动,对这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采取暴力革命斗争的形式 B.都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C.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淸朝统治者 D.都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参考答案:9. “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丁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下列思想与这一主张最为接近的是A.王阳明的知行合一B.朱熹的格物致知C.顾炎武的经世致用D.王夫之的唯物主义参考答案:C“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属于反对空谈,讲求实际的学风,符合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C正确;其他人的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8、除。10. 历史上许多学者对于“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等哲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回答。下列主张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自由的动物“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ABCD参考答案:A选项,根据所学,“人是万物的尺度”为公元前5世纪,普罗泰戈拉的思想主张;选项,“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为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选项,根据提倡人的“自由”,可以判断出为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选项,根据赞美人为“了不起的杰作”,可以判断出为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主张;故正确时间排序为。故A选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西方人

9、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的相关内容,关键在于掌握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代表人物和主张,以此排序即可。11. 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孙宝琦此电文的背景是A.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B.洋务运动在各省陆续展开C.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开展D.武昌起义后各省反清独立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武昌起义,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可知是指武昌起义后各省独立,孙宝琦建议政府“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AB

10、C项不符合题意。12. “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天有春生夏长冬杀,人也有仁慈德爱刑罚,天有是理,人有此行。”材料主要论述A大一统思想B“天人感应”思想 C万物的本原是道 D“君权神授”理论参考答案:B汉代儒学。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把季节、自然生长规律与人的品行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B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关于宇宙本源的探讨,排除C;材料未强调君王至高无上的权力来源于上天,因此排除D项。13. 被誉为洋务派第

11、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参考答案:D14. “行万里路”,进行实地考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假如你要研究国际联盟的历史,你首选的考察地点应当是()A.泰姬陵B.凡尔赛宫C.日内瓦万国宫D.雅典娜神庙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一战完结后,在1919年1月28日的巴黎和会中,通过建立国际联盟的草拟法案,国联第一次议会会议于1920年1月16日(凡尔赛条约生效后六天)在巴黎举行。同年11月,国联总部迁至日内瓦

12、。考点:国际联盟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15. 1967年,有位作家说:“曾经有人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却要说,做文人难,做作家尤难。”这位作家这样说的原因是A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作家敢于揭露社会不良风气B作家搞创作比较辛苦,得不到社会的认可C“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D改革开放以后,“双百”方针没有得到及时恢复参考答案:C16. 21世纪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多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段材料说的是A农田水利法B募役法 C市易法D方田均税法参考答案:C王

13、安石变法。“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王安石变法推行的市易法,以国家的力量来调控市场。故选C。17.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C.行省制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行省制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知,行省是元朝的地方行政机构,行省拥有经济

14、、政治、军事大权,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因此地方权力相对较大,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不会导致地方势力的膨胀,故A项错误。行省制下,行省拥有经济、政治、军事大权,但并不能对中央的权力起到分权的作用,没有起到制衡的作用,故D项错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而不是行省,故B项错误。18. 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A. 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B. 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C. 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D. 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参考答案:19. 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孟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 “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 这一发展进程实质上反映了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B君主专制逐渐加强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D思想体系日趋完善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材料核心词语主要是“君”。随着秦汉实现国家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