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1869192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主要是由于( ) A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 B 儒家思想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 C 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D 信奉儒家思想的许多人做了大官参考答案:B2. 学者胡适曾说:“我们应该决心求学;天塌下来,我们还是要求学。如果实在忍不住,尽可个人行动;手枪,炸弹,秘密组织,都可以,但不可再罢课。倘要行动则可个人行动,而不必靠群众汪洋来掩饰自己的怯懦。”胡适的中心观点是()A.国共两党推动国民大革命实难救国B.个体的选择不能以正义之名绑架大

2、众C.只有采用暴力才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务实的“实业救国”论才是理性爱国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中胡适主张求学,反对罢课,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与国共合作无关,A项错误;材料胡适认为“倘要行动则可个人行动,而不必靠群众汪洋来掩饰自己的怯懦”体现了胡适认为个体的选择不能以正义之名绑架大众的观点,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胡适反对群众暴力,更没有涉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论,D项错误。故答案为B项。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五四运动评价3. 日本某份外交文件中强调:“这应是将来掌握东洋霸权的必要开端”,“日本之兵力以及陆海军在各国之行动中均应保

3、持至少与其中最强国平等之地位。”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甲午战争 B义和团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参考答案:答案:B试题分析:据材料“这应是将来掌握东洋霸权的必要开端”,“日本之兵力以及陆海军在各国之行动中均应保持至少与其中最强国平等之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兴起,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故B正确。甲午战争。没有联军侵华,故A排除。九一八事变,日本强占东北三省,不属于掌握东洋霸权的必要开端,故C排除。七七事变,也未涉及联军侵华,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4. 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深动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的

4、深刻变化。作者用作品中人物的话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这里“刚刚开始安排”指的是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措施B.加强农奴制的措施C.开展工农运动的措施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措施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指的是1861年改革,改革解放了农奴,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错误,C项正确;A项是1917年二月革命的结果;D项是20世纪初的状况。所以答案选C。5. 图28-2是著名画家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它反映的事件发生在 A日本人侵中国东北期间 B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期间 C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期

5、间 D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期间 参考答案:B6.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D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评价。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逸出封建制度,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才能逸出封建制度,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不是从近

6、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本身正确,但不能解释“逸出旧轨的趋向”,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能解释“逸出旧轨的趋向”,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巨变?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评价【名师点睛】在历史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做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即回答的并非所问的问题,所以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只能选择那些与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即使本身说法再正确的选项也是不能选的。7. 1961 年 9 月,某总统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

7、团结盟的 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就是()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多边外交?D独立自主?非集团化参考答案:考点:E7: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仅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和主要的宗旨原则来分析解答:A求同存异是万隆会议的精神,不是不结盟运动的特征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提出来的,不是不结盟运动的特点C材料没有体现出多边外交,主要反映的是不同两个敌对阵营的国家结盟D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不结盟运动成立时期的宣言,体现了独立自主,非集团化的主张故选D8. 商鞅变法中为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而产生决

8、定影响的措施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参考答案:A略9.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参考答案:C略10. 2007年3月,宣布6所师大部分师范生免费上学,条件是毕业后回生源地从事中小教育10年,这样做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对教育的投资 B.实施科教兴国战

9、略C.加强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D.支持落后地区教育参考答案:C11. 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A.注重农业时令B.尊重自然规律C.强调精耕细作D.重视历法指导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中的“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及“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等信息,体现了古代农业既注重农业时令,又注重耕作技术,反映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注重农业时令、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以及重视历法指导是吕氏春秋所介绍的,未涉及到氾胜之书中的内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排除A、B、D项。【点

10、睛】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发展的主要动力。如借用牛力耕田,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等。12. 近代西方有说法认为,世界上传印阅读最广的书,第一是圣经;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称 “法律圣经”。“法律圣经”的说法()A体现了对罗马法影响的人为夸大B为法律规范添加了宗教色彩C说明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D说明近代欧洲盛行“政教合一”参考答案:考点:4I: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

11、马法的历史影响 罗马法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欧洲大陆的法律影响更为直接正是在全面继承罗马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今世界两大法系之一的大陆法系,亦称为罗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 罗马法的有关私法体系,被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与发展 罗马法中许多原则和制度,也被近代以来的法制所采用 罗马法的立法技术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它所确定的概念、术语、措词确切,结构严谨,立论清晰,言简意赅,学理精深解答:A项明显错误,罗马法确实影响了整个世界;BD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把二者糅合到一块了;C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罗马法的影响深远,罗马法奠定了后世法学的理论基础故选C13. 新航路开辟之

12、初,率先在东方和新大陆进行殖民扩张的欧洲国家是: 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意大利 C葡萄牙和西班牙 D荷兰和西班牙参考答案:C略14. 董仲舒主张实行礼义,布施仁德的政策,重视“教化”,主张用“仁德”代替“严刑”,以“德治”为主,“法治”为辅。这表明董仲舒的新儒学A.基本沿用儒家学说B.抛弃法家过激观点C.融合道家和谐主张D.维护小生产者利益参考答案:A【详解】董仲舒主张实行礼义,布施仁德的政策,重视“教化”,符合儒家思想,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家、道家思想,排除BC;董仲舒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D错误。15. 董仲舒对儒学思想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新”是指( )A新儒学的内

13、容更加丰富 B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思想C新儒学抛弃了传统儒学的陈旧观念 D新儒学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参考答案:B16. 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参考答案:D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权力的分析能力。“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用明确的法律限制国王的权力,但是英国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拥有任命大臣的权力。17.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

14、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参考答案:A18. 诺门罕(今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战役是1939年5月日本与苏联发生的一场战役,面对苏军的装甲部队,日本关东军损失惨重,战役最后以日本失败告终。对这次战役解读合理的是A.该战役发生与日本“北进”策略有关B.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在该战役后形成C.关东军在该战役中遭到毁灭性打击D.该战役使苏联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参考答案:A【详解】诺门罕战役,起因于侵华日军和外蒙军为诺门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这块呈三角形地区的归属问题,最后引起战役,诺门罕战役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进而促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北进政策”,故A正确;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标志着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B错误;诺门罕战役使东北关东军向西侵略的企图彻底落空,并非关东军遭到毁灭性打击,C错误;1941年德国发动苏德战争,诺门罕战役苏联不存在两线作战的境地,排除D。19. 1649年俄国颁布法律大全规定:“封建主在法庭上对自己的农民负全责,在领地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