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龙泉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1869118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龙泉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龙泉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龙泉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龙泉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河南省新乡市龙泉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盛有H2,B容器中盛有NH3,若使它们所含的原子数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之比是A2:1 B.1:5 C.2:3 D. 5:1参考答案:A略2.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 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C. 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D. 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参考答案:BA向苦卤中通入C

2、l2置换出溴单质,分离得到溴,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故A正确;B工业常选用生石灰或石灰水作沉淀剂,故B错误;C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通常在溶液中依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量的NaOH溶液和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再进行重结晶进行提纯,故C正确;D海水提取溴一般用氯气置换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转化为HBr,达到富集的目的,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注意掌握中学常见的化学工业,侧重对化学与技术的考查。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熟悉富集溴的原理。3. 某醇与

3、足量钠反应时,产生的氢气与消耗醇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该醇分子中羟基数为A.1 B.2 C.3 D.4参考答案:B4. 下列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化合物的是AC3H6 BC3H8 CC4H8 DC4H10参考答案:B略5.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 O3的质量为 32 g BSO42的摩尔质量为96 g/molC0.05mol SO2的体积是1.12L D0.5mol/L Al2(SO4)3溶液中含Al3+的个数约为6.021023参考答案:B略6.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 Na2SO4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Na+个数为NAB、54g H2O中含有3NA个水分子

4、C、标准状况下, NA个水分子所占的体积为22.4LD、1mol 氢气中所含的原子数为NA参考答案:B略7. 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nm的微粒。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 A雾 B氢氧化铁胶体 C石灰乳 DKNO3溶液参考答案:D略8. 下列由实验或已有知识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 SO2可用于杀菌、消毒,但不可用来加工食品B.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因此氨常用作制冷剂C.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分散在空气中能形成气溶胶D. 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参考答案:CA. SO2可用于

5、杀菌、消毒,由于二氧化硫有毒,因此不可用来加工食品,A正确;B.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热,因此氨常用作制冷剂,B正确;C.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2.5106m)的细小可吸入颗粒物,其分散在空气中不能形成气溶胶,C错误;D. 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熔化但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D正确,答案选C。9. 根据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 该反应断裂旧键所吸收的能量低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B.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 若加入催化剂,可使该反应速率加快,H增大D. 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参考答案:D【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

6、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详解】A. 根据图像,该反应断裂旧键所吸收的能量高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A错误;B.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可以发生,如氢氧化钡晶体和铵盐为吸热反应,不需加热即可进行,B错误;C. 若加入催化剂,可使该反应速率加快,H不影响,C错误;D. 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的分解反应,D正确;答案为D【点睛】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才能进行,可以在体系外进行吸热即可进行。10. 已知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的方法是 A在空气中燃烧 B通入足量溴水中C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D通入水

7、中参考答案:B略11. 某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 、O2 、HCl 、NH3 、NO 、NO2 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4后,体积缩小,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O2 B肯定没有Cl2 、NH3 、NO2 C肯定有NH3 、NO、HCl D肯定只有NH3和NO参考答案:D略12. 将6mol A和5mol B两气体通入容积为4L的密闭容器,一定条件下反应:3A(气)B(气) 2C(气)xD(气)Q经5min达平衡,此时生成2mol C,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下列说法中

8、正确的是()A若降低该平衡体系的温度,则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B恒温下,当容器中C和D的生成速率达到相等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1D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5参考答案:C略13.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过滤操作时,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B. 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伸入蒸馏烧瓶液面下测液体温度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萃取操作时,选择有机萃取剂的密度可以比水大参考答案:BA. 过滤操作时,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的一侧,以防玻璃杯戳破滤纸,故A正确;B. 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置

9、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B错误;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防止液体被污染,故C正确;D. 萃取操作时,选择有机萃取剂的密度可以比水大,当然也可以比水小,萃取剂与水密度的相对大小没有原则上的要求,故D正确。故选B。点睛:萃取剂的选择原则: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萃取剂溶解溶质的能力大于原溶剂。14. 在2 L溶有0.2mol NaCl和0.2mol MgCl2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5 mol/L B0.1 mol/L C0.2 mol/L D0.3 mol/L参考答案:D略15. 1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02 kJ,但当

10、不完全燃烧生成CO和H2O时,放出的热量为519 kJ。如果1 mol CH4与一定量O2燃烧生成CO、CO2、H2O,并放出731.25 kJ的热量,则一定量O2的质量为() A40 g B56 g C60 g D无法计算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9分)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用的试剂如下:镁条、铝条、铝粉、钠、新制的Na2S溶液、新制的氯水、0.5mol/L的盐酸、3mol/L的盐酸、酚酞试液,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

11、亮的小球,做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将表面积大致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分别投入足量的相同体积的0.5mol/L的盐酸中镁条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而铝条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镁条消失比铝条快将新制的氯水滴加到新制的Na2S溶液中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已用砂纸打磨过)和铝粉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相同体积的0.5mol/L的盐酸和3mol/L的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气体,但铝粉消失比镁条快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由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由实验可得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4)实验中,因为铝粉消失所用的时间短,因此

12、,该同学得出结论:铝比镁易失电子,该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5)通过实验说明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 或 。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全部溶解在500mL盐酸中(体积变化不计),取10mL反应后的溶液,加1mol/L的NaOH溶液得下图关系。(1)求Mg, Al质量各是多少?(2)求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mol/L?参考答案:18. 实验室常用的浓盐酸密度为1.17g?mL1,质量分数为36.5%(1)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2)取此浓盐酸50mL,用蒸馏水稀释至200mL,稀释后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3)将10.6

13、gNa2CO3投入足量的上述实验所得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将生成的CO2通入到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多少g?参考答案:1. 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7mol/L2. 稀释后盐酸的浓度为2.925mol/L3. 10.6g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Na2CO3+2HCl=2NaCl+CO2+H2O0.1mol 0.1mol故标况下,生成二氧化碳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根据碳元素守恒:n(CaCO3)=n(CO2)=0.1mol,则生成CaCO3的质量为0.1mol100g=10g,考点:化学方

14、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1)根据c=计算;(2)根据稀释定律计算;(3)根据n=计算碳酸钠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根据V=nVm计算二氧化碳体积,根据碳元素守恒计算CaCO3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CaCO3的质量解答:解:(1)根据c=可知,密度为1.17g?mL1、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1.7mol/L,答: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7mol/L(2)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故稀释后盐酸浓度为=2.925mol/L,答:稀释后盐酸的浓度为2.925mol/L(3)10.6g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Na2CO3+2HCl=2NaCl+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