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实证研究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51865376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实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实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实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实证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实证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实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实证研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实证研究摘要:近年来,盈余管理问题受到了经济学界和会计学界的广泛关注,对盈余管理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对会计原则的制订和会计实务的变革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互联网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选择对象。其与一般的中小企业不同,即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服务,资产规模小,市场风险较大。无论是从融资、避税还是从其他的角度来看,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都非常强。因此,以互联网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新三板创新层互联网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该行业上市

2、公司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本期的利润总额、本期的应收账款变动额和本期的营业收入变动额是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其中,本期的利润总额和本期的应收账款变动额起到了负向影响的作用,本期的营业收入变动额起到了正向影响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后,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了不利影响。关键词:资本结构;盈余管理;实证分析名首席财务官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中有约81%的首席财务官认为其所在公司存在最优的资本结构,且宏观经济条件是他们确定目标资本结构的主要考虑因素。DeAngelo和Masulis (1980)、Kim和Wu (1988)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结论,通货膨胀无论水平高低均会促

3、使公司提高负债率。若通货膨胀率升高,银行利息相对缩水,公司借贷成本下降,促使公司提高杠杆率;若通货膨胀率降低,公司会预期宏观经济有下滑趋势,考虑到债权的抗风险能力,公司会选择更多使用债权。Booth et al (2001)选取多个国家不同公司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对宏观经济条件对目标资本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到如下结果:一、从总体来看,宏观经济条件可以对公司资本结构20%-30%的变化做出解释;二、股票市场的发达程度与公司资本结构显著相关,股票市场越发达,公司越倾向于采用股权融资,进而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低;三、债务市场发达程度也会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债务市场越发达,公司越倾向于债务融资,其

4、债务资本所占比例上升。Levy和Hennessy (2007)从代理成本的角度出发研究发现,在宏观经济环境较好时,公司为降低代理成本会增加股权资本的使用,从而使资产负债率降低。国内学者则结合我国现实宏观经济环境以及经济制度状况,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原毅军和孙晓华(2006)研究发现,目标资本结构与宏观经济环境(以GDP增长率衡量)正相关,而与实际贷款利率、通货膨胀率率和财政支出增长率负相关。李国重(2006)以我国上市公司1994-2004年的数据作样本运用动态资本结构模型研究发现在制度性因素的刚性约束下,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会背离经典理论预期。姜付秀,屈耀辉和陆正飞等(20

5、08)以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4年的数据样本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是否会对资本结构调整产生影响,得到目标资本结构偏离和调整速度均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负相关的结论。陈文浩等(2012)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2011年的数据作样本进行实证检验资本结构调整与利率偏离的关系,得到利率水平会对目标资本结构偏离产生负向影响的结论。张春景和马文超(2014)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1998-2011年的数据作样本实证检验目标资本结构与公司预期盈利能力的关系,发现当人们预期公司盈利能力会下降时,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会随之下调,同时公司会通过增加权益资本以及减少债务资本将资本结构调整至目标水平。综上所述,

6、宏观经济环境会对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产生影响,且主要因素包括: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期限利差、违约利差、市场股息率、CPI指数等。2.影响目标资本结构的公司特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于影响目标资本结构的公司特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从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资产有形性等公司特征因素对目标资本结构的影响。从公司规模来看,Myers (1984)认为公司规模与资产负债率成反比关系,因为相对于规模小的公司,分析师会更加关注规模大的公司,从而降低规模大的公司新股发行时的信息不对称成本,导致规模大的公司往往更愿意选择股权融资。Fama和French (2002)则持有相反的结论,即公司规

7、模与资产负债率成正相关关系。他们分析认为,若公司规模大、经营多样化,则其现金流波动性较小,使得公司财务困境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公司在进行融资时会考虑增加债权融资以充分利用债务的税盾优势;同时,相对于规模小的公司而言,规模大的公司获取银行贷款更加容易,从而进一步使得公司资产负债率提高。从公司成长性来看,Wald(1999)认为公司成长性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成长性高的公司拥有较多的投资机会,公司会选择减少当前负债为未来的投资机会储备资金,从而降低目标资本结构的资产负债率。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实证模型的进步,近年来国内对于影响资本结构的公司特征因素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王皓和赵俊(2004)以

8、我国720家上市公司1997-2001年的数据作样本研究动态资本结构模型,得到结论: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与非债务税盾、盈利能力存在负相关关系,与公司规模和成长性呈正相关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多表现为负债水平较低,同时调整速度较慢,从而可以看出中国资本结构调整成本相对较高。肖作平(2004)以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1995-2001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动态考察资本结构调整与公司特征的关系,并得到结论: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与公司规模、资产有形性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流动性、成长性存在负相关关系。同时,我国上市公司交易成本高于英美等发达国家。肖泽忠和邹宏(2008)考察了公司特征对目标资本结构的影响,发

9、现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和非负债税盾等会对其产生显著影响。同时,文章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行业差异性,即不同行业的公司其资本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但洪锡熙和沈艺峰(2000)认为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与行业差异性没有太大相关性。从上述关于公司特征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看,可能由于时间差异、数据选取以及模型设立的不同,学者们研究得出的结论并非完全一致。因而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关于公司特征因素对目标资本结构的研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以满足公司治理需要。(三)盈余管理与资本结构关系的文献综述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同,其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也不同。本文分别从公司股权

10、集中度、公司管理层持股、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从公司股权集中度来看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Teoh et al, 1998)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认为相较于外部散户投资者,控股的大股东会掌握更多更真实的内部资料,由此会导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进而使得大股东获得更大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来操纵报告盈余,最终实现隐瞒公司真实经营状态甚至影响外部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的目的。Fan和Wang (2002)的研究发现,控股大股东可能会按照自己的利益需求选择性地披露会计盈余信息,从而导致公司盈余报告的信息质量下降,最终会引起外部投资者对公司公开财务报告的数据的真实

11、性产生怀疑并逐渐失去信任。Vishny和Shleifer (1997)研究表明,部分公司的大股东拥有的股权过于集中使其对公司的控制权超出了相应的股权占比,进而他们有能力干预管理者的行为以获取更大利益。由此小股东利益受损并与大股东产生相应的冲突,进而控股大股东具有强烈的欲望掠夺小股东的财富。为达到该目的,控股股东往往会采取圈钱、特殊红利等关联交易的手段进行利润操纵,将更多公司盈利转移到自身财富中,进而影响公司盈余信息的质量。Park和Shin (2004)的研究也表明,由于股权的高度集中,控股大股东会基于掠夺财富的不良目的对公司盈余进行操纵和错误披露,从而误导外部小股东对公司盈利能力与成长性的判

12、断,影响其投资决策并最终使得散户小股东财富降低。我国学者通过对我国公司股权结构的研究得到了我国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的相关结论。王志伟(2002)以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样本,用总应计利润作为度量标准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并得到以下结论: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其第一大股东的利益要求呈正相关关系。而刘立国和杜莹(2003)研究发现:公司股权的集中度与其财务报告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公司股权越集中,其财务报告质量越高。王化成和伶岩(2006)研究了控股股东和盈余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会计盈余是与契约签订和执行相关的重要信息,控股股东作为契约中的优势方,因此其对会计盈

13、余的影响在所难免。温日光和杜兴强(2007)通过盈余管理程度构建了反映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指标,并经过研究得到结论,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会呈现出下降趋势。其次,从公司管理层持股来看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由于代理问题的存在,公司大股东往往会将部分股份让与公司管理者,以期实现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一致化。DeFond和Jiambalvo (1991)研究发现随着管理层持股量的上升,管理者为自身利益采取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公司盈余调整的现象会下降oWarfield et al(1995)以美国1988至1991年大量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Jones模型和回报模型修正样本盈余,回归分析得到结

14、果:非正常性应计额与管理层持股水平呈负相关关系oFamaetal (2002)研究发现会计盈余的质量受到公司管理层持股水平的影响,且随其持股水平的提高盈余质量下降。因为当管理层持股水平达到一定比例时,管理者会采取盈余管理以避免监管约束。对于东亚一些国家而言,大股东侵占股东的现象尤为常见,因而管理者通过盈余管理进行自我保护的现象也更加明显。但同时研究指出,这种情况在满足管理层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会会对公司价值造成严重影响。Ga brielsen et al (2002)以丹麦的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得到结果:管理者股权增多会导致公司出现异常盈余的情况增多。最后,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

15、例来看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国内外文献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的研究结论相对一致。Dechow (1996)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与财务欺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的提高,公司发生财务欺诈的概率存在下降趋势。Rajgopal etal (1999)认为由于相较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能够获取更多的公司信息,从而使得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高的公司其股票价格包含更多信息,信息透明度相对较高。也就是说,由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的提高,其对管理者经营运作的监督加强,因此公司管理者需要更加注重公司长远发展,从而降低其实施盈余管理的可能性。王馄和肖星(2005)通过实证研究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以及关联方资金占用,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可以参与公司决策,并能对管理者行为进行监管,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程书强(2006)通过对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的提高,公司采取应计盈余管理行为操纵利润的现象呈现下降趋势,即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盈余管理行为。三、研究设计(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最新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自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