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民开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1652464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7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开封市民开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开封市民开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民开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开封市民开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开封市民开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杜甫在自叹失意之作曲江三章中写道:“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地名)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诗里的“桑麻田”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参考答案:考点:24: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A依据所学,井田制于春秋战国时期崩溃B依据所学,因军功受赏土地实行于战国时期及秦朝C依据所学,天子分封诸侯以土地和人口发生于商周时期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杜甫在自叹失意之作”、“杜曲(地

2、名)幸有桑麻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桑麻田”为唐朝均田制下政府分配给农民耕种的无主荒地故选D2.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认为:“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知之何”。为解决“前此选举”所带来的弊端,中国封建统治者推出的举措是(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知之何”可以看出之前的选官制度具有地方官员选拔官吏徇私舞弊的弊端,为了公平公正隋唐时期实行了科举制,故本题答案选C项。A、B项是具有材料中所说的弊端,不符合题意

3、,D项不是选官制度。3. 宋代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主要标志是( ) A出现间作、套作复种技术 B实行轮作和推广绿肥种植C出现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 D出现可以调节犁耕深浅的曲辕犁参考答案:C4. 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 A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 B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C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 D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参考答案:D5. 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

4、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这种现象反映了A.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B.贵族政治逐渐削弱C.周天子失去天下大宗地位D.地方与中央相抗衡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等信息可知分封制遭到破坏,说明贵族政治逐渐削弱,B项正确。材料反映贵族政治逐渐削弱,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周天子失去大宗地位的信息,而是强调贵族政治逐渐削弱,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推断出地方与中央相抗衡,排除D。【点睛】抓住

5、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从贵族政治逐渐削弱的角度分析材料即可。6. 1956年,中国国民收入中全民所有制经济占32.2%,集体所有制经济占53.4%,公私合营经济占7.3%,个体经济占7.1%。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初步具备C.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D.国民经济结构出现根本性变化参考答案:答案:D分析: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56年。联系所学,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将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

6、社会主义经济,国民经济结构必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材料所要我们答的趋势,落脚点还是所学的基础知识。7. 图一、图二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的相同之处是图一 攻打冬宫图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当时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 都是战争引起革命革命任务相同 都是对原有理论体系或框架的新突破A. B. C. D. 参考答案:C图一、图二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分别是十月革命和工农武装割据,两个革命都是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这一理论的创新发展,是对原有理论体系或框架的新突破,正确。符合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工农武装割据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错误。8.

7、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政策的调整 A改变了服役主体资格 B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C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 D保证了小农生产稳定参考答案:9. 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政治领袖的特点从原来依靠朋友和亲属,转向主要依靠说服人民,形成“新式民主”和“新型政治家”,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梭伦确立财产等级制 克利斯提尼划分“三一区”陶片放逐法实施 伯利克里“黄金时代”影响A B C D参考答案:B【考点】雅典的民主政治题干强调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的政治领袖从依靠血缘、友情转向依靠人民的支持,这与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断完善有关,梭伦确立

8、财产等级制以财产代替出生,克利斯提尼划分“三一区”是以地域取代血缘,伯利克里“黄金时代”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民主,故正确;陶片放逐法是维护民主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10. 下列选项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密切相关的是: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A. B. C. D.参考答案:C11. 1871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仓库、商铺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广州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 )

9、清代闭关时期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易港口 广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囗岸 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 广州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A. B. C. D. 参考答案:D12. 人物与言论将表格中左侧的言论与下面的人物对应(填写字母)言论人物.“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A周公“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B韩非“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C老子“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唐太宗.“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E孟子F董仲舒G唐玄宗H孔子I荀子_参考答案:HDIF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名不正,则言不

10、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是H孔子的名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是D唐太宗的名言;“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是I荀子的名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是F董仲舒的名言;“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是B韩非的名言。13. 右图是1606年英国两个贸易公司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的殖民区域按纬度划分的简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与美洲的经济物产存在互补 B英国以贸易公司形式推动殖民活动 C美洲的发现引起了欧洲贸易大发展 D新航路开辟之后各国角逐殖民霸权参考答案:B14. 著名的加拿大学者罗纳德基斯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

11、:当时“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的外交又输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手下。”这表明A万隆会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B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C具有个人魅力的外交家征服了美国D社会主义运动趋势在世界明显增强参考答案:B15. “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此外,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地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这可能是恩格斯对哪一步著作的评价A.爱因斯坦相对论 B.牛顿自然哲学数学原理C.赫

12、胥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达尔文物种起源参考答案:D16. 1942年2月蒋介石出访印度,英国舆论认为中国“以远东眼光共保合作,为惟一解决英属地途径”,美国舆论认为蒋“动员印度之庞大潜力,则所予同盟国之帮助,实不可限量”。中国领导人的这次印度之行()A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B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的基础C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准备中印对日作战转入反攻参考答案:A蒋介石出访印度,得到英美舆论的一致肯定,体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的基础,故B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于1942年元旦,故C项错误;材料只提到蒋介石出访印度及英美国家舆论反应,并没有

13、体现中印合作转入反攻,故D项错误。17.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各地。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游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象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国仍是世界市场的中心 参考答案:I1 H1 H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B 解析:新航路开辟时期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当时中国采取海禁政策,不正确;中国的冶金技术与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并不能体现中国仍是世界市场的中心,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开始落后于世界,不正确;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所以外国人买中国商品,白银流入中国,正确;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特征,白银才会流入并留在中国,正确。故选: 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新航开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正确理解。18.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被纳入到各种单位组织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