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小说插叙专练考点:1. 罗伟章《独腿人生(节选)》2. 丁玲《妇联会主任》3. 王平中《无字碑》4. 莫言《放鸭》5. 陈忠实《霞光灿烂的早晨》【考点研究】一、小说中的插叙1. 插叙概念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2. 具体作用(1)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补充背景材料,补充说明了有关文章的具体内容,交代细节,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2) 有助于情节的展开,推动情节发展3) 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4) 刻画人物性格,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某个特点5) 使结构紧凑,使文章脉络清晰6) 让文章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7) 为下文作铺垫8) 突出主题,升华主题作用概括: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3. 方法(1)直述式:作者直接插进来进行叙述、介绍、说明;直述式,就是不借助作品中的任何人的口述或联想,直接在文中插叙一件事,多用“原来"、“过去”这些表时间概念的词来引入插叙部分2)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叙(通过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
① 联想式联想式,就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联想引起插叙部分《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就是典型的例子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的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叙探病时爸爸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我”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等等通举人物的回忆二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进行插叙转述式转述式,即借助作品中人物的叙说进行插叙这种方式往往用“听人说”、“据说”、“有人说”等引入插叙如作者直接插进来进行叙述、介绍、说明,或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所见所闻所感和亲身经历来进行插叙二、插叙的典型作用1. 补充交代了……的内容(事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 ”李老壮高声喊着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1. 文中插叙的段落交待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6分)2.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放鸭姑娘向李老壮打听他早年偷队里鸭子的往事,是因为李苇林向她讲过自己家的故事,姑娘想验证一下李苇林话语的真伪B. 李老壮对姑娘提到自己的伤疤非常恼火,从此很反感她但当他知道这个有礼貌的姑娘认识自己的儿子后,又对姑娘产生了好感C. 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很喜欢自己儿子单位刚刚引进的良种鸭,于是就把它们赶进自己的鸭群D. 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简单的对话和肖像描写,含蓄地讲述了一个和鸭子有关的爱情故事,巧妙地表现了作品的内在意蕴E. 这篇小说写改革开放后农村生活的变化,选材典型,文笔犀利,语言诙谐幽默,带有莫言小说的典型特征3. 养鸭专业户李老壮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4. 小说的题目是“放鸭”,主要情节都发生在青草湖上,如果以“青草湖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四、莫言《放鸭》【答案】1. 文中插叙的段落交待了李老壮当年偷鸭的原因及偷鸭的经过和结果(2分);作用:一是为了反映当年老百姓的生活情况,用以衬托现在的幸福生活或用以衬托现在政策好了二是为了塑造李老壮老实憨直的性格,让读者明白李老壮并非品德败坏,偷鸭是时代所迫三是让文章情节完整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6分)2. B D [解析】选对B项得3分,D项得2分A “李苇林向她讲过自己家的故事,姑娘想验证一下李苇林话语的真伪”无依据;C “他很喜欢自己儿子单位刚刚引进的良种鸭”错;E “文笔犀利,语言诙谐幽默"不当3. ①勤劳能干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② 爱面子放鸭姑娘戳到他的伤疤,他就对人家反感,冷落人家③ 善良无私,乐于助人遇到别人丢失的鸭子,毫不犹豫替别人收着,又毫不犹豫还给别人4. (1)观点一:以“青草湖的故事”为题不合适① 放鸭是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主要人物通过放鸭连结到一起展开活动青草湖只是背景② 小说主要通过李老壮、姑娘两代人的放鸭生活,揭示了不同时期生活的变化,讴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2)观点二:以“青草湖的故事”为题合适① 青草湖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也是情节展开的场所。
放鸭只是故事情节② 放鸭只是两个人的活动,“青草湖的故事”则更明确地揭示出所有人的生活变化,直接表现了改革开放的主题五、陈忠实《霞光灿烂的早晨》霞光灿烂的早晨陈忠实不管夜里睡得多么迟,饲养员恒老八准定在五点钟醒来屋里静极了,耳边没有了骡马踢踏的骚动声音,也没有牛倒嚼时磨牙的声音恒老八坐起来的时候,猛乍想起,昨日后晌,队里已经把牲畜包养到户了他昨晚睡在这里,是队长派他看守一时来不及挪走的农具草料窗外很黑,隐隐传来一声鸡啼他又钻进被窝,却怎么也不能再次入睡……编上了号码的纸块儿,盖着队长的私人印章,揉成一团,掺杂在许多空白纸块揉成的纸团当中,一同放到碗里,摇啊搅啊队长端着碗,走到每一个农户的户主面前,由他们随意拣出一只来……队里给牲畜核了价,价钱比牲畜交易市场的行情低得多了,而且是三年还清这样的美事,谁不想抓到手一匹马或一头牛哩!八老汉早在心里祈愿,要是能抓到那头母牛就好了可惜,这牛到了杨三家里,明年准定生出一头小牛犊,人家的小院里,该是怎样一种生气勃勃的气派……他嫉妒起杨三来了杨恒老汉为公社整整喂了十九年牲畜了十九年来,他睡在墟坡上的这间饲养棚里无数个日日夜夜,牛马嚼草的声音,像音乐一样和谐悦耳。
牛马的粪便和草料混合的气味,灌进鼻孔,渗透进衣裤的布眼儿……可惜!没有抓到一头!这样的生活今天完结啰!从明天开始,他就要在自个的责任田里劳作了木格窗户透进一缕缕微微的亮光山野里传来一声声沉重的吭哧声,伴和着车轮的吱吱响一听见别人干活,恒老八躺不住了他拉开门栓,一股初冬的寒风迎面扑来,让他打个寒战从村庄通到燃坡上来的小路上,有人躬着腰,推着独轮小车,前头有婆娘肩头挂着绳拽着那是杨云山嘛!狗东西,杨庄第一号懒民,混工分专家,刚一包产到户,天不明就推粪上坡了勤人倒不显眼,懒民比一般庄稼人还积极了他想笑骂那小子几句,想想又没有开口既然懒民都赶紧给责任田施冬肥,恒老八这样的正经庄稼人还停得住吗?回,赶紧回去恒老八下了坡,刚到村口,老伴迎面走来:“人家都给麦地上粪哩,你倒好,睡到这时光!”“八叔一"玉琴跑着喊着,挡在当面,“我那头黄牛,不吃草咧,你去给看看一”不等老八开口,八婶转过身来:“各家种各家的地,过各家的日月了他给你家去看牛病,谁给他记工分? ”“你这人一一”老八瞪起眼,盯着老伴这样的话,居然能说得出口来,还说她贤明哩!“嗨呀!我说笑话嘛! ”八婶勉强笑笑,算是圆了场,转身走了牛只是夜里受了凉,没什么大碍。
八老汉给牛扎了针,又叮嘱了几句婆媳二人要留他吃饭,挽留不住,说着感恩戴德的话,送到门口他在饲养室里多少次治好牛马的小伤小病,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如今却受到这样的款待,真是叫八老汉感慨系之老远就看见公社郑书记站在自家门口的粪堆前,帮老伴敲碎冻结的粪疙瘩,还笑着说着什么郑书记一大早到村里来,有啥事呢?“老杨,听说你舍不得那些牛马,还落了泪? ”郑书记哈哈笑着,“是吗? ”老八咧着嘴,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信哩!你为那些四条腿熬费过心血,有感情哩! ”郑书记蹲下来,掏出烟袋"分了牲畜后,现在好多三十来岁的年轻社员不会喂牲畜问题很普遍我今日来,想请你到咱公社广播站,讲讲牛马经我说不了话……”老八着实慌了好多人要求请你讲哩! ”郑书记说,“我还得找队长,要帮社员安排好牲畜棚圈一言为定,明天晚上到公社来,我在广播站等你讲一小时两块,按教授级付款!”太阳己经升到碧蓝的天际,雾气己经散尽,冬日的阳光,温暖灿烂,街道里的柴禾堆,一家一户的土打围墙,红的或蓝的房瓦,光秃秃的树枝,都沐浴在一片灿烂的晨光里跟你商量一件事恒老八对着扑出灶膛的火焰点着旱烟,给老伴说,“咱得买牛庄稼人不养牛,抓摸啥呢? 一年务育一头牛犊,两年就翻身了。
现时处处包产到户,牛价月月涨我没旁的本事,喂牛嘛,嗨嗨……"老伴端出一碗荷包蛋,放到老八面前,五十多岁的老妇人,居然嗔声媚气地说:“吃吧!吃得精神大了,再满村跑着去给人家看牛看马……”老八却像小孩一样笑眯了眼睛1. 小说在叙述中穿插了环境描写,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头写了夜深难眠的恒老八对抓阉场景、饲养员生涯的回忆,以复杂纷乱的内心活动,暗示了乡村变革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影响B. 恒老八多年饲养牛马,又为离开牲畜而流泪,也十分渴望抓到母牛,最后打算自己买牛,表明他始终不忘并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C. 小说对郑书记着墨不多,但从他请恒老八讲牛马经、要帮社员安排牲畜棚圈等细节,可以看出他是个关心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干部D. 八婶“嗔声媚气”的语气包含着微妙的情感,表面上嗔怪丈夫去帮人“看牛看马”,在心里她肯定丈夫的专长,也十分认可他的想法3. 乡村的变革使恒老八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五、陈忠实《霞光灿烂的早晨》【答案】1. (1)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形象夜里的寂静氛围,烘托出恒老八内心的不平静。
或:清晨的微光与寒冷烘托出懒汉的变化、恒老八的勤劳2) 使小说的情节更加连贯景物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推移,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想法渐趋明朗的过程3) 照应题目,象征着小说的主题霞光灿烂的景象,象征着在实行包产到户政策之后,乡村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2. B【解析】“渴望延续过去美好的时光”错3. (1)更积极,特别有干劲他看到懒民的变化后,就想着赶紧干活去2) 更自信,充满成就感(或: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凭着自己的专长,他受到村民的款待,又接到郑书记的邀请3) 更乐观,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认为凭自己的本事一定可以发家致富4) 更机智,学会审时度势以前他只懂养牛,如今能根据市场需求找到致富门路13142. 与文章……进行对比(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情节更合理3. 突出了人物……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