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周测)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51382389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调节(周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免疫调节(周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免疫调节(周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免疫调节(周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免疫调节(周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免疫调节(周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调节(周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调节1. 皮肤中腺体的分泌物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A. 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2. 人体皮肤破损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受损部位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红B.组织液离子浓度降低,引起局部肿胀C. 某些细胞释放-种多肽类物质刺激神经系统,产生痛觉D. 巨噬细胞分化成大量的单核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增强3. 下列关于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单核细胞可以分化成巨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抗原B. 该过程中抗原分子被降解成氨基酸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C. 加工处理后的抗原不能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2、.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4. 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A.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C. 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H咳D. 溶菌能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5. 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正确叙述是A. 均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后释放到血液,然后可挤出毛细血管,进入组织液并进淋巴管巡逻B. 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C. 识别感染源后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会在附近淋巴结中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D. T淋巴细胞参与的是细胞免疫,不参与体液免疫过程6.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

3、疫反应,参与这一免 疫反应的细胞有A. 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 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7. 少量异物入眼或程度较轻,这时无需洗眼,因为眼睛有天然保护一泪膜。泪膜具有屏障、抑菌、杀菌的重要作用,这一作用在生物学上称为A. 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非特异性反应 D.特异性反应8. 如图表示当病原微生物侵染机体时,人体中吞噬细胞将其吞噬、处理的 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吞噬细胞能通过细胞膜特异性识别病原微生物B.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C. 结构为高尔基

4、体,与蛋白质的加工、包装有关,结构为溶酶体D.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体现了膜的功能特点9.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会产生免疫应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成熟的B淋巴细胞只能被与其表面抗原受体对应的抗原致敏B. 参与免疫应答的淋巳细胞有巨噬细胞和效应B淋巴细胞等C. 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分化为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D.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可被外来抗原直接致敏而活化10. 图示为机体在清除某种入侵的病毒时的一个环节,其中与是一组可相互识别的结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若为抗原-MHC复合体,则甲细胞可能是巨噬细胞B. 免疫应答时,巨噬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并将其抗原分子降解为肽C. 若甲细胞为被病毒感染

5、的体细胞,则乙细胞可能是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D. 若乙为细胞毒性T细胞,当受到的刺激,则迅速启动分裂分化过程11. 下图为某病毒入侵后人体的免疫过程(一代表作用,一代表分化,A、B、C各代表一类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细胞除巨噬细胞外均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B. 图中A细胞产生的抗体有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C. 图中B细胞可能由淋巳干细胞在骨髓分化成熟D. 图中C细胞用抗原-MHC复合体识别宿主细胞12. 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B. 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有分布C. HIV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传

6、播D. HIV潜伏期比较长,可达8-10年,是一种RNA病毒13. 取某实验小鼠皮肤片,分别移植到同种小鼠甲和切除胸腺的同种小鼠乙身上。一段时间 后,观测到该皮肤片在小鼠乙身上的存活时间比小鼠甲的长。由此推断,对该皮肤片发生排 斥反应(一般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的主要 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14. 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项是撕A. 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gia,乙注B. 疫苗甲接种追加第二剂后,抗体增加所需要的时间缩短度

7、仃C. 疫苗甲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使体内产生大量 I0-7 14 21 28 35 42 49 56 时间抗体气D. 疫苗甲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加15. 结核杆菌侵入肺部组织细胞后,肺泡中未活化的吞噬细胞活性弱,不能防止结核杆菌生 长,但可递呈抗原,使周围的T细胞致敏。致敏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同时可产生淋巴因了, 淋巳因子可激活吞噬细胞,使吞噬细胞产生活性氧,中介物将病菌杀死。机体对结核杆菌虽 能产生抗体,但抗体只能与释出的细菌接触辅助上述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结核杆菌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氨基酸合成自己的蛋白B. 吞噬细胞呈递抗原

8、给T细胞的过程依赖T细胞膜表面的受体C. 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不会发生体液免疫D.人体对结核杆菌的免疫主要依赖体液免疫16.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无法摧毁大多数病毒B. 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C. 记忆细胞均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直接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D必须在抗体、溶菌酶和淋巴因子的参与下,吞噬细胞才能发挥作用17. 右图是某病原体侵入到人体内后,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乙细胞已经开始分裂分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VIJMX图甲图乙A. 图乙细胞对应图甲的e,其细胞周期短,内质网、高尔基体

9、等较为发达B. 甲图细胞b被呈递在a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刺激活化后,会增殖并分泌白细胞介 素-1作用于cC. 一次免疫产生的物质X不会全部用完,可以在体内终生保留,提供对机体的终生保护D. 一个细胞e细胞膜上只含有一种抗原的受体18. 有一种肾小球炎症常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体检会发现患者体内存在抗原一抗体复 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患者血浆蛋白经尿液流失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尿量减少B. 患者体内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场所是在细胞溶胶C. 患者流失的血浆蛋白流经肾小管时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重吸收D. 患者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的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含有的蛋白质的量多19.

10、为研究人体内的T细胞对B细胞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 在适宜且相同条件下培养的结果如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甲乙丙操作B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30025020015010050乙 ft! H0123456789 时间/年A. 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复制导致的B. 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 曲线CD段,HIV浓度再次上升成为了艾滋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D. 曲线FG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甲组乙组23. 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

11、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 剂量的环抱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 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受皮鼠与供皮鼠的细胞表面抗原不完全相同B. 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大于乙组小鼠C. 环勉霉素A可能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从而减弱免疫应答5101520植皮时间d)D. 使用环抱霉素A有可能提高人体器官移植患者的存活率24. 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 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该区域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 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凋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机体会将移植心脏当作抗原

12、进行攻击B. “免疫赦免”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进化缺陷,不利于人类适应环境C. 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D. 赦免基因的启动,使得人体效应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出现异常现象25.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癌细胞免疫疗法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相 关研究揭示,癌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能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关闭T细胞的 抗癌反应,从而使癌细胞逃过人体的免疫系统。派姆单抗药物能抑制上述结合过程,从而起 到显著的治疗作用。下图表示该种药物的作用机理:(1) 关于T细胞作用包括以下哪些内容()吞噬处理抗原产生淋巴因子识别抗原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分化形成浆细胞(2) 细胞癌变是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及时消灭机体产生的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3) 由图可知,T淋巴细胞识别癌细胞是通过 相结合实现的。癌细胞表面的PD-LI蛋白能与T淋巳细胞表面的PD-1结合依赖于细胞膜的功能。(4)由图可知,派姆单抗药物作用机理是通过与结合,从 而使癌细胞失去“伪装和T细胞能重新识别癌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