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开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1314088 上传时间:2022-02-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开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开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开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开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开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力文化产品有认识、审美、教育等功能。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力,属于教育功能的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产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活动的基本内涵。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类。当今,文化及其产品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因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正在并将继续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与支撑。在这中间,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形成的

2、影响力,也会日益凸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文化产品是文化的物质或精神载体,文化产品熔铸和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品格、历史、灵魂和生命力。文化包含着风俗习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等多个层面,所以,它的产品对于社会和人们的影响也是或强或弱、无孔不入的。早在易经里,我们的先民就知道这个道理:“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知道通过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以文教化,就可以使天下达到相对文明的状态。文化产品具有“教化”的功能,也是势所必至、理所当然的。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已经给出了可靠的证明。文化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它不是天然给定的,它体现着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系统;文化产品具有群体性和变

3、迁性,它呈现着民族和人类的思想精华,积淀着厚重的历史元素。这些特点,决定了文化产品对其接受者的道德、思想、观念,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作为自觉的文化形态,文化产品大多折射着社会的心理和意识,渗透着浓郁的道德情怀。人们常说的情感、情绪、性格、动机、愿望、好恶,乃是人们对涉及自身利益等问题的直接感受,一旦它诉诸作品,就会有相当的弥散性,就会对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道德理念产生影响。唯物史观的原理告诉我们:“要了解某一国家的科学思想史或艺术史,只知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这就揭示了社会

4、道德和心理的重要性。以文艺作品为例,一本成功反映社会心理的小说,如鲁迅的阿Q正传,它对人们心灵的震撼程度简直是不可限量的;一部出色地呈现社会积极变迁情绪的话剧,如老舍的龙须沟,它对人们境界的提升和道德的牵引也非常具有力量。目前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这就预示着各种文化产品,作为社会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容器和出口,它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会加倍地呈现。“文以载道”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因为文化与人的关系表明,文化对人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教化”来完成的。那种流于道德说教、不顾审美享受和娱乐需求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产品,是脱离群众也是没有力量的。我们重视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

5、的影响力,不赞成那种认为谈此乃是“小题大做”、两者毫无关联的观点。当然,我们也不主张把文化产品的道德因素看得比其他因素都高得多。对于文化产品功能和价值,我们始终坚持真、善、美的统一论。1.下列对“文化产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文化产品具有“教化”的功能早在易经里就有记载,是势所必至、理所当然的,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已经给出了可靠的证明。B.文化产品是文化的物质或精神载体,熔铸和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品格、历史、灵魂和生命力,对社会和人们的影响是无孔不入的。C.文化产品自身的功能、社会道德的影响力均属于教育功能的范围,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产品与社会道德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D.

6、文化产品体现着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系统,具有群体性和变迁性,呈现着民族和人类的思想精华,积淀着厚重的历史元素。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与支撑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形成的影响力也会显露端倪。B.人们对涉及到自身利益等问题的直接感受,如愿望、好恶等诉诸作品后,就具有了弥散性,会对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等产生影响。C. 在民族素质的竞争中,作为社会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容器和出口,各种文化产品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会加倍地呈现。D.唯物史观认为,要了解某一国家的科学思想史或艺术史, 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只知

7、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以载道”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优良传统, 因为从文化与人的关系上清楚表明了文化对人的塑造完全是通过“教化”来完成的。B.鲁迅的阿Q正传和老舍的龙须沟等成功的作品,对人们心灵的震撼、境界的提升和道德的牵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C. 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活动的基本内涵,可以说,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类。D.作者主张重视文化产品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力,不赞成谈这个问题是“小题大做”以及文化产品和社会道德两者毫无关联的观点。参考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寻车说好晚上几位老同学聚聊的

8、,葛君下午却给明人来电话,说有要事,不来了。明人问:“你有什么要事?留校做了老师,就忙得屁颠屁颠的啦?”“真的是要事,待我这几天事完之后,一定做东请各位。”当晚明人和老同学们聚聊时,还惦记着葛君,悄悄发给他一则微信:“究竟碰到什么事了?”葛君很快回复:“丢了一辆车!”这回复倒让明人疑窦顿生:这小子什么时候有车了? 怎么会丢了呢?两天后,明人又发给葛君一则微信,葛君回道,车还没找着,自己这两天都在校园里仔细寻找。现在东片校园的自行车停放点都搜寻了一遍,现在转移到西片区了。这番回答把明人彻底搞糊涂了:“你在找什么车?要到自行车车库去找?”“我找的就是自行车呀!”葛君的回答毫不含糊。“一辆自行车就让

9、你丢了魂似的?”明人的责问,也毫不含糊。“这是一辆十分重要的自行车,过几天我再与你说。”过了两天,葛君自己打来电话,说他还是没找到那辆自行车,他请明人过来,帮他一起想办法。见到葛君,明人才发觉他这些天明显憔悴了,一辆什么样的自行车竟然把他急成这般模样?葛君说,这辆自行车还是半年前从别人手上转买的。转卖给他的人温文尔雅,戴着一副眼镜,显示出不凡的修养来。那人开价不算高,他一点儿也没还价,就把钱给了那位儒雅男子。上周他也想把车卖了,还在校园里贴了好几天卖车启事。谁想买车的主儿还没见着,搁在楼底下的自行车却没影了。他一下子紧张起来,放下手上所有的活儿去寻找那辆车。“不就一辆自行车吗? 丢就丢了,何必

10、这样着急?”明人劝慰道。“你不知道,这辆车事关我的心理底线和人品。”葛君一脸严肃地说道,“那辆车,是个危险品,是颗定时炸弹。”葛君一字一句地道出。明人投向葛君的目光,满是疑惑。“我上次去书店回来的路上,等候绿灯时感觉不对劲儿,就拨弄了一下龙头,谁知车前轴突然脱落了,车身整个儿就像散了架。我赶紧连推硬拉地把车子送到修车铺。修车师傅一瞧,便指着那根钢轴的断裂处说,这是旧伤,是焊接过的。我这才明白自己被那位看似斯文的男子给骗了。修车师傅说算我命大了,要是骑在路上突然断裂了,不是摔个半死,就是被马路上的车辆轧死。“所以,你决定把这辆车卖了?”明人明察秋毫。“是呀,不瞒你说,我当时真是这么想的。”葛君坦

11、诚地说道。“你也够缺德呀,把危险转嫁给别人。”明人嘲讽。“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和这么做的。可是,我说实话,当这辆车被偷走之后,我突然紧张害怕起来。我担心哪位大学生把它偷了骑了,某一天,突然车毁人亡。那我的罪过不是太大了吗?”葛君说着,脸上愧疚、悔恨交杂。“所以你开始了寻车行动?”明人问。“是的,不这样,我心神不安。可几天下来,毫无结果,接下去又是长假了,我怕哪位愣头青骑着去郊游,那麻烦就大了。”葛君的焦虑是真诚的。翌日,又一张寻车启事出现在校园的好多处公告栏上。上面写明这辆灰色的永久牌自行车,车轴是断裂的,焊接也是脆弱的,承受不起颠簸,危险重重。启事提醒借用者小心为上,要么将车还给主人,主人一定

12、酬谢;要么将它送到修车铺,去好好修理一番。这天浓雾,他们在食堂门口发现了这辆车。葛君几乎是扑身过去,一把抓住了自行车的龙头:“是这辆,就是这辆。”这时,三个毛头小伙子从食堂里奔跑出来,堵住了他们的去路,神情是不依不饶的。明人和他们说了几句,又将寻车启事塞进他们手里,他们漠然视之,一脸敌意。正尴尬间,葛君突然一使劲儿,车前轴被提出了钢圈,断裂焊接处裸露在眼前。葛君再稍稍使了一点儿力,车轴在原伤口处断裂了,车身顷刻倒在了地上。此时葛君终于笑出声来,那笑声干净、爽快,仿佛能穿透无尽的雾霾。(小说界2016年第1期,有删节)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开篇从同学聚

13、会写起,引出葛君和明人;一个“要事”,让明人误以为葛君留校后很忙;原来“要事”是丢了一辆车,又让明人误以为葛君丢了汽车。B. 当得知葛君丢的是自行车时,明人算是解开了“要事”和“这小子什么时候有车了”的结,但他却对葛君缘何为一辆自行车而苦苦寻找而漠不关心。C. 葛君是大学青年教师,他在一个骗子手中买下了一辆像“定时炸弹”一样的自行车。由此可见,骗子都善于伪装成“温文尔雅”的样子。D. 小说的结尾写葛君“笑出声来,那笑声干净、爽快”,表现了他既为找到自行车而开心,更为几个小伙子没有因为这辆自行车受到伤害而感到欣慰。5. 明人在小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 小说如果不设计葛君曾有过卖掉那

14、辆自行车的想法,直接表现他丢车后就为他人的安全而焦急的精神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4. B 5. 明人是葛君寻车故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贯串始终,使故事情节紧凑严谨。明人的存在,使故事生出几处波澜:如开始他以为葛君丢的是汽车,后来知道原来葛君丢的是自行车;开始他不解葛君缘何为寻一辆自行车变得憔悴,后来才知道葛君是为他人的安全而焦急。这样设计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利于突出主人公葛君,小说中有大量明人与葛君的对话,而他们的对话多是问答的形式,在一问一答中,完成了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 6. 这样写并不好。原文的写法更具有真实性。葛君是高校一个普通的年轻教师,自己买车上当吃亏,再卖掉以弥补损失和寻

15、求心理安慰,符合普通人的心理诉求。原文的写法构成对比,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面对明人“够缺德”的指责,葛君毫不掩饰,表现了他的坦诚;车丢以后,葛君突然紧张害怕,担心他人发生意外,苦苦寻车,以致憔悴,表现了他的高尚人品。原文的写法更有利于彰显主题。生活中因被骗(买车)而去骗人(卖车),显然有违道德,有时甚至招致祸端;而明明自己受损(买车被骗和车被盗),却仍为他人着想(车毁人亡),这不仅关乎道德人品,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次灵魂的救赎。【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

16、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原来要事是丢了一辆车”说法错误,根据原文“要事”是寻车而不是丢车。葛君认为丢车不重要,找车才重要。B项,“漠不关心”不妥,当媒人得知葛君找的是一辆自行车时,文章写到“一辆自行车就让你丢了魂似的?明人的责问,也毫不含糊”,说明明人对葛君苦苦寻找一辆自行车不明白,去责问葛君,所以选项说“漠不关心”不妥帖。C项,“骗子都善于伪装成温文尔雅的样子”说法不当,以偏概全,原文只是说“自己被那位看似斯文的男子给骗了”。故选D。【5题详解】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