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古人饮酒礼仪

1518****093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72KB
约8页
文档ID:251309955
2022年古人饮酒礼仪_第1页
1/8

2022古人饮酒礼仪  中国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自古代起先人们就讲究待客之道,今日我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人的饮酒习俗吧!  古人饮酒礼仪  古代客人之间相互交织敬酒叫旅酬,依次向入斟酒敬酒叫行酒敬人和被敬的,都要避席起立,席间往往有歌舞助兴这些古礼堪称源远流长,迄今不衰古人饮酒,就仪礼而言,约有四部曲: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操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以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啧啧称美,令主子兴奋;最终仰杯而尽卒爵,也就是干杯,这是古人的礼因为古酒淡薄,干杯不算难事  而干杯,今人每说先干为敬,但古人却是后干为敬礼记曲礼说侍饮于长者,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意思是说陪侍尊长喝酒,尊长举杯未干,年少的就不敢喝而宾主之间,则是客客气气,有节有度;主子敬客人酒叫酬,客人回敬主子酒叫酢;敬酒时总要说句类似祝您长命一百零一寿的话语,所以敬酒又叫为寿一般为寿以三杯为度  礼记《玉藻》说,君子饮酒,饮了一杯,表情肃穆尊敬;饮了两杯,显得温雅有礼;饮了三杯,心情开心而知进退这是筵席上礼节的分寸,因为假如酒过三巡犹然不止,量浅的人难免失态左传记载晋灵公赐赵盾饮酒,埋伏甲兵要攻杀赵盾,赵盾的贴身侍卫提弥明察觉阴谋,连忙登阶入堂,说: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于是扶出赵盾逃难可见三爵是礼,过了三爵,就可以不受礼节约制而纵饮为欢了所以曹植诗《箜篌引》说: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仪礼中的饮酒,最终也有无算爵,意思是说,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不必计较杯数了也因此论语说孔子的饮酒观是唯酒无量,不及乱孔子的意思是只要不酒后失态惹是非,酒爱怎么喝都可以由以上可见,酒简直成了礼的附庸,虽然也有无算爵的豪纵和孔子唯酒无量的达人之观,但终归多半是儒者的自我设限  古代客人之间相互交织敬酒叫旅酬,依次向入斟酒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人和被敬的,都要避席起立,席间往往有歌舞助兴这些古礼堪称源远流长,迄今不衰  就拿歌舞助兴来说,仪礼中,乡饮、乡射、大射、燕礼四篇,都有工歌、笙奏、间歌、合乐、无算乐等节目也就是说,在礼仪进行饮酒之际,有乐工唱歌、演奏笙曲、唱歌笙曲间隔上场和交响乐大合奏等的演出无算乐是对无算爵说的,即纵饮为欢之时,音乐也随着尽情地演奏而宾主筵席,酒酣耳热了,也要继之以舞蹈且举史记两件事来看看  《项羽本纪》记载鸿门之宴,范增要项庄入内敬酒,然后剑舞,趁机杀刘邦于座中项庄对项羽说: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这时和刘邦约为婚姻的项伯,看情形不对,也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以致项庄始终无法下手。

项家叔侄这场武舞,虽然教刘邦如坐针毡,汗流浃背,但所借的题目正是筵席间助兴为欢  又《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魏其侯窦婴宴请武安侯田蚡,等到饮酒半酣,将军灌夫起来跳舞,舞毕,请丞相田蚡接舞,田蚡竟不起身,灌夫觉得很失面子,便说了很多冒犯的话,主子窦婴在一旁排解致歉后来田蚡娶燕王女为夫人,列侯和宗室都前往道贺酒喝到差不多时,田蚡向来宾敬酒,来宾都离开席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当不久窦婴起身敬酒,只有那些旧交避席,其余的人照样坐着,连膝都没有离席灌夫看在眼里,心中不快,也离位依次敬酒,敬到田蚡时,田蚡坐着不动,说,不能再饮满杯了灌夫气极了,却嬉笑着说,您是个贵人,还是请干杯吧!田蚡不予理睬,灌夫有气没处发,敬到临汝侯,临汝侯正跟程不识窃窃私语,又不避席,灌夫便破口大骂起来,最终弄得不行开交,被田蚡当场扣押从今窦、灌和田蚡结下深仇大恨,窦、灌最终被田蚡诬陷而死灌夫使酒骂座的结局虽然古今为诚,但由此也可见汉代人敬酒和席间的礼俗,那就是:可以跳舞助兴,一人跳毕,被邀的人必需接续;敬酒时敬人的和被敬的都要离席起立,而且要彼此饮干满杯,假如不是这样,就是高傲失礼像这种歌舞助兴的礼俗,真是一脉相传,当今之世的卡拉0K,岂不犹有古风。

  饮酒及乱生祸害,这是众人皆知的事严峻的会像殷纣王、更始刘玄、后秦符生那样终至国灭身亡,稍微的也可能像才高八斗的曹子建那样,醉不能受命、醉酒悖慢,劫胁使者,被贬爵安乡侯而古来讲究礼仪排场的公家筵席,假如动不动就有像灌夫那样使酒骂座的人,那还了得!所以宫廷官府实行宴会,早就有监酒的酒吏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已有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的话语史记《滑稽列传》记载齐威王时,淳于髠说:在大王面前喝赏赐的酒,有执法在旁,有御史在后,我淳于髠恐惊战栗、低头伏地而饮,不过喝一斗酒就醉了《齐悼惠王世家》记载汉代朱虚侯刘章,曾经入宫侍奉吕后宴饮,吕后命他监酒,他说: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当酒喝得有点醉意时,刘章进献歌舞过了一会儿,吕后家族中有一人喝醉,避醉逃席,刘章追上,拔剑把他斩了吕后和左右的人都特别惊异,但既已授刘章监酒以军法从事之权,逃席有如临阵脱逃,当然要杀无赦,所以吕后等也莫可奈何像刘章这样执法如山的监吏,诚然叫人毛骨悚然;但是后来宴会时,以嬉戏方式,定饮酒次序,以一人为令官,众人皆听其号令的所谓酒令,就教人兴会盎然了  诗经《宾之初筵》有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是说射箭中目标的人,可以叫不中的人喝酒。

这和射狭、投壶、藏钩、赌棋、掷骰、猜枚乃至于时下划拳一样,都含有赌赛为欢的性质另外像传花、拍七、筹令等则纯为嬉戏作乐性质譬如筹令所用的筹是一种特制的罚酒工具,如武松力大者饮,行二者饮因为武松力大能打虎,排行老二,所以此筹一出,座中沾上这两点之一的人就要喝酒但是,酒令到了文人手中,就渐渐成为逞机灵、斗才学的风雅之事了  文人在酒席上逞机灵、斗才学,左传中屡见记载的列国间君臣参与朝享盟会时的所谓赋诗明志,应当已见其端而酒令一词,宋代赵兴时的《宾退录》说是始于东汉贾达其后文人有所制作的许多譬如褚人获《坚瓠二集》记有欧阳酒令,说:欧阳修在起席间行酒令,限定作诗两句,诗意须犯徒刑以上的罪有人作:持刀哄寡妇,下海劫商人又有人作: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而欧阳公作的是:酒粘衫袖重,花压帽檐偏人问他,这怎能算是犯徒刑,他说,在醉意浓重、美色当前的时候,徒以上的罪也就做了欧阳修的酒令表面不合格,但实寓机趣、别出心裁,所以能博人一笑  文人饮酒的风雅之事,除酒令外,还有曲水流觞曲水流觞与修禊的风俗有亲密的关系修禊是古代一种清除污秽的祭祀周礼春官记载:女巫掌岁时,拔除衅浴郑玄注:岁时被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

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看样子最初只是熏香洗澡祭神晋书《束皙传》说,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又秦昭王以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奉水心之剑曰:令君制有西夏,乃霸诸侯因此立为曲水两汉直缘,皆为盛事虽然金人奉剑是有意造出来的神话,但由此可见,流觞的源头始自西周早期;而引水成曲使成曲水,人们列坐两旁,流觞以饮酒的所谓曲水流觞,则是秦昭王所建立的;而两汉以后,相沿成俗,渐渐发展为节令盛事,时间也因昭王三日置酒而定为三月三日  三月三日成为重要节令以后,人们反而重在赏玩景物,饮酒作诗,祭神洗澡的原意渐渐消逝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流41人修禊事,在浙江绍兴兰亭聚会,引曲水以流觞,饮酒赋诗,因此作序,是极出名的掌故当时作五言四言诗各一首的有王羲之、谢安、孙绰等11人;作诗一首的,有郗昙等15人,作诗不成的,有谢瑰等16人唐人刘笃《上巳日》诗有云: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遇杜甫《丽人行》有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都可见唐代曲江褉游的盛况唐代以后,这种风俗仍旧流行在文人之间民国初年,梁启超在北平农事试验场还实行过大规模的修禊而现在,曲水流觞的风气却几乎不存在了。

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