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动学习的基本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活动学习是一类基本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创设特定情景,在一定问题的牵引下,以知识、能力、情感多方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具有自主性、实践性、探索性的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学习方式活动学习的基本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如,操作、实验、参观、调查、创作、制作、撰写、讨论、辩论等关键词:活动学习;观察;实验;探究皮亚杰认为认识既不产生于主体,又不产生于客体,而是产生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列昂捷夫指出:“在活动中发生着从客体向它的主观形态,向映像的转变;同时在活动中也实现着活动向它的客观结果,向它的产品的转变换言之,活动是意识产生、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个性的形成活动学习是一类基本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创设特定情景,在一定问题的牵引下,以知识、能力、情感多方面发展为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具有自主性、实践性、探索性的主题活动,促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学习方式活动学习的基本方法形式多种多样,如,操作、实验、参观、调查、创作、制作、撰写、讨论、辩论等下文结合具体事例来谈谈活动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活动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观察是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感官和辅助的仪器,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人文社会现象、事物、过程进行系统的知觉,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生物教学中的观察活动可以到自然场景直接观察,也可以观看生物标本、模型、影视、录像等例如,在学习叶片的结构之前,布置学生进行叶片的观察,观察的内容有两个:一个是观察绿色叶片正面和反面的颜色一样深吗?另一个是去观察落叶正面朝下的多还是反面朝下的多?通过课前观察,学生发现叶片正面的颜色比反面的颜色深,同时还发现落叶正面朝下的比反面朝下的多这时,教师告知这两个现象都跟叶片的内部结构有着莫大的联系,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探究叶片结构的兴趣,从而为高效的课堂奠定了基础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就会发现问题,从而就会为了解决问题而采取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如,询问老师、查阅书籍、设计实验等等)来寻求答案,久而久之就学会了思考、收集资料、实验等科学探究的方法活动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二:实验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验证某种结论或尝试某个设想而进行的活动它需要运用一定的器材、设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展开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之间通过实验才能得到科学解释。
生物实验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将动眼、动手和动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亲自动手的机会例如,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中证明光合作用产物和条件时,可将萨克斯在1864年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给学生演示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再通过一定的讨论后很快就可回答设问: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子原有的淀粉;“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是为了进行对照;实验的结果可以证明天竺葵的叶子在光合作用下制造了淀粉,同时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在实验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探究,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还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判断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验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活动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三:调查调查是指通过问卷、访问、座谈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资料,以便了解和掌握实际状况生物课程中的调查活动较多:调查学校生态系统、调查遗传和变异现象、调查人口资源等等例如,在学习遗传和变异知识之前,让学生调查自己和父母的一些性状:有无耳垂、有无酒窝、单双眼皮、有无耳垂、背曲拇指还是直曲拇指等等。
通过调查学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例如,同样是双眼皮父母,但有的学生是双眼皮,有的学生是单眼皮,甚至有的学生还是一单一双为什么会这样呢?带着这个疑问,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更认真了,思维更积极了,获得的知识记得更牢固了调查是一种开放式的活动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亲身参与,独立探究,积极构建自己的生物知识,获得生物学知识、发展生物学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这符合新课程的最终目标: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为市场经济提供竞争型人才活动学习的基本方法之四:辩论辩论即对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主张,展开争论例如,在学完“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相关知识后,笔者参阅了大学生辩论赛的有关资料,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能力,选择了一个班级,利用辩论赛的形式,开展了题目为“生态危机可能会毁灭人类”的辩论:正方“生态危机可能会毁灭人类”,反方“生态危机不可能毁灭人类”双方学生进行辩论中,围绕人类与生态危机的关系摆出各自论点,寻找论据进行辩论,这种辩论不仅围绕教材、解决教材中的问题,而且查找了许多资料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辩论中双方学生还从正、反两方面列举了自己亲眼所见的周围生活环境的情况,用以说服对方通过这种辩论促使学生深刻理解了“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环境污染的危害”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最后,教师应在辩论的总结时,明确人类活动与生态危机的关系通过辩论促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加深了认识辩论赛是学生学问的比试,是智慧的交锋,是才华的检阅,是素质的抗衡辩论的过程应是正、反两方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判断、推理的过程,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过程,是学生展示应变能力的过程,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过程生物教学中引入“辩论赛”的尝试,是笔者试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开展的,它促使学生学会了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获取信息,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以及对问题认识和阐述的深刻性,也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辩论学生不仅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看法,还可以吸收他人的长处,从不同的意见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活动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五:探究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问题进行资料查询、研究、设立假设,对自然现象进行探询、研究、发现探究表现为探究性的提问、讨论、试验,它既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例如,八年级上册学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一节时,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之前,教师可提出探究提问:“家里养花,为什么白天摆放在屋内,晚上要移到户外?”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氧等)进行探究,学生必然产生疑惑,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如果是晚上,我们为什么把花移到户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像这样,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往下进行探究学习,以求得结论。
探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把学习过程引向深入,还有助于深化、运用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能力活动学习的基本方法还有很多,适合不同生物知识的探究与获得,所收到的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应尽可能选择多种活动方式,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渠道,使活动学习丰富多彩、有吸引力,发挥出多种活动方式的教育价值,继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参考文献:潘洪建.活动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5.(作者单位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编辑 马燕萍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