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2春“广播电视学”专业《广播电视概论》在线作业五答案参考8

住在山****c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03KB
约8页
文档ID:251012364
22春“广播电视学”专业《广播电视概论》在线作业五答案参考8_第1页
1/8

22春“广播电视学”专业《广播电视概论》作业答案参考1. 观众是谈话节目氛围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 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贡献?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要贡献?本题答案:黄远生的贡献:在新闻业务上,黄远生以擅长写通讯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黄远生的新闻通讯,①是题材重大,记载翔实由于它对于政界比较熟悉,因此可以采访到别人采访不到的重大内幕新闻他的纪录,既是新闻,又是信史②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作为一个真正的新闻记者,黄远生用他的如椽之笔,对袁世凯黑暗统治和官僚政客痛加针砭③细致详尽,幽隐毕达黄远生的通讯善于捕捉各种细节,绘声绘色,嬉笑怒骂,涉笔成趣,鞭辟入里④通俗自然,不拘一格他提倡以浅近文艺普通四周,因而他的通讯和文章虽然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写成,却十分浅近,且不拘一格黄远生还发明了“新闻日记”这种文体,用日记的形式报道或评论当日新闻在新闻思想方面:黄远生最著名的是:四能说即为: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黄远生本人正是实践四能的典范,因此,虽然他从事新闻工作实践较短,却能成为名记者3. 肯尼迪遇刺是促成电视新闻地位迅速提高的事件之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 群体意识是如何形成的?群体意识是如何形成的?正确答案:群体意识无疑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己的传播结构这个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和流向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来说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盖广群体成员间互动和交流频度高群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另一方面信息的流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传播者是特定的少数人还是一般成员都拥有传播的机会等等对群体意识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双向性强意味着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成分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更统一、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更稳固\r\n 群体传播形成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也会对群体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群体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成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制约作用上群体意识无疑是在群体信息传播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己的传播结构,这个结构可以从信息的流量和流向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来说,信息的流量大,意味着信息覆盖广,群体成员间互动和交流频度高,群体意识中的合意基础好另一方面,信息的流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传播者是特定的少数人还是一般成员都拥有传播的机会等等,对群体意识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双向性强意味着群体传播中民主讨论成分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更统一、群体感情和群体归属意识更稳固群体传播形成群体意识,这种意识一旦形成,也会对群体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群体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成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制约作用上5. 《中西见闻录》(名词解释)《中西见闻录》(名词解释)本题答案: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化报纸,1872年创刊,由英美传教士发起而立,是“在华实用知识传播会”的机关刊物该报在北京的出版,突破了外人从事在华办报的最后一个禁区6. 绝对性修改和相对性修改绝对性修改和相对性修改正确答案:一般来说修改节目、稿件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其本身存在问题必须订正、修改称之为绝对性修改;另一个是其本身并无问题但要依据栏目的特殊定位和传播意图的变化作出相应的修改称之为相对性修改具体而言就是修改差错和辞章一般来说,修改节目、稿件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其本身存在问题,必须订正、修改,称之为绝对性修改;另一个是其本身并无问题,但要依据栏目的特殊定位和传播意图的变化作出相应的修改,称之为相对性修改具体而言,就是修改差错和辞章7. 简述《向导》、《中国青年》等报刊的创办经过及其作用与影响。

简述《向导》、《中国青年》等报刊的创办经过及其作用与影响本题答案:I、《向导》《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创刊于上海,首任主编是蔡和森,继任者是瞿秋白等人该刊一创刊就集中全力阐释中共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宣传和实现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政策,批驳与此对立的敌对宣传和各种错误的思想《向》作用:①用大量的典型事实报道和马列主义理论分析,揭露各国帝国主义竞相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操纵军阀内战,压榨中国人民的真相②在进行反帝主义的宣传中,还十分注意和帝国主义在华的报和通讯社进行斗争,对他们的反华叫嚣给予坚决的回击③以极大的努力同时进行了打倒封建军阀的宣传④大力宣传了各个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⑤反对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错误思想和反动宣传进行了斗争⑥《向》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封建军阀的宣传,帮助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认清了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大革命运动II、《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是大革命时期最出色的刊物之一它的发刊词中写道“为中国的一般青年服务的”要引导青年到活动的、强健的、切实的路上他的主要宣传内容有三个方面:①它热情关心青年的成长,引导青年正确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

②它报道评述国内外政治时事③它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各种侵蚀青年的反动、错误思想《中》为32开本,每期16页,从内容到形式,注意适合青年的特点,编排生动活泼,稿件内容要求“有益而又味”,《中》很重视同读者的联系,除发表读者来信来稿外,还经常征求读者的意见,改进编辑工作广大青年把该刊看作是良师益友,很多进步教师把它作为教材8. 澳门的新闻事业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澳门的新闻事业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澳门的新闻事业最显著的特点是本土媒体竞争力不强,长期以来难以摆脱香港传媒的强势影响,当今正积极开拓独立的市场空间    (1)70年代末中葡建交后,澳门报纸的种数增加,内容亦有大的提升特别是澳门自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后,政府希望澳门的传媒能够淡化香港传媒一直以来的强势影响,开拓独立的市场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澳门报纸大部分民营、发行量小,靠广告收入生存在过渡期内,澳门报业曾经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澳门人口虽少,但报纸种类却不少,目前全澳门共有8张中文报纸及6张葡文报纸,众多报纸中以《澳门日报》的发行量最大,且较具影响力,是澳门最早上网的报纸,还担负起澳门通讯社的任务。

   (3)为了加强澳门报业的竞争力,澳门报纸走向电子化与网络化香港约有20多份中文报纸每天运往澳门,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澳门中文报纸的发展香港的《苹果日报》、《东方日报》、《太阳报》在澳门发行量超过本地的其他报纸    (4)电视业发展缓慢澳门80年代才结束没有电视台的历史,拥有电视机的家庭长期接收香港电视台的节目,“澳广视”的电视台开播后,由于收视率低,至今未能扭转亏损局面2000年,大陆帮助投资澳门开播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 9. 新闻言论要讲究结构安排,即_____________A.言之有物B.言之有理C.言之有序D.言之有文新闻言论要讲究结构安排,即_____________A.言之有物B.言之有理C.言之有序D.言之有文答案:C10. 影响广播电视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通讯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B.受众教育水平的提高C.信息需求的增加D.公益事业的需要参考答案:D11. 体育节目从业人员无须具备高于其它节目从业人员的行业素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2. 在1959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商业广告具有哪些主要特征?在1959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商业广告具有哪些主要特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业广告是经常向人民群众如实地介绍商品、指导人民消费的基本方法之一,是社会主义文化领域中的一种美术形式;运用广告扩大城乡、内外交流,对搞好商品生产和改善企业运营,组织人民经济、文化生活是有益的。

商业广告根据社会主义商业的性质和任务,应遵循“为生产、为消费、为商品流通、为美化市容”服务的“四为”方针充分肯定商品广告应当具备有社会主义的“思想性、政策性、真实性、艺术性和民族风格”此后,人们就把这“四性一格”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广告的特征,产生了很大影响13. 美国与日本广告代理制度的比较美国与日本广告代理制度的比较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广告代理制度有商品细分广告代理制度与媒介细分广告代理制度,前者以美国为代表,后者以日本为代表    商品细分广告代理制度:以美国为代表,指代理商以同自己原有的客户不冲突的商品去接受广告代理,对于同一种竞争性的商品只接受一个客户,同时对客户委托的商品全权负责不仅提供广告制作与宣传,还要参与商品规划与计划、流通、促销、市场调查等全盘性的广告服务,又称为“一商品一客户”的广告代理制度    媒介细分广告代理制度:以日本为代表日本过去的广告代理商主要以承揽与推销媒介为主,通常数家广告代理商对某一相同客户提供服务是以媒介细分来分担,例如按报纸类、电视台等,这样以媒介为中心,某一客户或某一商品有好几家广告代理商提供服务,代理商的重心在于自己掌握的媒介如何被广告客户大量地采用。

   两者不同点在于服务本质上的差别商品细分广告代理制强调对其所负责的商品实施市场行销及有关的全媒介细分广告代理制强调如何为客户争取更多良好媒介商品细分广告代理制度是较为有效、合理与合乎国际惯例的做法,逐渐成为主流,其优点在于使得广告客户、广告代理商与媒介三者共存共荣 14. 按信息领域的不同,可以将信息分为( )、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按信息领域的不同,可以将信息分为( )、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本题答案:物理信息15. 试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报刊评论的历史贡献和特色试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报刊评论的历史贡献和特色1)马克思的第一篇政论,是1842年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他们自己创办和主编的报刊上撰写评论,而且还给予许多进步报刊以多方面的支持,为他们撰写政论1848年6月1日至1849年5月19日在德国科伦出版的《新莱茵报》,由马克思担任总编辑,恩格斯是编辑之一,也是马克思的得力助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评论、社论等各种体裁的文章    《新莱茵报》被迫停刊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民主主义报刊全被禁止的情况下,在美国的进步报纸《纽约每日论坛报》和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报纸《新奥得报》以及巴黎、伦敦、维也纳等地的报纸上发表文章,利用一切阵地影响社会舆论,支持和鼓舞各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2)列宁也是在参加革命斗争最初的年代里,开始了他们的报刊活动和政论活动的列宁是通过办《火星报》来建党的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和斯大林曾创办和编辑过党中央的许多机关报,并且积极撰写文章在布尔什维克的各种报刊上发表列宁领导的《火星报》出版了51期,共发表列宁的文章约60篇在1900年12月出版的《火星报》创刊号上,列宁亲自写了社论《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同时还发表了两篇政论,其中一篇是《对华战争》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斗争中,在各个时期都写了许多短小精悍的政论,有短评、按语,也有杂文和书评这些文章鲜明生动、尖锐泼辣、论述精辟、具有无产阶级的战斗风格列宁在1917年3月至11月,在《真理报》上发表了二百多篇文章,大都是简短的政论,在组织和领导“十月革命”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列宁领导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复杂的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