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新主楼设计总结北航新主楼设计总结北航新主楼设计总结北航新主楼(原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区教学科研楼)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区,东临学院路 项目方案用地约64ha,总建筑面积2265万m2 该项目于2001年7月开始设计,2001年8月完成全部设计,2001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现已有多个学院和单位入住 依照校方要求,北航新主楼设计遵循由德国GMP公司设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校区修订性方案,该方案将多栋教学科研楼整合成一个院落式布局的建筑组团,形成有着强烈轴线感的建筑空间形态 在设计内容方面,与校方签订了设计总包合同 按照合同要求,小编们需要完成建筑、结构、设备、 机电、室内、景观、夜景照明等内容的整体规划及施工图设计工作 在对城市环境、设计任务书和修订性方案进行充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小编们明确了北航新主楼的设计方向 首先,强化建筑群体的围合感和整体性,使之能够与城市环境、校园环境有机地融合;其次,在内向性的庭院内增加一个新的元素景观平台(其内部是学术交流中心),以平衡庭院过大的空间尺度;第三,追求空间层次和尺度,强调人在其中的体会,避免超尺度空间可能形成的单调感和压迫感;第四,塑造均质化的立面肌理,赋予校园建筑应有的简约风格;第五,生态设计方式的有效使用,力争在有限的造价水平内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实习;第六,对室内、夜景照明以及建筑构造等方面设计进行深化,。
追求建筑设计的完整性和技术手段的可靠性 功能布局北航新主楼由地下和地上两部分组成 地下部分为二层,包括物业管理用房、汽车库及设备、电气机房等功能 地上部分根据使用性质,分为教学科研办公楼及学术交流中心两个部分 教学科研办公楼部分由7座11层的主塔楼和联系其间的6层建筑(副塔)组成 首层、二层包括入口大堂,实验室、教室、中央控制室、24小时自助银行、咖啡厅、休息廊等功能;自36层包括研究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功能;自711层为行政办公区 副塔屋面为屋顶花园 北侧双塔之间1011层以大跨度钢桁架相联,为多功能区 学术交流中心位于庭院中部,包括大、中、小会议厅若干,会议厅均按 多媒体形式设计 学术交流中心的屋顶平台之上为景观广场 建筑造型和空间设计北航新主楼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区的一部分,周边教学建筑众多,且东临学院路,又成为大的学院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项目的建筑造型力求在这样的环境中竖立自身的形象,并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由于周边环境较为无序,缺乏统一的方案和必要的联系,因此小编们以规整的几何形体构成连续,简洁的外轮廓线,整合周边校园的空间关系,并与城市干道形成尺度上的呼应。
北航新主楼规模庞大,但没有采用通常的高层建筑追求竖向沿伸的设计思路,而是运用了周边院落式的布局方法,使建筑在水平方向充分延展,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空间韵味的较为人性化的空间意向 小编们将这种空间 意向加以强化和发展通过在北立面设置大跨度连接体以及在其它立面设置连廊的方法,使建筑的围合感和整体感更为清晰 运用中国传统建筑景框、对景的设计手法,将学术交流中心和主教学楼置于内庭院的中轴线上,使得建筑的空间层次进一步丰富 北航新主楼立面风格的确定,建立在对校区总体建筑风格分析的基础上 与北航学校性质颇为统一的总体建筑风格有着朴素、简单、冷峻的特征 而这种简约、内敛的风格对于北航新主楼这样一座尺度庞大的校区新建筑来说是恰当的,也是必须的 在立面肌理的刻画上,小编们遵循“形式源于功能”的原则,以最直接、最真实的表现手法去反映建筑的内容 景观设计北航新主楼占地面积颇大,其内部庭院面积更超过1ha 在 景观设计中,小编们对建筑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庭院采取了不同的设计手法 建筑外部以几何化的绿化、铺装、水池、景观小品为主要元素,塑造出理性化、城市化的景观风格,以此作为建筑与校园环境、城市环境过渡的区域;建筑的内部庭院则采用了极为自然的景观设计手法,茂密的树林,地势自然起伏的草地以及景观平台、飞桥构成了内向、安静、质朴,富有生命力的场所空间。
生态设计在北航新主楼的生态设计方面小编们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由于规划设计恰好是在“非典”结束后开始的,如何设计一座健康的建筑成为小编们面临的很现实的问题 北航新主楼是一座规模庞大的教学科研建筑,投资相对有限,同时,运行成本也必须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采用实验性的,成本高 的技术手段并不现实 因此,“有效”的生态设计手法成为小编们的首选 首先,在采用院落式平面布局的同时,在每个主塔和副塔内均设置室外中庭,形成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同时,为了确保室外中庭自然通风的形成,在每个室外中庭底层的侧面,均设置了半室外、两层通高的“内庭”,并在其朝向室外一侧安装了可手动调节的控风百叶系统 实习证明,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保证中庭内热压对流的有效形成 庭院的手法也渗透到学术交流中心的空间设计之中 5个朝向屋顶景观平台开口的“水院”不但为大进深的学术交流中心带来了充分的自然采光,也同时形成了别致的空间氛围 立体、多层次的绿化景观设计也是北航新主楼生态设计的主要方式之一 与建筑的空间层 次相对应,绿化景观被分为3个层次 内庭院、景观平台和7层屋顶花园。
内庭院的绿化采用自然风格,以落叶乔木为主,形成大面积的树林;景观平台的绿化景观设计将几何化的绿化、广场铺装、景观小品等元素相结合,既注重近人尺度的效果,也同时考虑了在建筑不同高度观看景观平台的视觉效果;屋顶花园的绿化景观设计则是更多关注于人在其中休憩、放松时的场所氛围 在北航新主楼的生态设计中还采用了雨水回收利用、太阳能利用、热回收利用等多种生态、节能设计的方式 由于是设计总包,在设计中,小编们与室内、照明,幕墙、电梯等分项的设计师密切配合,尽最大限度地贯彻设计理念、保持设计的整体性 北航新主楼为小编们实习“整体建筑”的设计理念提供了一次可贵的机会 建筑专业 叶依谦陈震宇鲁晟刘竺臧文远吴迪张晋结构专业 张徐韩巍朱鸣丁明设备专业 张杰祁峰张喆刘沛电气专业 张野孙平张曙光彭松龙 叶依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3A2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摄影 杨超英,建筑创作杂志社收稿日期 2001年10月 5Word版本。